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uv线束胶带涂布,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
技术介绍
1、线束胶带是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线束绑扎和保护的一种专用胶带,它不仅在固定和保护电线方面发挥作用,还在绝缘、阻燃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线束胶带通常由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久性,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在汽车行业中,线束胶带被广泛用于发动机舱、底盘、车身内部等部位,它不仅能够固定线束,还能防止因振动和摩擦导致的线束损坏,线束胶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耗材,在现代交通工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确选择和使用线束胶带,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线束胶带制造的放卷过程是线束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人员将待涂布的料卷安装在放卷支架上后,电机带动料卷旋转从而缓慢放卷,但是当放卷结束后,传统的料卷更换方式,主要依靠人员拆卸料卷后上料,存在线束胶带料卷较重,人员上料困难,难以准确且流畅上料,进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通过在换料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放卷位和上料位,放卷位和上料位均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上都固定有料卷,当放卷位的料卷消耗完只剩下转轴后,换料模块将上料位的料卷和转轴移动至放卷位,放卷位的转轴则移动到上料位,此时人员控制上料模块将含料卷的转轴重新安装至上料位,从而降低了人员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包括换料模块,还包括上料模块,所述换料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张力调节模块,换料模块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第一转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架,第一转盘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盘,第二转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第二转盘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圆盘,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转轴和料卷,所述上料模块包括工作台和提升板,工作台位于提升板的下方,转轴位于提升板的上方。
3、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滚筒,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撑滚筒与第一转盘的曲面接触,第二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滚筒,第二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撑滚筒与第二转盘的曲面接触。
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二支架。
5、优选的,所述料卷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块,第一圆盘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圆盘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为下面和侧面呈开放状态的空心结构,转轴两端的传动块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盘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板,第一插板的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第一插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盘延伸至第一限位块的下面,第二圆盘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板,第二插板的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第二插板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延伸至第二限位块的下面。
7、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盘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环,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第二电机轴连接,从动齿轮与固定环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第二转盘的侧面。
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和提升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工作台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提升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卡块,传动块位于卡块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面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下方设置有滑道,工作台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滑道的两端分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10、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模块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至少设置有两块,两块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筒、调节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基材,调节滚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调节滚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滑块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基材的一端与料卷连接,基材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筒、调节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料模块和上料模块,在换料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放卷位和上料位,放卷位和上料位均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上都固定有料卷,当放卷位的料卷消耗完只剩下转轴后,换料模块将上料位的料卷和转轴移动至放卷位,放卷位的转轴则移动到上料位,此时人员将上料位的转轴取下后,控制上料模块将含料卷的转轴安装至上料位,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实现流畅的连续放卷,同时降低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当人员取下上料位的转轴,并控制上料模块移动至第一定位块和第一挡板接触后,此时含料卷的转轴固定在上料模块的上方,第三电动伸缩杆带动含料卷的转轴向上移动,至转轴两端的传动块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内部,之后第一电动伸缩杆控制第一插板移动至第一限位块的下面,第二电动伸缩杆控制第二插板移动至第二限位块的下面,使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下面都呈封闭状态,从而使得含料卷的转轴被固定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最后人员控制上料模块移动至第二定位块与第二挡板接触,使得上料模块远离换料模块,进而完成上料位的换料作业,实现了规范化作业,保障了上料和换料的流畅度,避免人员错误操作带来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当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旋转,使得料卷处于放料位时,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再依次带动从动齿轮、第二圆盘、转轴、第一圆盘和料卷旋转,从而实现缓慢放卷,其中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旋转时,由于第一支架固定在远离第一转盘的位置,第二支架固定在远离第二转盘的位置,从而避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干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二电机移动,同时人员可以通过第四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上下移动的方式,控制调节滚筒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从而调整基材的张力,进而保障了基材的稳定输送,有助于提高后续的加工精度,减少材料浪费,进一步提高了线束胶带的生产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包括换料模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模块(2),所述换料模块(1)的一侧设置有张力调节模块(3),换料模块(1)包括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第一转盘(1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架(103),第一转盘(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盘(106),第二转盘(1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04),第二转盘(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圆盘(107),第二转盘(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8),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之间设置有转轴(5)和料卷(6),所述上料模块(2)包括工作台(201)和提升板(202),工作台(201)位于提升板(202)的下方,转轴(5)位于提升板(20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滚筒(1031),第一固定架(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1032),第一支撑滚筒(1031)与第一转盘(101)的曲面接触,第二固定架(1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滚筒(1041),第二固定架(1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05),第一电机(105)固定在第一支架(1032)上,第一电机(105)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032)、第一转盘(101)、第二转盘(102)和第二支架(10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6)固定在转轴(5)上,转轴(5)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块(501),第一圆盘(106)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61),第二圆盘(107)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71),第一限位块(1061)和第二限位块(1071)均为下面和侧面呈开放状态的空心结构,转轴(5)两端的传动块(501)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1061)和第二限位块(107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106)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板(1063),第一插板(1063)的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连接,第一插板(106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盘(106)延伸至第一限位块(1061)的下面,第二圆盘(107)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72),第二电动伸缩杆(107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插板(1073),第二插板(1073)的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072)连接,第二插板(107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107)延伸至第二限位块(1071)的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盘(107)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环(1074),第二电机(108)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082)和主动齿轮(1083),主动齿轮(1083)与第二电机(108)轴连接,从动齿轮(1082)与固定环(1074)连接,从动齿轮(1082)与主动齿轮(1083)啮合,第二电机(108)通过固定板(1081)固定在第二转盘(102)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1)和提升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03),工作台(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011),提升板(20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2021),支撑杆(2021)位于第一限位槽(2011)的内部,支撑杆(2021)的上端设置有卡块(2022),传动块(501)位于卡块(202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1)的下面设置有滑轮(204),滑轮(204)的下方设置有滑道(207),工作台(20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块(205)和第二定位块(206),滑道(207)的两端分被设置有第一挡板(2051)和第二挡板(20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模块(3)包括安装板(301),安装板(301)至少设置有两块,两块安装板(30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筒(302)、调节滚筒(303)、第二滚筒(304)、第三滚筒(305)和基材(4),调节滚筒(303)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3031),调节滚筒(303)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3033),立柱(3033)的上端设置有滑槽(3034),滑槽(3034)的内部设置有第四电动伸缩杆(3032),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包括换料模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模块(2),所述换料模块(1)的一侧设置有张力调节模块(3),换料模块(1)包括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第一转盘(1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架(103),第一转盘(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盘(106),第二转盘(1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04),第二转盘(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圆盘(107),第二转盘(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8),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之间设置有转轴(5)和料卷(6),所述上料模块(2)包括工作台(201)和提升板(202),工作台(201)位于提升板(202)的下方,转轴(5)位于提升板(20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滚筒(1031),第一固定架(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1032),第一支撑滚筒(1031)与第一转盘(101)的曲面接触,第二固定架(1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滚筒(1041),第二固定架(1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1042),第二支撑滚筒(1041)与第二转盘(102)的曲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05),第一电机(105)固定在第一支架(1032)上,第一电机(105)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032)、第一转盘(101)、第二转盘(102)和第二支架(10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6)固定在转轴(5)上,转轴(5)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块(501),第一圆盘(106)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61),第二圆盘(107)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71),第一限位块(1061)和第二限位块(1071)均为下面和侧面呈开放状态的空心结构,转轴(5)两端的传动块(501)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1061)和第二限位块(107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106)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插板(1063),第一插板(1063)的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062)连接,第一插板(106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圆盘(106)延伸至第一限位块(1061)的下面,第二圆盘(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王腾飞,李钊,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宏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