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42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0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它包括塑封外壳、覆铜陶瓷基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覆铜陶瓷基板的正面烧结有第一正极铜片、第一负极铜片、第一交流铜片以及第二交流铜片,覆铜陶瓷基板的背面设有第二正极铜片、第二负极铜片、第三交流铜片以及第四交流铜片,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焊接于第一正极铜片上,塑封外壳包裹住覆铜陶瓷基板,覆铜陶瓷基板的背面在塑封外壳上裸露。本技术采用覆铜陶瓷基板作为底座,覆铜陶瓷基板的热阻比常规的环氧塑封材料的热阻低很多,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散热可以通过覆铜陶瓷基板直接把二极管芯片的发热传导到PCB电路板上,散热更加高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贴片整流桥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贴片整流桥基本是全塑封的,其标称电流与内部芯片的参数相同,但是实际应用考虑到整流桥的耗散功率以及导热的问题,实际应用只能适合低电流使用。它一般包括塑封外壳、四个二极管、铜框架以及四根引脚,四个二极管焊接在铜框架上,塑封外壳包裹住铜框架和四个二极管,但是现有的贴片整流桥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贴片整流桥全塑封,散热差。二、现有的贴片整流桥焊接后底部与pcb会存在一定的缝隙,热量只能通过引脚传导。三、极管芯片尺寸受封装限制,无法放更大芯片。四、现有的贴片整的散热性能不佳,整流桥的性能受限。五、料带式生产对设备要求高。因此现有的贴片整流桥的结构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高导热贴片整流桥。

2、本技术的第一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包括塑封外壳、覆铜陶瓷基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覆铜陶瓷基板的正面烧结有第一正极铜片、第一负极铜片、第一交流铜片以及第二交流铜片,覆铜陶瓷基板的背面设有第二正极铜片、第二负极铜片、第三交流铜片以及第四交流铜片,第一正极铜片、第一负极铜片、第一交流铜片以及第二交流铜片分别与第二正极铜片、第二负极铜片、第三交流铜片以及第四交流铜片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焊接于第一交流铜片、第二交流铜片上,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焊接于第一正极铜片上,塑封外壳包裹住覆铜陶瓷基板,覆铜陶瓷基板的背面在塑封外壳上裸露。本技术采用覆铜陶瓷基板作为底座,覆铜陶瓷基板的热阻比常规的环氧塑封材料的热阻低很多,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散热可以通过覆铜陶瓷基板直接把二极管芯片的发热传导到pcb电路板上,散热更加高效方便。

4、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5、本技术还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以及第四导电片、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导电片与第一负极铜片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导电片与第一负极铜片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三导电片与第二交流铜片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四导电片与第一交流铜片连接。

6、本技术还包括第一连接铜柱、第二连接铜柱、第三连接铜柱、第四连接铜柱,第一连接铜柱、第二连接铜柱、第三连接铜柱、第四连接铜柱贯穿覆铜陶瓷基板,第一连接铜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正极铜片、第二正极铜片连接,第二连接铜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极铜片、第二负极铜片连接,第三连接铜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交流铜片、第三交流铜片连接,第四连接铜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交流铜片、第四交流铜片连接。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技术采用覆铜陶瓷基板作为底座,覆铜陶瓷基板的热阻比常规的环氧塑封材料的热阻低很多,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因此本技术整流桥的散热效果好。本技术的覆铜陶瓷基板是作为产品内部与pcb直接的电气连接与散热途径。覆铜陶瓷基板,覆铜陶瓷基板具有极好的热循环性、形状稳定、刚性好、导热率高、可靠性高,覆铜面可以刻蚀出各种图形的特点,并且它是一种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使用温度相当广泛,可以从-55℃~850℃,热膨胀系数接近于硅。

9、2、本技术采用覆铜陶瓷基板,加工工艺不需要采用大型的装配机,可以使用普通的装配技术即可完成加工。

10、3、本技术与pcb电路板焊接的多片铜片,比现有的技术的整流桥的引脚的面积大,而且位置设计在覆铜陶瓷基板的底部,本实用通过覆铜陶瓷基板直接把二极管的发热传导到pcb电路板上,散热更加高效方便。

11、4、相对于现有的贴片整流桥外观尺寸相差不多,但是其内部的芯片摆放空间更大,可以放下更大的芯片。

12、5、由于优化了散热和芯片摆放空间,本技术可以实现更大的整流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其特征是,包括塑封外壳(1)、覆铜陶瓷基板(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覆铜陶瓷基板(2)的正面烧结有第一正极铜片(5)、第一负极铜片(6)、第一交流铜片(3)以及第二交流铜片(4),覆铜陶瓷基板(2)的背面设有第二正极铜片(10)、第二负极铜片(9)、第三交流铜片(8)以及第四交流铜片(7),第一正极铜片(5)、第一负极铜片(6)、第一交流铜片(3)以及第二交流铜片(4)分别与第二正极铜片(10)、第二负极铜片(9)、第三交流铜片(8)以及第四交流铜片(7)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焊接于第一交流铜片(3)、第二交流铜片(4)上,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焊接于第一正极铜片(5)上,塑封外壳(1)包裹住覆铜陶瓷基板(2),覆铜陶瓷基板(2)的背面在塑封外壳(1)上裸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导电片(11)、第二导电片(12)、第三导电片(13)以及第四导电片(14)、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导电片(11)与第一负极铜片(6)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第二导电片(12)与第一负极铜片(6)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第三导电片(13)与第二交流铜片(4)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通过第四导电片(14)与第一交流铜片(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连接铜柱(15)、第二连接铜柱(16)、第三连接铜柱(17)、第四连接铜柱(18),第一连接铜柱(15)、第二连接铜柱(16)、第三连接铜柱(17)、第四连接铜柱(18)贯穿覆铜陶瓷基板(2),第一连接铜柱(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正极铜片(5)、第二正极铜片(10)连接,第二连接铜柱(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极铜片(6)、第二负极铜片(9)连接,第三连接铜柱(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交流铜片(3)、第三交流铜片(8)连接,第四连接铜柱(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交流铜片(4)、第四交流铜片(7)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其特征是,包括塑封外壳(1)、覆铜陶瓷基板(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覆铜陶瓷基板(2)的正面烧结有第一正极铜片(5)、第一负极铜片(6)、第一交流铜片(3)以及第二交流铜片(4),覆铜陶瓷基板(2)的背面设有第二正极铜片(10)、第二负极铜片(9)、第三交流铜片(8)以及第四交流铜片(7),第一正极铜片(5)、第一负极铜片(6)、第一交流铜片(3)以及第二交流铜片(4)分别与第二正极铜片(10)、第二负极铜片(9)、第三交流铜片(8)以及第四交流铜片(7)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焊接于第一交流铜片(3)、第二交流铜片(4)上,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焊接于第一正极铜片(5)上,塑封外壳(1)包裹住覆铜陶瓷基板(2),覆铜陶瓷基板(2)的背面在塑封外壳(1)上裸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导热贴片整流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导电片(11)、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权徐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