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1、现在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需要留置后浇带。其中,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地下水丰富而发生渗漏水现象,提高了后期维护成本。
2、为了应对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发生渗漏水现象,现在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通常在地下室的左侧壁上设置左止水板,而在地下室的右侧壁上设置右止水板,并且在相互平行的左止水板与右止水板之间分别设置第一分段止水板和第二分段止水板,两个分段止水板均垂直于左止水板(或右止水板),第一分段止水板的左端面焊接到左止水板上,第二分段止水板的右端面焊接到右止水板上,并且在第一分段止水板的右端面下侧以及第二分段止水板的左端面下侧进行焊接,以使得第一分段止水板的右端面与第二分段止水板的左端面焊接在一起。如此,以希望确保地下室底板下的地下水无法经左止水板、右止水板以及两个分段止水板渗漏到地下室内。
3、不过,上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存在不足:由于需要在两个分段止水板的下侧把第一分段止水板的右端面与第二分段止水板的左端面焊接在一起,而两个分段止水板的下侧空间严重受限,在这样严重受限的空间位置处焊接两个分段止水板的端面,无疑增加了焊接难度;不仅如此,地下水也很容易从该两个分段止水板的端面焊接处发生渗漏而进入到分段止水板上方,未能达到很好的防渗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焊接方便且具有更好防渗漏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包括:
3、左侧横向止水钢板,沿地下室底板的水平方向设置;
4、右侧横向止水钢板,平行于左侧横向止水钢板且与左侧横向止水钢板正对设置;
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位于不同纵向高度上的多个横向止水钢板层,每个横向止水钢板层包括至少两个沿地下室底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横向止水钢板;其中,针对同一层的横向止水钢板,每一个横向止水钢板包括:
6、第一分段止水钢板,沿地下室底板的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左侧横向止水钢板和右侧横向止水钢板之间,该第一分段止水钢板具有第一端面以及焊接在左侧横向止水钢板上的第二端面;
7、第二分段止水钢板,平行于第一分段止水钢板设置且位于左侧横向止水钢板和右侧横向止水钢板之间,该第二分段止水钢板具有第一端面以及焊接在右侧横向止水钢板上的第二端面;
8、其中,第一分段止水钢板与第二分段止水钢板具有相同厚度,第一分段止水钢板的第一端面与第二分段止水钢板的第一端面采用电弧焊做坡口焊以连接在一起,该坡口焊的焊接处为朝着地下室底板下方迎水面的半圆柱形状。
9、改进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具有相同厚度,位于同一个横向止水钢板层上且相邻的两个横向止水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后浇带高度。具体地,此处的间隔距离为该相邻的两个横向止水钢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10、进一步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针对同一层的横向止水钢板,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与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具有相同宽度,该宽度等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的设计规范宽度。
11、再改进,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采用三面围焊。
12、进一步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采用三面围焊。
13、再进一步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的各焊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的各焊接处均采用电弧焊。
14、改进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和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均被配置成设置在地下室的迎水面。
15、优选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坡口焊的焊接处为朝着地下室底板下方迎水面的半圆柱形对半钢筋。
16、进一步地,在所述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与第二分段止水钢板的厚度均为6mm,所述坡口焊的焊接处为底面直径为16mm的半圆柱形对半钢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该技术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后,通过在左侧横向止水钢板和右侧横向止水钢板之间增加设置两个沿地下室底板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分段止水钢板和第二分段止水钢板,两个分段止水钢板的一端边分别焊接到对应一侧的横向止水钢板上,而该两个分段止水钢板的另外相邻的两个端边连接处以电弧焊做坡口焊接以连接在一起,且该坡口焊的焊接处为朝着地下室底板下方迎水面的凸起状。如此,可以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与该凸起状坡口焊的焊接处严密接触,从而起到止水效果,防止混凝土中水分经该焊接处渗漏到地下室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具有相同厚度,位于同一个横向止水钢板层上且相邻的两个横向止水钢板(3)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后浇带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同一层的横向止水钢板,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具有相同宽度,该宽度等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的设计规范宽度(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采用三面围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采用三面围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的各焊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和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均被配置成设置在地下室的迎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焊的焊接处(C)为朝着地下室底板下方迎水面的半圆柱形对半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的厚度均为6mm,所述坡口焊的焊接处(C)为底面直径(D)为16mm的半圆柱形对半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具有相同厚度,位于同一个横向止水钢板层上且相邻的两个横向止水钢板(3)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后浇带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同一层的横向止水钢板,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具有相同宽度,该宽度等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的设计规范宽度(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止水钢板(31)与所述左侧横向止水钢板(1)采用三面围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止水钢板(32)与所述右侧横向止水钢板(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