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带有弯曲膝形散热器阵列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洁能氏公司专利>正文

带有弯曲膝形散热器阵列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032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0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含由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组成的散热器阵列。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以进行冷却。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彼此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一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热管理系统以及利用热管理系统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有效利用燃料产生直流电能,从而为车辆、火车、公共汽车和卡车等移动应用提供动力。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燃料电池系统在较低温度下运行。例如,燃料电池系统通常在约65℃至80℃之间运行,而传统发动机(如柴油动力或汽油动力发动机)通常在约90℃至110℃之间运行。

2、现有燃料电池系统和传统发动机通常具有冷却系统,这些冷却系统包含散热器和风扇。冷却系统的效率取决于环境温度与待冷却系统温度之间的差异。通常,温差越大,冷却系统的运行效率就越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低于传统发动机,因此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差小于传统发动机的温差。

3、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系统的效率,散热器的布局与传统发动机所使用的布局不同可能是有利的。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利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方法。例如,在热管理系统中包含至少两个散热器可能有助于增加散热器的表面积和/或提高流向风扇的空气流量。本公开的热管理系统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中液体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概述

1、为了满足这些以及其他需求,本文包括了本公开的实施例。

2、在本文描述的一个方面,用于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热管理系统包含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风扇。第一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一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一部分。第一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二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二部分。第二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二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一角度。风扇布置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下方。风扇配置成将环境空气吸入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以冷却通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燃料电池系统液体。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可能介于约10度至17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可能介于约30度至60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可以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可以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各自的背面之间在第一角度处的距离可以至少为约1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至少为约200mm。

5、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含第三散热器,该第三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三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三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三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二角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含第四散热器,该第四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四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四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散热器可以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散热器的第二侧面可以与第四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三角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可以围绕风扇圆周延伸至少10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含框架,该框架布置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与风扇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可以联接到车辆的顶表面,使得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各自暴露于环境空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是火车或卡车。

8、根据本文描述的第二方面,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方法包括:将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一角度。该方法包括:将风扇置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下方。该方法包括:让液体从燃料电池系统流经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该方法包括:通过风扇将环境空气吸入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该方法包括:用环境空气冷却液体以形成冷液体。该方法包括:让冷液体再循环到燃料电池系统。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形成介于约10度至170度的第一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形成介于约30度至60度的第一角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风扇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于第一角度处分别产生一个距离,该距离至少为1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三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二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角度可以介于约10度至170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四散热器与第三散热器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三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角度可以介于约10度至170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安装在框架中,将框架置于风扇上方,并将框架安装在车辆的顶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是火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散热器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介于约10度至170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散热器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第二散热器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其中,风扇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各自的背面之间在第一角度处的距离至少为约100m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含第三散热器,该第三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三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三部分,第三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三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二角度。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含第四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四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四部分,第四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三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四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三角度。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围绕风扇圆周延伸至少100度。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含框架,该框架布置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与风扇之间,并且联接到车辆的顶表面,使得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各自暴露于环境空气中。

8.一种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方法,包括: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介于约10度至170度的第一角度。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风扇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于第一角度处分别产生一个距离,该距离至少为100mm。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三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二角度。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角度介于约10度至170度。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四散热器与第三散热器相邻布置,以在其间形成第三角度。

14.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安装在框架中,将框架置于风扇上方,并将框架安装在车辆的顶表面上。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车辆为火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却燃料电池系统液体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散热器的第二侧面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介于约10度至170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一散热器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第二散热器包含正面和背面,正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延伸并将二者互连,背面与正面相对并朝向风扇;其中,风扇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各自的背面之间在第一角度处的距离至少为约100m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含第三散热器,该第三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三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三部分,第三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三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二角度。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含第四散热器,配置成传输燃料电池系统的液体的至少第四部分,从而冷却液体的该至少第四部分,第四散热器包含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三散热器的第二侧面与第四散热器的第一侧面相邻,其间形成第三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普布拉特T·瓦达
申请(专利权)人:洁能氏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