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974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包括气囊,为可伸缩的橡胶制品,可通过冲放气控制其膨胀伸缩和缩小复原;安装对接顶件,通过螺栓和紧固圈密封固定在气囊的上端,用于安装和定位;减震器结构,通过紧固圈密封固定在气囊的下端,且输出轴的上端与安装对接顶件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震器结构的设置,不仅可在气囊损坏后,以气流去维持基本减震效果,避免气囊损坏后车辆失去减震的影响,而且可利用充气的气压,使养护液体由喷涂喷头向气囊内部喷出,同时配合气罩和旋导板的导气效果,带动雾化养护液体均匀扩散吸附在气囊内壁表面,实现对气囊内部的养护,减缓气囊内部老化并对其降温,削减汽车导热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具体为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传统悬架在舒适性与操控性平衡、对不同路况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尤其是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要求车辆具备更精准智能的底盘控制系统,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可与智驾系统交互,提升车辆性能和安全性,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空气悬架减震装置的应用,其可应对新能源汽车重量和重心变化,降低能耗。此外,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的成熟,使得空气悬架减震装置性能提升、成本降低,能够在更多车型上应用。总之,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在智驾车辆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2、但是常规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在频繁的应对新能源汽车重量和重心变化过程中,经历长时间的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环境和车辆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极端天气条件、频繁的震动与冲击以及日常磨损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会导致空气悬架减震装置的老化、开裂甚至破损,一旦出现这些问题,空气悬架减震装置的性能将受到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老化会使得材料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从而无法有效地吸收和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开裂和破损则可能导致内部气压失衡,进一步削弱其减震效果,甚至是失去减震效果,这不仅会影响乘坐舒适性,还可能对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潜在威胁。

3、为此,提出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1.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包括:

3、气囊,为可伸缩的橡胶制品,可通过冲放气控制其膨胀伸缩和缩小复原;

4、安装对接顶件,通过螺栓和紧固圈密封固定在气囊的上端,用于安装和定位;

5、减震器结构,通过紧固圈密封固定在气囊的下端,且输出轴的上端与安装对接顶件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

6、所述减震器结构包括中轴杆,所述中轴杆杆体的中上位置沿轴心环形阵列固定有数个压液活塞,每个所述压液活塞的内边均配置有补液阀,且在压液活塞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喷涂弹簧,所述中轴杆的上端一体固定有气动活塞,所述气动活塞的内部在轴心的周侧开设有升降进气孔位,所述中轴杆滑动设置在上输出轴内部的下方和内部的中上位置;

7、所述上输出轴内部的轴心位置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通孔的路径上在对应压液活塞和气动活塞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用于压液活塞升降移动的升降槽位以及气动活塞升降移动的孔位,并且在上输出轴的上端口处一体设置有连接丝头,其中,升降槽位均与开设在上输出轴内部的补液液道重合连通,气动活塞升降的孔位内部在对应升降进气孔位的位置以相互等距间隔的形式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杆和进气管,所述补液液道的下端口处配置有对养护液体进行喷涂的喷涂喷头,所述上输出轴的侧面在对应进气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其所处空间连通的进气气口,所述上输出轴的杆体上在进气气口的位置套设固定有下端开放的气罩,且气罩与上输出轴之间的间隙内在进气气口之间固定设置有旋导板。

8、优选的,所述减震器结构还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的内部滑动限定设置有下输出轴,所述下输出轴上端的圆心位置一体设置有中轴杆,且下输出轴的上端在中轴杆的周侧一体环绕设置有数个滑动插设上输出轴内部用于辅助延伸的延伸辅杆。

9、优选的,所述气动活塞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且在安装孔内通过回气弹簧滑动限定设置有活塞芯杆,所述活塞芯杆由活塞端头和管体组成,其中,管体的周侧面开设有数个开放的活动连通气口,且管体的下端同样开设有向管内贯通的通孔,所述中轴杆的管壁上在对应回气弹簧的位置沿轴心环形阵列开设有数个回气气口。

10、优选的,所述补液液道在上输出轴的内部沿管径绕轴心环形开设,且在复位弹簧杆和进气管所处的孔位处转变为孔状继续向下延伸至气囊的中部偏上位置后向外贯通上输出轴。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丝头螺纹连接在安装对接顶件的内部,且螺旋移出安装对接顶件的部分杆体上端和侧面分别设置用于注气的空气接口和用于补充养护剂的补液接口,并且空气接口与补液液道升降的孔道连通、补液接口与补液液道连通。

