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扁线定子工艺的应用,电动汽车的电机逐渐采用扁线绕组。目前的扁线发卡绕线方案普遍使用奇数层,即绕组在定子槽中的层数为奇数。然而,奇数层扁线发卡绕线方案中,为了均衡绕组内各支路电势,奇数层绕组使用到较多的线型,排布方式复杂,这就导致制造和装配难度较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和成本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定子及电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扁线发卡电机的制造和装配难度较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和成本优化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所述电机绕组绕制于定子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层铁芯槽层;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偶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所述铁芯槽层的极距和目标跨层数,将第一支路从第一层绕制到最后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所述目标跨层数为一;步骤二:根据所述极距和所述目标跨层数,将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最后一层反向绕制到所述第一层;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直至绕制到所述第一支路的出线端时,完成所述第一支路的绕制;其中,所述第一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节距为所述极距加一得到的值;步骤四:根据所述极距和所述目标跨层数,将第二支路从所述最后一层绕制到所述第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步骤五:根据所述极距和所述目标跨层数,将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最后一层反向绕制到所述第一层;步骤六:重复步骤
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提供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采用偶数层绕组双支路设计,根据极距将第一支路从第一层绕制到最后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然后从最后一层反向串线回到第一层,来回重复绕制,当绕制到第一支路的出线端时,第一支路完成绕制,相应地,根据极距将第二支路从最后一层绕制到第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然后从第一层绕制到最后一层,来回重复绕制,当绕制到第二支路的出线端时,第二支路完成绕制,在绕制过程中,对于单个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节距为极距加一得到的值这样,保证绕组支路对称,提升电机的效率。这一链式绕制的绕组结构设计简单,工艺简洁,降低了制造成本,适合批量化生产。
4、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所述第二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相对出、入线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对称。
5、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6层;所述铁芯槽层的槽数为54槽;所述极距为9;所述第一支路的入线端为第一层的1号槽,出线端为第六层的12号槽。
6、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所述第二支路的入线端为第六层的39号槽,出线端为第一层的28号槽。
7、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所述根据所述铁芯槽层的极距和目标跨层数,将第一支路从第一层绕制到最后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包括:将第一支路的绕组从第一层的1号槽开始,焊接至通过第二层的10号槽和第三层的19号槽的发卡,然后焊接至通过第四层的28号槽和第五层的37号槽的发卡,再焊接至通过第六层的46号槽和第六层的1号槽的发卡。
8、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所述根据所述极距和所述目标跨层数,将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最后一层反向绕制到所述第一层,包括:将所述第一支路的绕组从第六层开始,焊接至通过第五层的46号槽和第四层的37号槽的发卡,然后焊接至通过第三层的28号槽和第二层的19号槽的发卡,再焊接至通过第一层的10号槽和第一层的19号槽的发卡。
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电机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层铁芯槽层;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偶数;所述电机绕组包括多相绕组,所述多相绕组中的每相绕组基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绕制方法绕制而成。
1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定子。
11、本申请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1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绕制于定子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层铁芯槽层;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偶数;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相对出、入线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6层;所述铁芯槽层的槽数为54槽;所述极距为9;所述第一支路的入线端为第一层的1号槽,出线端为第六层的12号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入线端为第六层的39号槽,出线端为第一层的28号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铁芯槽层的极距和目标跨层数,将第一支路从第一层绕制到最后一层,再进行一次平层绕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距和所述目标跨层数,将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最后一层反向绕制到所述第一层,包括:
7.一种定子,
8.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绕组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绕制于定子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层铁芯槽层;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偶数;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相对出、入线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路在绕组出、入线端两侧平层绕制的发卡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铁芯槽层的层数为6层;所述铁芯槽层的槽数为54槽;所述极距为9;所述第一支路的入线端为第一层的1号槽,出线端为第六层的12号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入线端为第六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狄,喻皓,戴正文,张敬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