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emi滤波电路、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内部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电动车控制系统以及信息娱乐系统等复杂电子设备作为电磁辐射源,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使得车辆存在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问题越发凸显。车辆的emi不仅来源于车辆内部的电磁源,还可能来自车外的电磁源。如果未能有效管理emi,可能导致车辆内部各个系统或设备无法正常运作,严重时可能会危及行车安全。
2、目前,采用的无源emi滤波器通过电感、电容和电阻等被动元件来阻断或吸收emi的噪声信号,但它们在处理高频干扰、实现小型化以及适应动态电磁环境方面存在明显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emi滤波电路、电子设备以及车辆,用于提供一种能够处理高频干扰,实现小型化以及适应动态电磁环境的emi滤波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emi滤波电路,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有源滤波子电路;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相连接,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开关电源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直流供电系统相连接;其中,所述外部开关电源与所述外部直流供电系统通过电源线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包括有源元件。
3、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用于滤除所述电源线上的emi信号的低频分量,得到保留高频分量的emi信号。
4、所述
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包括振荡单元以及阻尼单元。
6、所述振荡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开关电源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阻尼单元接地。
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荡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
8、所述第一电感连接于所述外部开关电源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之间,第二端通过所述阻尼单元接地。
9、和/或,所述阻尼单元包括第一电阻。
10、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与接地端之间。
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emi滤波电路还包括反馈隔离子电路,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连接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之间。
12、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用于将所述emi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反馈至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
1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以及第二反馈隔离单元。
14、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连接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连接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之间。
1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包括相连接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
16、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
17、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1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还包括补偿单元,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之间。
1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
20、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之间。
21、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之间。
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emi滤波电路。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
24、本申请提供的emi滤波电路中的初始滤波子电路可以滤除电源线上的emi信号的低频分量,有源滤波子电路的可以滤除包括emi信号的高频分量的噪声信号。因此,本申请提供的emi滤波电路可以有效避免emi信号对外部直流供电系统产生干扰。由于有源滤波子电路包括有源元件,而有源元件可以快速调整其输出,以应对输入信号的快速变化。这使得本申请中的emi滤波电路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在电源线上由于快速负载变化引起的电磁干扰。因此,本申请能够动态的对电磁干扰进行调整,适应于动态电磁环境。
25、再者,由于本申请可以利用有源滤波子电路中的有源元件来增强滤波性,故本申请中emi滤波电路的其他部分可以使用尺寸较小的电容和电感,因此本申请中的电路整体上占用的空间更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且振动及跌落实验中不易脱落,具备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有源滤波子电路;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相连接,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开关电源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直流供电系统相连接;其中,所述外部开关电源与所述外部直流供电系统通过电源线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包括有源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包括振荡单元以及阻尼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电路还包括反馈隔离子电路,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连接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以及第二反馈隔离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包括相连接第三电容和第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还包括补偿单元,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馈隔离单元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补偿单元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馈隔离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EMI滤波电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有源滤波子电路;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相连接,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开关电源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直流供电系统相连接;其中,所述外部开关电源与所述外部直流供电系统通过电源线相连接,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包括有源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包括振荡单元以及阻尼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电路还包括反馈隔离子电路,所述反馈隔离子电路连接于所述初始滤波子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子电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杰,黄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