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登高作业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1、在建筑领域中,操作平台常用于建筑工地上施工地较高、人工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现有的操作平台一般是现场作业人员采用木板拼接或者钢管架等材质临时搭设的架体,架体顶部放置一站立平台,使用完后拆除,随着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操作平台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大。
2、但临时搭建的操作平台仍存在问题:1、随着施工环境的多样化,现场施工区域存在许多高差不等的区域,操作平台放置在地面,尤其是不平坦的地面上作业施工时,操作平台无法适应地面的起伏,会倾斜一定角度,导致操作平台容易侧翻,引发安全事故;2、操作平台的主架体常使用钢筋制成,钢筋的横截面面积极为有限,当直接放置在地面时,接地面积小,容易陷入松软的地面,同样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平台无法适应高度不平的施工地面,且接地面积太小而导致的放置不稳,从而引发操作平台侧翻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包括:
3、支撑组件,其包括作业平台和多根设于所述作业平台底部四周以支撑所述作业平台的支撑立杆,且相邻的支撑立杆间设有的横梁组;
4、调节组件,其包括多个支撑底座,且每根所述支撑立杆的下端均套设一支撑底座,以使得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不同高度的地面时调整相应支撑立杆下端在支撑底座内的伸缩量以保持所述作业平台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一用于放置在地面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立杆顶部的第三横梁组及位于所述支撑立杆中部并与所述第三横梁组平行设置的第五横梁组。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横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三横梁和两短边第三横梁,所述第五横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五横梁和两短边第五横梁。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边第三横梁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之间设有两交叉的斜撑梁,一根所述斜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的尾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的首端,另一根所述斜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的首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的尾端。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短边第三横梁和所述短边第五横梁之间平行设有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所述支撑立杆。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平台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组上的站立台面和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上方的平台立杆。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立杆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多根所述平台立杆的第一横梁和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下方。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斜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横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竖杆。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横杆底部设有防滑垫片。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竖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立杆底部设有一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件。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5、通过设置与地面竖直的支撑立杆及支撑立杆之间的横梁组,作为操作平台的基础承重体系,其中,横梁组不仅能对支撑竖杆进行限位和牵引,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负重而发生变形和位移,进而降低操作平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分散整体操作架所承受的重力,提高操作平台的稳定性;支撑底座中的底座横杆能增大操作平台本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支撑立杆与底座竖杆的活动设置,能通过调整单个支撑底座与单个支撑立杆之间的收缩量,以适应不同施工场景中高低不平的施工地面,保持施工平台本体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立杆(6)顶部的第三横梁组(3)及位于所述支撑立杆(6)中部并与所述第三横梁组(3)平行设置的第五横梁组(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组(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三横梁(301)和两短边第三横梁(302),所述第五横梁组(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五横梁(501)和两短边第五横梁(5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之间设有两交叉的斜撑梁(401),一根所述斜撑梁(4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的尾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的首端,另一根所述斜撑梁(4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的首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的尾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第三横梁(302)和所述短边第五横梁(502)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7)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组(3)上的站立台面(701)和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6)上方的平台立杆(7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立杆(702)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多根所述平台立杆(702)的第一横梁(1)和与所述第一横梁(1)平行的第二横梁(2),所述第二横梁(2)位于所述第一横梁(1)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斜杆(805)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横杆(803),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竖杆(8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横杆(803)底部设有防滑垫片(80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竖杆(80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801),所述支撑立杆(6)底部设有一第二限位孔(601),所述第一限位孔(80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601)内设置有限位件(8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立杆(6)顶部的第三横梁组(3)及位于所述支撑立杆(6)中部并与所述第三横梁组(3)平行设置的第五横梁组(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组(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三横梁(301)和两短边第三横梁(302),所述第五横梁组(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长边第五横梁(501)和两短边第五横梁(5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之间设有两交叉的斜撑梁(401),一根所述斜撑梁(4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的尾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的首端,另一根所述斜撑梁(4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第三横梁(301)的首端和所述长边第五横梁(501)的尾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第三横梁(302)和所述短边第五横梁(502)之间平行设有第四横梁(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林,刘恒志,余子伦,陈开桥,郑大运,魏帆帆,李亚坪,杨峥,尹先鸿,张明,罗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