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97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其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从滨豇豆根系中克隆获得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研究显示该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植物高盐等胁迫下的生存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根系长度、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及枯叶率、降低植物中Na<supgt;+</supgt;、Cl<supgt;‑</supgt;含量、提高植物中Ca<supgt;2+</supgt;含量等。转CML37基因大豆耐盐及抗旱性显著提高,有望培育成耐盐或抗旱转基因大豆品种,在盐碱及干旱地区进行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改变植物表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基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滨豇豆(vigna marina(burm.)merr.)是一种豇豆属多年生草本,匍匐型,也可攀爬生长,长可达数米,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滨海沙地的野生豆科植物。滨豇豆遍布热带与亚热带,在中国南部滨海广泛分布。由于滨豇豆具有叶片厚、比叶面积小、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密度大、气孔面积指数大等形态特征,能够适应高温、干旱、贫瘠的生长环境。滨豇豆属于“海洋漂流种子的泛热带植物”的其中一员,对海洋传播具有一定适应性。滨豇豆根系根瘤发达,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改善盐碱地,有利于周围植物组群的生长。其茎叶中的提取物对治疗皮肤创伤有显著作用。滨豇豆在滨海滩涂地生长旺盛,是培育抗旱耐盐优质品种的潜在基因源。目前对滨豇豆调控抗旱耐盐基因的研究较少,难以揭示滨豇豆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抗旱耐盐在基因层面的调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及其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其编码区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含有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载体。

5、其中,所述重组载体原始载体可以采用基因重组领域中常用的载体,例如病毒、质粒等。本专利技术对此不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原始载体为phb和wmv069,但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质粒、或者病毒等。

6、优选地,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phb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位于phb表达载体的bamhi和pst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7、优选地,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wmv069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位于wmv069表达载体的bamhi和spe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含有第一个方面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的宿主菌。

9、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含有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的表达盒。

10、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或者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宿主菌、或者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方面所述的表达盒在提高植物耐盐性、和/或提高植物耐干旱性中的应用。

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或者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宿主菌、或者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方面所述的表达盒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12、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或者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宿主菌、或者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方面所述的表达盒在提高植物根系长度、和/或增加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或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中的应用。

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为拟南芥。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或者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宿主菌、或者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方面所述的表达盒在提高植物光合速率、和/或提高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或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和/或降低植物中na+、cl-含量、和/或提高植物中ca2+含量、降低植物枯叶率中的应用。

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为大豆。

16、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引物对,所述引物对为f’:tcgagtgatggaaagcgtgtg和r’:tctgcggacttgaagacctgg;或者所述引物对为f’:gagcgtaatgtgtc gagtgat和r’:ctgattcttccgtctccgttt为引物。

17、本专利技术首次从滨豇豆根系中克隆获得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研究显示该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植物耐盐、抗旱等胁迫下的生存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根系长度、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降低植物中na+、cl-含量、提高植物中ca2+含量、降低植物枯叶率等。转cml37基因大豆耐盐及抗旱性显著提高,有望培育成耐盐或抗旱转基因大豆品种,在盐碱及干旱地区进行种植。本专利技术为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改变植物表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基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其特征在于,其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PHB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位于PHB表达载体的BamHI和Pst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或者,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WMV069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SLAH1基因编码区位于位于WMV069表达载体的BamHI和Spe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在提高植物耐盐性、和/或提高植物耐旱性、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在提高植物根系长度、和/或增加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或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拟南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在提高植物光合速率、和/或提高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或降低植物电解质外渗率、和/或降低植物中Na+、Cl-含量、和/或提高植物中Ca2+含量、和/或降低植物枯叶率、和/或提高植物生物量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大豆。

10.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为F’:TCGAGTGATGGAAAG CGTGTG和R’:TCTGCGGACTTGAAGACCTGG;或者为F’:GAGCGTAATGT GTCGAGTGAT和R’:CTGATTCTTCCGTCTCCGTT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其特征在于,其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phb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编码区位于phb表达载体的bamhi和pst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或者,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wmv069表达载体,滨豇豆根系slah1基因编码区位于位于wmv069表达载体的bamhi和spei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或者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组载体或宿主菌或表达盒在提高植物耐盐性、和/或提高植物耐旱性、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豇豆根系cml37基因、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明王鹏叶秀旭刘国道董荣书杨虎彪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