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及结构技术_技高网

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49089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及结构,采用特殊的绕线顺序实现以单根漆包线完成六槽三相定子六个相线槽和三个相端子的绕接,绕接过程中不需要断线,因此能有效减少线圈端头,规避人工理线流程,实现绕线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绕线后,由于线圈端头少,除了漆包线两头分别于同一相端子连接,其余相端子上绕接的都是连续的漆包线,因此焊接时也不需要人工定位,可实现自动化焊接,而漆包线的两头也可以通过绕接的方式于同一相端子连接,这样所有相端子于漆包线的焊接都能够实现自动化焊接,实现六槽三相定子全自动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具体涉及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1、定子是电机的一个部件,无刷电机在定子上绕设线圈,通过对线圈通电,驱动转子转动。现在市场上的六槽三相定子的线圈绕线方式大多是一根漆包线绕一槽或者两槽,这就需要多次断线,待绕线完成后还需要人工理线,然后将铜线和对应的相端子点焊连接,因此生产效率不高。当相端子采用并联角接时,一个端子要焊接四股铜线,这对于生产加工和连接的稳定性都是极大的挑战。在人工操作的过程中,过多的导线端头,也增加了接线错误的风险,导致产品良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解决传统绕线需要断线导致线圈端头杂乱、需要人工理线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所述六槽为电机定子骨架上周向均布且依次排列的六个绕线槽,六槽分别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定子一端的骨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以一根漆包线的一端为起始点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按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u2相线槽、相端子w、w2相线槽、相端子v、v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其中,漆包线在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上均绕设设定的匝数,漆包线在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上绕设后再进行焊接。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成周向均布,任意两相邻相端子之间有两个相线槽,六个绕线槽依次为u1相线槽、v2相线槽、w1相线槽、u2相线槽、v1相线槽、w2相线槽,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w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v2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u2相线槽和v1相线槽之间,绕线时,漆包线一端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穿插在依次排列的四个相线槽之间,任意两个相端子之间有一个相线槽。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六个绕线槽依次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所述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v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w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v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绕线时,漆包线一端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按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u2相线槽、相端子w、w2相线槽、相端子v、v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

7、本专利技术其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结构,解决传统绕线需要断线导致线圈端头杂乱、需要人工理线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骨架,该定子骨架上周向均布有六个绕线槽,六个绕线槽按排列顺序依次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定子骨架顶端连接有三个相端子,分别为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所述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v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w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v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内的线圈由同一根漆包线连续绕设而成,u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w、u2相线槽和w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也绕过相端子w;w1相线槽和v1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v、w2相线槽和v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也绕过相端子v;v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上的线圈的端头分别连接相端子u、v2相线槽和u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u,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与绕设或连接在其上的连接线或线圈的端头焊接连接。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的绕线顺序实现以单根漆包线完成六槽三相定子六个相线槽和三个相端子的绕接,绕接过程中不需要断线,因此能有效减少线圈端头,规避人工理线流程,实现绕线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绕线后,由于线圈端头少,除了漆包线两头分别于同一相端子连接,其余相端子上绕接的都是连续的漆包线,因此焊接时也不需要人工定位,可实现自动化焊接,而漆包线的两头也可以通过绕接的方式于同一相端子连接,这样所有相端子于漆包线的焊接都能够实现自动化焊接,实现六槽三相定子全自动绕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所述六槽为电机定子骨架上周向均布且依次排列的六个绕线槽,六槽分别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定子一端的骨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其特征在于,以一根漆包线的一端为起始点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按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U2相线槽、相端子W、W2相线槽、相端子V、V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其中,漆包线在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上均绕设设定的匝数,漆包线在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上绕设后再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成周向均布,任意两相邻相端子之间有两个相线槽,六个绕线槽依次为U1相线槽、V2相线槽、W1相线槽、U2相线槽、V1相线槽、W2相线槽,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W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V2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U2相线槽和V1相线槽之间,绕线时,漆包线一端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穿插在依次排列的四个相线槽之间,任意两个相端子之间有一个相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六个绕线槽依次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所述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V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W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V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绕线时,漆包线一端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按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U2相线槽、相端子W、W2相线槽、相端子V、V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

5.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骨架,该定子骨架上周向均布有六个绕线槽,六个绕线槽按排列顺序依次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定子骨架顶端连接有三个相端子,分别为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V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W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V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内的线圈由同一根漆包线连续绕设而成,U1相线槽和W1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W、U2相线槽和W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也绕过相端子W;W1相线槽和V1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V、W2相线槽和V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也绕过相端子V;V1相线槽和U1相线槽上的线圈的端头分别连接相端子U、V2相线槽和U2相线槽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绕过相端子U,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与绕设或连接在其上的连接线或线圈的端头焊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所述六槽为电机定子骨架上周向均布且依次排列的六个绕线槽,六槽分别为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定子一端的骨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其特征在于,以一根漆包线的一端为起始点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按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u2相线槽、相端子w、w2相线槽、相端子v、v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其中,漆包线在u1相线槽、w1相线槽、v1相线槽、u2相线槽、w2相线槽、v2相线槽上均绕设设定的匝数,漆包线在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上绕设后再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成周向均布,任意两相邻相端子之间有两个相线槽,六个绕线槽依次为u1相线槽、v2相线槽、w1相线槽、u2相线槽、v1相线槽、w2相线槽,相端子u设置在u1相线槽和w2相线槽之间,相端子w设置在v2相线槽和w1相线槽之间,相端子v设置在u2相线槽和v1相线槽之间,绕线时,漆包线一端绕接在相端子u上,然后或按照u1相线槽、相端子w、w1相线槽、相端子v、v1相线槽、相端子u、v2相线槽、相端子v、w2相线槽、相端子w、u2相线槽的顺序依次绕线,最后回到相端子u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槽三相定子的连续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端子u、相端子w和相端子v穿插在依次排列的四个相线槽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洲赵永鹏关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