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搅拌机构,具体为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食品搅拌机内部的搅拌机构一般设计好齿轮传动结构,再采购对应的电机进行动力输出连接。而现有的食品搅拌机要求设计合理,外型整齐,总体向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上发展。因此,针对这些现状,我司开发了一体化双向驱动的搅拌机构,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搅拌机构的体积,减少了传统电机端盖或者外壳的投入,在保证动力输出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改良。
2、由于将电机的内部结构通过两侧搅拌传动部的外壳进行一体化装配后,使得电机原有的散热叶轮缺少可转配的空间,虽然缺少了传统电机端盖或者外壳,可使得电机与空气的接触空间变大,但是仍需要将利用风能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亦或者电刷进行散热降温,因此,针对这些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用于解决电机需要对定子和转子亦或者电刷进行散热降温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包括电机驱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和第二搅拌传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传动组件,电机驱动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的内部,定子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组
4、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叶轮部由若干个片状叶片沿搅拌轴件的中心进行分布设置,叶轮部与搅拌轴件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5、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定子位于转子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紧固螺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插接孔,紧固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插接孔进行插接,并通过固定螺帽进行螺纹连接。
6、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输出轴,线圈绕组环绕在转子铁芯的内部,输出轴的两端分别水平凸起地设置与转子铁芯的两侧,输出轴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
7、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转子铁芯的一端设有换向器,换向器与线圈绕组进行电性连接,第二壳体靠近电机驱动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与换向器相匹配的电刷,定子与第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时,换向器可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内部,且电刷的接触端可与换向器的表面进行抵触。
8、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靠近电机驱动部的一端均设有转动连接件,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
9、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转动连接件由旋转球头构成,旋转球头的表面积为圆弧状结构,旋转球头的中心为中空结构,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旋转球头的中心进行插接,且旋转球头可转动地与第一壳体进行连接。
10、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转动连接件由轴承构成,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轴承进行插接,且输出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与第二壳体进行连接。
11、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申请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将第一搅拌传动部一端的搅拌轴件的底部内设置有叶轮部,再通过叶轮部可转动的设置于蜗壳的内部,使得搅拌轴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风流可沿蜗壳由电机驱动部向第一搅拌传动部一侧进行引导,可有效地对电机驱动部的定子和转子亦或者电刷进行散热降温,增加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空气流动,同时叶轮部通过搅拌轴件合理地转配至电机驱动部的一侧,其结构巧妙和紧凑,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的散热叶轮缺少可转配的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包括电机驱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和第二搅拌传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传动组件,电机驱动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的内部,定子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传动部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件和蜗壳,搅拌轴件的底部设有叶轮部,蜗壳的中心为入风口,搅拌轴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入风口内,蜗壳沿切线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入风口之间呈导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部由若干个片状叶片沿搅拌轴件的中心进行分布设置,叶轮部与搅拌轴件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位于转子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紧固螺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插接孔,紧固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插接孔进行插接,并通过固定螺帽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输出轴,线圈绕组环绕在转子铁芯的内部,输出轴的两端分别水平凸起地设置与转子铁芯的两侧,输出轴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一端设有换向器,换向器与线圈绕组进行电性连接,第二壳体靠近电机驱动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与换向器相匹配的电刷,定子与第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时,换向器可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内部,且电刷的接触端可与换向器的表面进行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靠近电机驱动部的一端均设有转动连接件,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转动连接件由旋转球头构成,旋转球头的表面积为圆弧状结构,旋转球头的中心为中空结构,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旋转球头的中心进行插接,且旋转球头可转动地与第一壳体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转动连接件由轴承构成,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轴承进行插接,且输出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与第二壳体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包括电机驱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和第二搅拌传动部,第一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搅拌传动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传动组件,电机驱动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的内部,定子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进行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传动部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件和蜗壳,搅拌轴件的底部设有叶轮部,蜗壳的中心为入风口,搅拌轴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入风口内,蜗壳沿切线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入风口之间呈导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部由若干个片状叶片沿搅拌轴件的中心进行分布设置,叶轮部与搅拌轴件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位于转子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紧固螺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插接孔,紧固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插接孔进行插接,并通过固定螺帽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搅拌机构的叶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输出轴,线圈绕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冥,钟远刚,陈坤桂,周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辉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