1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在杆体的中下位置开设有将杆体贯通的条形方孔。

13、优选的,所述喷涂喷头处于旋导板之间间隔形成的导风口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囊、减震器主体、下输出轴、延伸辅杆、中轴杆、气动活塞、升降进气孔位、活塞芯杆、活动连通气口、回气弹簧、回气气口、上输出轴、连接丝头、复位弹簧杆、进气管以及进气气口的设置,在执行正常充气减震功能的同时,可在气囊开裂破损后,在反馈异常的同时,利用空气压缩机持续输气的气压作用力,使气动活塞向下推压中轴杆,而行车颠簸会反馈至减震器主体和下输出轴作用于气流,在持续气流的作用下可维持基本减震效果,以此不仅可避免气囊损坏后车辆失去减震对车辆的影响,为驾驶人提供了充足的可选择维护时间,而且避免了对车辆操控存在的潜在威胁,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囊、减震器主体、下输出轴、延伸辅杆、中轴杆、气动活塞、压液活塞、补液阀、喷涂弹簧、补液液道、升降槽位、喷涂喷头、气罩以及旋导板的设置,可在空气压缩机对气囊进行送气时,利用气压执行对气动活塞、中轴杆以及压液活塞向下的推动,使下移的压液活塞压迫补液液道内部存储的养护液体由喷涂喷头向气囊内部喷出,同时,气罩会配合旋导板进行输入气体的旋转引导,使其带动雾化的养护液体均匀扩散吸附在气囊的内壁表面,实现对气囊内部的养护,以此不仅持续执行对气囊内部的保养,减缓气囊内部的老化,而且可对气囊内部的环境进行降温处理,削减汽车导热对气囊存在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结构(3)还包括减震器主体(31),所述减震器主体(31)的内部滑动限定设置有下输出轴(32),所述下输出轴(32)上端的圆心位置一体设置有中轴杆(322),且下输出轴(32)的上端在中轴杆(322)的周侧一体环绕设置有数个滑动插设上输出轴(33)内部用于辅助延伸的延伸辅杆(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活塞(324)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且在安装孔内通过回气弹簧(3244)滑动限定设置有活塞芯杆(3242),所述活塞芯杆(3242)由活塞端头和管体组成,其中,管体的周侧面开设有数个开放的活动连通气口(3243),且管体的下端同样开设有向管内贯通的通孔,所述中轴杆(322)的管壁上在对应回气弹簧(3244)的位置沿轴心环形阵列开设有数个回气气口(32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液道(332)在上输出轴(33)的内部沿管径绕轴心环形开设,且在复位弹簧杆(333)和进气管(334)所处的孔位处转变为孔状继续向下延伸至气囊(1)的中部偏上位置后向外贯通上输出轴(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头(331)螺纹连接在安装对接顶件(2)的内部,且螺旋移出安装对接顶件(2)的部分杆体上端和侧面分别设置用于注气的空气接口和用于补充养护剂的补液接口,并且空气接口与补液液道(332)升降的孔道连通、补液接口与补液液道(3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34)在杆体的中下位置开设有将杆体贯通的条形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喷头(3322)处于旋导板(3361)之间间隔形成的导风口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结构(3)还包括减震器主体(31),所述减震器主体(31)的内部滑动限定设置有下输出轴(32),所述下输出轴(32)上端的圆心位置一体设置有中轴杆(322),且下输出轴(32)的上端在中轴杆(322)的周侧一体环绕设置有数个滑动插设上输出轴(33)内部用于辅助延伸的延伸辅杆(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驾车辆的空气悬架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活塞(324)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且在安装孔内通过回气弹簧(3244)滑动限定设置有活塞芯杆(3242),所述活塞芯杆(3242)由活塞端头和管体组成,其中,管体的周侧面开设有数个开放的活动连通气口(3243),且管体的下端同样开设有向管内贯通的通孔,所述中轴杆(322)的管壁上在对应回气弹簧(3244)的位置沿轴心环形阵列开设有数个回气气口(3245)。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超曹灿汪善玲闻坤邹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