一种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90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和电磁门锁,所述电磁门锁包括:架体、线圈组件、阀杆、微动开关和弹性件;阀杆穿设于线圈组件内,弹性件套设于阀杆上,当线圈组件通电后,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力大于弹性件的回复力,阀杆下压以使得阀杆的连接端部滑移且与所述微动开关相触碰,以触动微动开关,当线圈组件断电后,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阀杆上移以使得阀杆的连接端部与微动开关相脱离,通过微动开关是否与连接端部相触碰,从而判定该电磁门锁是否可靠吸合,且将微动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烹饪设备能够得知电磁阀的故障状态,降低安全隐患,提高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具电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厨具电器中,常使用电磁门锁实现门体的闭合和开启,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

2、在现有的电磁门锁结构中,通过电磁阀杆的单向吸合或松开,实现对门体闭合。然而,在电磁门锁存在故障后,若用户控制门体上锁,即控制电磁门锁的线圈通电,电磁阀杆不会滑移进入锁槽,而由于电磁阀杆在门锁结构中处于隐蔽状态,使用者无法观测门体是否完全锁止,且烹饪设备也无法得知电磁阀的故障状态,若此时进入烹饪模式,则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准确识别电磁门锁的闭合状态,进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和电磁门锁,所述电磁门锁包括:架体、线圈组件、阀杆、微动开关和弹性件;所述线圈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上;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线圈组件内,所述阀杆的顶部设有连接端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架体上,且靠近所述阀杆的侧面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阀杆上,在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所述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以使所述连接端部滑移且与所述微动开关相触碰;在所述线圈组件断电后,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连接端部滑移且与所述微动开关相脱离。

4、本技术提供的烹饪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架体为线圈组件和微动开关提供安装基础,阀杆穿设于线圈组件内,弹性件套设于阀杆上,当线圈组件通电后,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力大于弹性件的回复力,阀杆下压以使得阀杆的连接端部滑移且与所述微动开关相触碰,以触动微动开关,当线圈组件断电后,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阀杆上移以使得阀杆的连接端部与微动开关相脱离,通过微动开关是否与连接端部相触碰,从而判定该电磁门锁是否可靠吸合,且将微动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烹饪设备能够得知电磁阀的故障状态,降低安全隐患,提高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的上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端部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线圈组件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压缩状态。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的下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阀杆的下部设有固定卡片,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片连接,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拉伸状态。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固定卡片为圆环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内。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底部为圆球面。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的上部开设避让槽,以使得在所述避让槽的上方形成所述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呈倒圆台状,所述连接端部的上表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部的下表面直径,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连接端部的侧面与所述微动开关相触碰,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断电状态下,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阀杆的侧壁或避让槽间隔设置。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线圈组件包括外框架和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的线包,所述外框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线包以在所述线包内沿竖直方向滑移。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分别与所述线圈组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板上设有格挡部,所述格挡部位于所述阀杆的上方。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第二支板上且靠近所述阀杆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下方均设有连接部以适于与箱体固定连接。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箱体以及门体,所述电磁门锁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门体上设有与所述阀杆相互配合的限位卡槽,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阀杆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卡槽内的第一位置以适于将所述门体锁于所述箱体上,在所述线圈组件处于断电状态下,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限位卡槽内的第二位置以适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门体,所述第一位置深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和电磁门锁(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门锁(3)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5)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33)的上部的第一弹性件(351),所述第一弹性件(35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51)的下端与所述线圈组件(32)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351)具有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5)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33)的下部的第二弹性件(352),所述阀杆(33)的下部设有固定卡片(36),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32)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片(36)连接,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352)具有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333),所述固定卡片(36)为圆环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3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底部为圆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的上部开设避让槽(332),以使得在所述避让槽(332)的上方形成所述连接端部(331),所述连接端部(331)呈倒圆台状,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上表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下表面直径,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侧面与所述微动开关(34)相触碰,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断电状态下,所述微动开关(34)与所述阀杆(33)的侧壁或避让槽(332)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线圈组件(32)包括外框架(321)和设置于所述外框架(321)内的线包(322),所述外框架(321)与所述架体(31)固定连接,所述阀杆(33)穿设于所述线包(322)以在所述线包(322)内沿竖直方向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1)包括第一支板(311)和第二支板(312),所述第一支板(311)和所述第二支板(312)分别与所述线圈组件(3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板(311)上设有格挡部(313),所述格挡部(313)位于所述阀杆(33)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34)设于所述第二支板(312)上且靠近所述阀杆(33)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支板(311)和所述第二支板(312)的下方均设有连接部(314)以适于与箱体(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箱体(1)以及门体(2),所述电磁门锁(3)设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门体(2)上设有与所述阀杆(33)相互配合的限位卡槽(21),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阀杆(33)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卡槽(21)内的第一位置以适于将所述门体(2)锁于所述箱体(1)上,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断电状态下,所述阀杆(33)位于所述限位卡槽(21)内的第二位置以适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门体(2),所述第一位置深于所述第二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控制器和电磁门锁(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门锁(3)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5)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33)的上部的第一弹性件(351),所述第一弹性件(35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51)的下端与所述线圈组件(32)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351)具有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5)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33)的下部的第二弹性件(352),所述阀杆(33)的下部设有固定卡片(36),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32)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52)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片(36)连接,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352)具有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333),所述固定卡片(36)为圆环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3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底部为圆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3)的上部开设避让槽(332),以使得在所述避让槽(332)的上方形成所述连接端部(331),所述连接端部(331)呈倒圆台状,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上表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下表面直径,在所述线圈组件(32)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连接端部(331)的侧面与所述微动开关(34)相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生黎扬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