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85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47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伞杆、雨伞骨架和的连接件,所述雨伞骨架结构为三角形,雨伞骨架某几个连接处用新型的连接件来连接,此连接件下端为封闭,上端为自由活动的凹槽结构,通过改变安装方向可以控制伞骨只能向某一方向运动,当向上推动推动座时,伞面处于打开状态,下端伞骨处于绷直的状态,进行对伞面外端易翻面部分进行拉拽,连接件也固定了伞面只能向下折叠,进一步降低了伞面外段外翻的可能行,当伞面闭合时,下端伞骨会根据推动座向下运动,以Z子形进行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具体是一种抗风雨伞


技术介绍

1、正处于沿海城市在风雨交加的日子,一把伞的陪伴总是让人稍稍安心的。面对大风的天气,伞的抗风性防风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雨伞都是普通的雨伞,在面对大风大雨的天气难以应对,经常会出现伞面反转的现象,从而导致使用者被雨淋湿现象。在现在市场上的防风雨伞通常均以增加伞骨来达到抗风性,很多人也认为伞骨越多,抗风性越好。在相同材质的基础上,骨数越多,伞的抗风性能确实会稍稍增强。但是铁质伞骨和玻纤伞骨的差距不是以骨数来衡量的。根据力学的知识,伞骨多一根,要想防相同的风,伞骨的质量估计要提高5%玻璃纤维比起铁韧性更好,才能承受风的肆虐,并且抗风的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伞的结构。

2、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风雨伞,这种创新型防风雨伞改变原有雨伞骨架结构,增加了创新之处,使得雨伞的防风性抗风性能得到了提高,减少了上所所提到的这类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风雨伞来解决由于伞面反转,导致使用者被雨淋湿的问题的出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伞杆和雨伞骨架,所述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伞杆上套设有推动座,所述推动座位于固定座的下方;所述雨伞骨架整体结构为三角形,所述雨伞骨架由第一伞骨、第二伞骨、第三伞骨、第四伞骨、第五伞骨、第六伞骨、第七伞骨、第八伞骨和第九伞骨所组成,其中第一伞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伞骨和第九伞骨的第一端部与推动座的连接部的接口内活动连接。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伞骨活动连接,第一伞骨上还设有第三伞骨,所述第三伞骨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伞骨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四伞骨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且第二伞骨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上,所述第四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五伞骨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七伞骨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骨的第一端部与第八伞骨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第八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九伞骨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和第五伞骨的连接处与第七伞骨与第八伞骨连接处之间设有第六伞骨,且分别与第六伞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活动连接。

4、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抗风雨伞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纵截面为u形,由底板和两个侧板所组成,所述侧板长度方向的上边缘靠近中心位置向上延伸形成凸起,所述侧板和凸起上分别设有连接孔。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伞骨第二端部与第四伞骨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六伞骨的第二端部与第七伞骨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骨的第一端部和第八伞骨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三连接件活动连接,且第六伞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凸起和第三连接件的凸起活动连接,所述第八伞骨的第一端部和第九伞骨第二端部通过第四连接件活动连接。

6、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雨伞骨架:所述雨伞骨架结构为三角形,从而达到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8、连接件:雨伞骨架连接处用新型的连接件来连接,此关节下端为封闭,上端为自由活动结构,可以控制伞骨运动方向,加固雨伞前端的抗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杆(1)和雨伞骨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2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伞骨(22)活动连接,第一伞骨(21)上还设有第三伞骨(23),所述第三伞骨(23)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伞骨(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伞骨(23)的第二端部与第四伞骨(24)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且第二伞骨(22)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24)上,所述第四伞骨(24)的第二端部与第五伞骨(25)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伞骨(25)的第二端部与第七伞骨(27)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骨(27)的第一端部与第八伞骨(28)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第八伞骨(28)的第二端部与第九伞骨(29)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24)和第五伞骨(25)的连接处与第七伞骨(27)与第八伞骨(28)连接处之间设有第六伞骨(26),且分别与第六伞骨(26)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一种抗风雨伞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纵截面为U形,由底板(31)和两个侧板(32)所组成,所述侧板(32)长度方向的上边缘靠近中心位置向上延伸形成凸起(321),所述侧板(32)和凸起(321)上分别设有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伞骨(23)第二端部与第四伞骨(24)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3A)活动连接,所述第六伞骨(26)的第二端部与第七伞骨(27)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3B)活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骨(27)的第一端部和第八伞骨(28)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三连接件(3C)活动连接,且第六伞骨(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B)的凸起(321)和第三连接件(3C)的凸起(321)活动连接,所述第八伞骨(28)的第一端部和第九伞骨(29)第二端部通过第四连接件(3D)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杆(1)和雨伞骨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2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伞骨(22)活动连接,第一伞骨(21)上还设有第三伞骨(23),所述第三伞骨(23)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伞骨(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伞骨(23)的第二端部与第四伞骨(24)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且第二伞骨(22)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24)上,所述第四伞骨(24)的第二端部与第五伞骨(25)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伞骨(25)的第二端部与第七伞骨(27)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骨(27)的第一端部与第八伞骨(28)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第八伞骨(28)的第二端部与第九伞骨(29)的第二端部活动连接,在第四伞骨(24)和第五伞骨(25)的连接处与第七伞骨(27)与第八伞骨(28)连接处之间设有第六伞骨(26),且分别与第六伞骨(26)第一端部和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雨龙王景奇韩岗杨伟喆韩旭王宇黄星龙荣治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