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发声装置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电声换能部件,其作为扬声器、听筒、耳机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高性能、大振幅的效果,提出一种具有多音圈的发声装置,即多个音圈同步驱动一片振膜振动。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增大发声装置的振幅和发声灵敏度,但是,多音圈的设置导致发声装置的结构变得比较复杂,增大了对应的定心结构的设置难度,从而影响定心支片的定心效果,在此基础上,如何维持大振幅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平稳性,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提升发声装置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平稳性和产品bl值,提升发声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声装置包括:
3、外壳;
4、磁路系统,设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间隙以及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间隙外围的第二磁间隙;以及
5、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第一音圈、第二音圈和定心支片,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一磁间隙对应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振膜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振膜,所述定心支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振膜,并与所述第二音圈和各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壳,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弹性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内,一所述第一音圈的下端对应一所述第一磁间隙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下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部、及自所述环形连接部朝外延伸的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沿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连接支脚均依次连接有一所述弹性部和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相连接,且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支脚相连接。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且所述环形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骨架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且部分所述连接支脚位于所述第二骨架和所述第二音圈之间。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支脚的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台阶,所述第二骨架夹设于所述连接台阶与所述振膜之间。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支脚和所述弹性部的转接段,至少部分所述转接段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所述转接段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内侧或外侧。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环状的骨架本体和沿所述骨架本体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骨架延伸件,所述第二音圈的顶部与所述骨架本体连接,所述转接段与所述骨架延伸件贴合连接。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段和所述骨架延伸件均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段位于所述骨架延伸件和所述第二音圈之间。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段和所述骨架延伸件均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外侧。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段与所述骨架延伸件粘接连接。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音圈配置为对应相邻两所述第一音圈的间隔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弯曲段的异型音圈。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多个第一焊盘,所述第二音圈和各个所述第一音圈的引线均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第二焊盘。
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部、及自所述环形连接部朝外延伸的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沿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连接支脚均依次连接有一所述弹性部和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相连接,且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支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焊盘设于所述连接支脚。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磁轭同一侧的中心磁路部、第一边磁路部和第二边磁路部,所述中心磁路部为两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边磁路部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地间隔环绕于对应的所述中心磁路部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中心磁路部之间形成一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边磁路部间隔环绕两个所述第一边磁路部设置,以在所述第二边磁路部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二磁间隙。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磁路部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边磁体,多个所述第一边磁体包括位于相邻两所述中心磁路部之间的中心边磁体,相邻两所述第一边磁路部共用所述中心边磁体。
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部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二边磁路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磁间隙的多个避让缺口,一所述弹性部对应设于一所述避让缺口。
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发声装置。
23、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并排的第一音圈,从而可以增大发声装置的产品bl值,提升发声效果,而且,还可提升音圈和振膜的结合面积,增加了音圈和振膜的结合位置,有利于提升振动系统的振幅,且使得音圈对振膜的作用位置分散得更均匀,有利于保障振动系统的振动平稳性。
24、定心支片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振膜和音圈之间,并连接于振膜、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定心支片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于壳体,使得壳体能够为振膜、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提供额外的支点,第一连接部和壳体之间存在弹性部,在保障第一连接部能随振膜和音圈相对壳体运动时,也能通过弹性部吸收其他方向的振动能量,由此,定心支片能够有效限制第一音圈、第二音圈和振膜在非振动方向上的位移,从而能够维持振动系统的振动平稳性,保障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同时连接于振膜、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能够保障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振动同步性,以进一步保障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25、此外,由于弹性部和第一连接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弹性部不容易和振膜发生干涉,而且,第一连接部和弹性部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对音圈起到定心的作用,确保音圈沿竖直方向进行精确的直线运动,减少偏斜或侧向位移,从而提高声音的质量,且可以方便地调整定心支片的固有谐振频率,使其远离发声装置的工作频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共振对音质的影响,以及,可以分散应力点,避免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材料疲劳或破损,提高了定心支片的耐用性和整个发声装置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部、及自所述环形连接部朝外延伸的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沿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连接支脚均依次连接有一所述弹性部和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相连接,且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支脚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且所述环形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骨架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且部分所述连接支脚位于所述第二骨架和所述第二音圈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脚的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台阶,所述第二骨架夹设于所述连接台阶与所述振膜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环状的骨架本体和沿所述骨架本体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骨架延伸件,所述第二音圈的顶部与所述骨架本体连接,所述转接段与所述骨架延伸件贴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段和所述骨架延伸件均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音圈配置为对应相邻两所述第一音圈的间隔位置设置有内凹的弯曲段的异型音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多个第一焊盘,所述第二音圈和各个所述第一音圈的引线均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第二焊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部、及自所述环形连接部朝外延伸的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沿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连接支脚均依次连接有一所述弹性部和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相连接,且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支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焊盘设于所述连接支脚。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磁轭同一侧的中心磁路部、第一边磁路部和第二边磁路部,所述中心磁路部为两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边磁路部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地间隔环绕于对应的所述中心磁路部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中心磁路部之间形成一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边磁路部间隔环绕两个所述第一边磁路部设置,以在所述第二边磁路部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二磁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磁路部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边磁体,多个所述第一边磁体包括位于相邻两所述中心磁路部之间的中心边磁体,相邻两所述第一边磁路部共用所述中心边磁体;和/或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部、及自所述环形连接部朝外延伸的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沿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连接支脚均依次连接有一所述弹性部和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均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相连接,且在所述环形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支脚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骨架连接,且所述环形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骨架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音圈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且部分所述连接支脚位于所述第二骨架和所述第二音圈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脚的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台阶,所述第二骨架夹设于所述连接台阶与所述振膜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支脚和所述弹性部的转接段,至少部分所述转接段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所述转接段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内侧或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环状的骨架本体和沿所述骨架本体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骨架延伸件,所述第二音圈的顶部与所述骨架本体连接,所述转接段与所述骨架延伸件贴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段和所述骨架延伸件均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建,韩志磊,赵连刚,周树芝,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