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088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3
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调节组件以及冷板组件;所述冷板组件内设有气液混合体;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冷板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冷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道与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冷板组件处实现不完全蒸发,使得在冷板组件内形成有气液混合体,可以保证冷板处的温度恒定,从而能够减少冷板之间的温差;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从而使得气液混合体能够完全蒸发为气态,以气态形式进入至压缩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温控系统可以极大的影响储能系统效率,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制冷形式有三种:

2、第一种是风冷直膨制冷:制冷蒸发侧由风机将冷风送到电池,此种方案,由于电池风道问题,电芯温差集中在8-10℃之间,极大影响储能系统的效率。

3、第二种是储能乙二醇水溶液冷板液冷,此种方案需要经过中间板换,同时电芯侧冷板走乙二醇水溶液,由于非均流容易出现电芯温度不一致的情况,目前通常此种系统,电芯之间的温差为5-8℃。

4、第三种是浸没式液冷,此种方案需要经过中间板换,同时电芯侧采用绝缘液体浸没电芯,效率高,电芯温差好,为2-5℃,但是此种方案绝缘液体昂贵,初始投资大,并且维护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能够有效保证冷板温差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调节组件以及冷板组件;所述冷板组件内设有气液混合体;

3、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冷板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冷板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道与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板组件包括分液器、分配头、多个冷板、多条毛细管以及多条软铜管;>

5、所述分液器的一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分液器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毛细管、冷板以及软铜管后与分配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配头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连接。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条毛细管的长度均相同。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条软铜管的长度均相同。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节流阀后与冷板组件的一端连接;

9、所述冷板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处设有第二风机。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器处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通道与压缩机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道与压缩机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靠近第一通道的一侧。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板组件包括分液器、多个冷板、多条毛细管以及集分液管;

16、所述分液器的一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分液器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毛细管、冷板以及集分液管后与第二通道连接。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条毛细管的长度均相同;集分液管的支管长度均相同。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冷板组件处实现不完全蒸发,使得在冷板组件内形成有气液混合体,可以保证冷板处的温度恒定,从而能够减少冷板之间的温差;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从而使得气液混合体能够完全蒸发为气态,以气态形式进入至压缩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调节组件(4)以及冷板组件;所述冷板组件内设有气液混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组件包括分液器(51)、分配头(52)、多个冷板(53)、多条毛细管(54)以及多条软铜管(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毛细管(54)的长度均相同;多条软铜管(55)的长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3)的另一端通过节流阀后与冷板组件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3)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2);所述第二换热器(3)处设有第二风机(6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处设有第一风机(71);所述第二通道(22)与压缩机(1)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2)与压缩机(1)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为板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组件包括分液器(51)、多个冷板(53)、多条毛细管(54)以及集分液管(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毛细管(54)的长度均相同;集分液管(9)的支管长度均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调节组件(4)以及冷板组件;所述冷板组件内设有气液混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组件包括分液器(51)、分配头(52)、多个冷板(53)、多条毛细管(54)以及多条软铜管(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毛细管(54)的长度均相同;多条软铜管(55)的长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3)的另一端通过节流阀后与冷板组件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相变制冷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3)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强石毅周夫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