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的要求越来越多,在门板内饰上,很多车型已经出现了车门自带遮阳帘的配置,现有的遮阳帘通常采用焊接设备焊接在门板内饰件上。
2、由于配置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个车型的门板内饰件,既包含带有遮阳帘的也包含不带遮阳帘的,这两个门板虽然存在区别,但区别并不大,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会针对带遮阳帘和不带遮阳帘的门板分别开发焊接胎膜,而,由于汽车内饰行业一般不能采用库存式,即利用一台焊接设备,分别使用带遮阳帘的焊接胎膜和不带遮阳帘的焊接胎膜,在焊接完一定数量的带遮阳帘的门板后再更换胎膜以焊接不带遮阳帘的门板,如此交替焊接的生产方式;实际的门板内饰焊接方式是即时生产即时发货模式,从车厂下单到交货时间一般在6小时内,同时带遮阳帘和不带遮阳帘配置的汽车门板也是随机出现,并无规律可循,因此,如果为每个焊接胎膜分别配置焊接设备,不仅会导致设备生产成本的增加,其设备利用率也会大大降低,并不满足现有经济快捷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及系统。
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包括:
3、胎膜,其安装在胎膜底板上,包括固定部和翻转部,所述固定部为带遮阳帘的胎膜和不带遮阳帘的胎膜的相同部分,所述翻转部包括胎膜支架,所述胎膜支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带遮阳帘的第一胎膜部和不带遮阳帘的第二胎膜部;
5、定位销,其通过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胎膜支架一侧的胎膜底板上,所述胎膜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6、传感器组件,其包括用于检测第一胎膜部和第二胎膜部上的焊接件有无遮阳帘的第一传感器及多个用于检测所述胎膜上方是否有焊接件的第二传感器;
7、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翻转机构、伸缩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胎膜支架为矩形框结构;
9、所述胎膜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胎膜底板对应所述胎膜支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转轴支撑架,且其中一端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支撑架后与所述翻转机构传动连接;
10、所述胎膜支架靠近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的两侧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胎膜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的胎膜底板上,当所述胎膜支架翻转到位时,所述定位销插入对应侧的所述定位孔中;
11、所述胎膜支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胎膜部和所述第二胎膜部。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齿轮、齿条、齿条驱动气缸、滑轨固定座、滑轨;
13、所述齿条驱动气缸安装在所述胎膜底板上,所述齿条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滑设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通过所述滑轨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胎膜底板上;
14、所述齿轮与所述胎膜支架一端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的下方与所述齿条啮合安装,所述活塞杆可通过所述齿条驱动气缸推动所述齿条往复运动,所述齿条驱动气缸还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定位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16、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胎膜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部一端的胎膜底板上;
17、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当所述胎膜支架翻转到位时,所述定位销可通过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插入所述胎膜支架对应侧的所述定位孔中。
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胎膜支架一端的胎膜底板上;
19、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照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胎膜部或所述第二胎膜部上的焊接件。
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以两两对称方式设置在所述胎膜支架的两端及固定部的两端的胎膜底板上;
21、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部及所述第一胎膜部、第二胎膜部上方是否有焊接件。
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可带动所述胎膜支架转动翻转±180°。
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为plc。
2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系统,包括上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还包括:
25、扫描枪,所述扫描枪用于对焊接件上的门板信息二维码进行识别;
26、mes系统,所述mes系统与所述扫描枪电连接,且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8、本技术通过将胎膜设置为固定部和翻转部,翻转部包括胎膜支架,胎膜支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带遮阳帘的第一胎膜部和不带遮阳帘的第二胎膜部,通过翻转机构实现了第一胎膜部、第二胎膜部的翻转切换,可以实现两个有较小差异的门板能共用胎膜焊接,同时配合多个传感器,能够有效防止两种焊接件的误放,相较于现有技术,其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满足现有经济快捷的生产需求;
29、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销,配合伸缩机构及胎膜支架两侧的定位孔,可以实现在胎膜支架翻转180°后,对胎膜支架的锁定,以便于焊接件的焊接工作,避免焊接过程中由于胎膜支架的滑动移位导致焊接误差的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膜支架为矩形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齿轮、齿条、齿条驱动气缸、滑轨固定座、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定位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胎膜支架一端的胎膜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以两两对称方式设置在所述胎膜支架的两端及固定部的两端的胎膜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可带动所述胎膜支架转动翻转±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
9.一种热铆焊共用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膜支架为矩形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齿轮、齿条、齿条驱动气缸、滑轨固定座、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定位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销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焊共用胎膜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赵鹏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延锋北汽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