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酚的制造方法。另外,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塑料因其优异的功能、性质而在现代社会必不可少,不仅是日本,在世界范围内也大量生产、消耗。为了持续性的开发,重要的是消耗后的塑料资源的循环,作为其手段,可列举出将消耗后的塑料再生为塑料制品的原料的材料再利用、再生为化学原料的化学再利用、用作能源的热量再利用这大致三种方法。
2、关于日本的通过各种再利用法来利用废塑料的有效利用率,热量再利用的有效利用率最高。使塑料燃烧时产生的放热量不逊色于煤、石油,其热量被有效利用于发电等。但在欧美,热量再利用不被视作再利用的情况较多,寻求进一步推进材料再利用、化学再利用。因透明性、机械物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电特性而在广泛领域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也不例外。
3、聚碳酸酯树脂的加工性和耐久性优异,另外,具有高透明性。因此,不仅被利用于家庭用电化制品的壳体、光学式记录磁盘(cd等),也被利用于长期在室外使用的汽车用前大灯灯罩、停车场的屋顶材料、高速公路的隔音墙等。
4、已报告有多种聚碳酸酯树脂的材料再利用和化学再利用的方法,作为材料再利用的方法,已知的是:通过将光学式记录磁盘用碱水溶液进行处理来去除表面的涂布剂,将作为基材的聚碳酸酯树脂回收的方法(专利文献1);同样使光学式记录磁盘溶解于溶剂后,利用包含水和醇的混合液而使其析出,仅将聚碳酸酯树脂回收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
5、另外,作为化学再利用的方法,已知的是:将废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水解,并以包含双酚的钠盐的碱水溶液的形式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0970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84538号公报
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79460号公报
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60243号公报
12、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2070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室外长期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因风吹雨打而从材料表面缓缓劣化,发生变色和低分子量化。该劣化表面原本是与非劣化部位的聚碳酸酯树脂相同的组成,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难以利用去除金属涂膜、阻燃剂等添加剂的方法而将聚碳酸酯树脂与源自聚碳酸酯树脂的劣化部位加以分离。
3、将具有劣化表面的废聚碳酸酯树脂解聚而得到的双酚与纯品相比色调差,故不优选。通过反复进行析晶、萃取之类的纯化来去除着色成分也不是不可能,但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另外,会导致双酚的损耗、废弃物的增加,故不经济。因此,寻求简便且高效去除双酚中的着色成分的纯化方法。
4、另外,聚碳酸酯树脂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存在利用颜料和染料调色成任意色调的情况、通过添加光扩散材料等添加剂而被赋予特定功能的情况、在聚碳酸酯表面形成铝等金属涂膜的情况。即便是未使用状态的工厂边角料,实施过这种加工的聚碳酸酯树脂也难以通过材料再利用而恢复成原有的透明聚碳酸酯树脂,其现状是调色成更深颜色来进行多级回收再利用,或者被废弃。
5、即便是化学再利用,也不容易完全去除颜料、光扩散材料等,所述颜料、光扩散材料是粒径为纳米~微米单位的微粒,另外,铝会成为将聚碳酸酯聚合时的阻碍因素,因此,要求控制为极低浓度(小于1质量ppm)。
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获得色调良好的双酚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以该双酚作为原料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8、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溶解有含有着色成分的双酚的有机相在适当状态下与吸附材料接触,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去除着色成分,能够降低在纯化工序中排出的废水量。
9、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技术方案。
10、<1>一种双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的吸附纯化工序:使含有双酚和有机溶剂的被吸附纯化液与吸附材料接触,对前述被吸附纯化液进行纯化,得到吸附纯化液,前述被吸附纯化液呈碱性。
11、<2>根据前述<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被吸附纯化液的ph为7.1以上。
12、<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被吸附纯化液含有双酚类似物,所述双酚类似物具有:构成前述双酚骨架的苯环上的至少2个碳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形成双键而成的结构。
13、<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水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
14、<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
15、<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有机溶剂包含选自由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酚、二氯甲烷、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以上。
16、<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吸附材料包含选自由活性白土、酸性白土、活性炭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任意种。
17、<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的分解工序:在前述吸附纯化工序之前,将含有原料树脂的分解用原料中的前述原料树脂进行化学分解,得到前述双酚,所述原料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和/或环氧树脂。
18、<9>根据前述<8>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前述原料树脂的废塑料。
19、<10>根据前述<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废塑料具备金属层和/或由除前述原料树脂之外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层。
20、<11>根据前述<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前述原料树脂且含有微粒和/或极性低分子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21、<12>根据前述<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前述原料树脂以及选自由光扩散材料、紫外线吸收剂和着色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组合物。
22、<13>根据前述<8>~&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的吸附纯化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的pH为7.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含有双酚类似物,所述双酚类似物具有:构成所述双酚骨架的苯环上的至少2个碳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形成双键而成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水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含选自由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酚、二氯甲烷、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材料包含选自由活性白土、酸性白土、活性炭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任意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的分解工序:
9.根据权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废塑料具备金属层和/或由除所述原料树脂之外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所述原料树脂且含有微粒和/或极性低分子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所述原料树脂和选自由光扩散材料、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和脱模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组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的浓度为10质量%的二氯甲烷溶液的哈森色度APHA乘以10而得到的值为20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的浓度为10质量%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明度L*为80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选自由水、芳香族一元醇和脂肪族一元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分解剂的存在下,将所述原料树脂进行分解。
16.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吸附纯化工序之前具有所述分解工序和被吸附纯化液的制备工序,所述被吸附纯化液的制备工序中,由通过所述分解工序而得到的含有双酚的分解液来制备所述被吸附纯化液。
17.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吸附纯化工序之前具有所述分解工序和浓缩工序,所述浓缩工序中,将通过所述分解工序而得到的含有双酚的分解液利用蒸馏进行浓缩,制备呈碱性的浓缩液,
18.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吸附纯化工序之前,具有所述分解工序、粗析晶工序和再溶解工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具有水洗工序和精析晶工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还具有由酮或醛与芳香族一元醇获得所述双酚的双酚合成工序,所述双酚合成工序包括下述工序A0~工序D0,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双酚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还具有包括下述工序A1~工序G1的双酚A合成工序,
23.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双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的吸附纯化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的ph为7.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含有双酚类似物,所述双酚类似物具有:构成所述双酚骨架的苯环上的至少2个碳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形成双键而成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水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吸附纯化液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含选自由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酚、二氯甲烷、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材料包含选自由活性白土、酸性白土、活性炭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任意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的分解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所述原料树脂的废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废塑料具备金属层和/或由除所述原料树脂之外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所述原料树脂且含有微粒和/或极性低分子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酚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解用原料为含有所述原料树脂和选自由光扩散材料、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和脱模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组合物。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