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功率器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逐渐减小,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其逐渐趋于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这对半导体器件的热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半导体散热领域中,常常通过歧管散热组件对半导体器件进行散热,但是常见的歧管散热组件结构简单,无法解决半导体器件上的局部热点问题,会使高功率半导体器件上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组件,能够改善待散热件上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包括:
3、基板,所述基板上覆有与所述待散热件对应的热点区;
4、微流道层,具有微流道且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待散热件的一侧;及
5、歧管层,位于所述微流道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6、其中,所述歧管层包括与所述微流道连通的流入通道,且所述流入通道对应所述热点区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入通道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热点区至少部分重叠。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点区包括第一局部热点区和第二局部热点区,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位于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具有第一热点温度,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具有第二热点温度,且所述第一热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点温度;
9、所述流入通道对应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设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组件(100),对待散热件(200)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31)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热点区(11)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点区(11)包括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和第二局部热点区(112),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位于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具有第一热点温度,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具有第二热点温度,且所述第一热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点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31)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还覆有与所述热点区(11)相邻的非热点区(12),所述非热点区(12)的温度小于所述热点区(11)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流出通道(321)和所述第二子流出通道(32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与一个所述热点区(11)对应的一个所述流入通道(31)中,所述流入通道(31)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流入通道(311),且一个所述子流入通道(311)与一个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层(30)还包括与所述微流道(21)相连通的第二流出通道(33),所述第二流出通道(33)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至少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出通道(33)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流入通道(311)之间,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包括第一子局部热点区和第二子局部热点区,所述第二子局部热点区位于所述第一子局部热点区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所述第一子局部热点区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局部热点区的温度,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覆有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热点区(11),每一所述热点区(11)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子流入通道(3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歧管层(30)背离所述基板(10)一侧的进口(60),所述进口(60)与所述流入通道(31)相连通,且对应一个所述热点区(11)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层(30)还包括分流通道(34),所述分流通道(34)的一端与所述进口(6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入通道(31)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歧管层(30)背离所述基板(10)一侧的出口(70),所述出口(70)与所述第一流出通道(32)相连通,且对应所述热点区(11)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层(30)还包括与所述出口(70)连通的汇流通道(35),所述汇流通道(35)与所述第一流出通道(32)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点区(11)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2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组件(100),对待散热件(200)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31)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热点区(11)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点区(11)包括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和第二局部热点区(112),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位于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具有第一热点温度,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具有第二热点温度,且所述第一热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热点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31)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还覆有与所述热点区(11)相邻的非热点区(12),所述非热点区(12)的温度小于所述热点区(11)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点区(12)包括第一子非热点区(121)和第二子非热点区(122),所述第一子非热点区(121)和所述第二子非热点区(122)分别位于所述热点区(11)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基板(10)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流出通道(321)和所述第二子流出通道(32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与一个所述热点区(11)对应的一个所述流入通道(31)中,所述流入通道(31)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流入通道(311),且一个所述子流入通道(311)与一个所述第一局部热点区(1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层(30)还包括与所述微流道(21)相连通的第二流出通道(33),所述第二流出通道(33)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局部热点区(112)至少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出通道(33)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流入通道(311)之间,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表面(10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左鸿,罗长青,刘朝辉,孙亚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