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945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低代码应用开发的数用一体化集成模型,基于此提供了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针对应用程序与其组成要素呈树序结构组织架构的特征,通过自上而下凝练程序及其组成要素包括控件、菜单、数据库等的本质属性,并将提取的共性信息形成每一个要素单元的dna基因信息以及value属性值信息等,依靠DNA与VDs等两个核心数据结构形成低代码应用开发集成模型,有效实现各元素单元的无缝集成,实现从数据设计、表单设计、程序开发的一体化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


技术介绍

1、公知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普遍采用元数据的方式实现一体化设计与开发。元数据结构需要在灵活性与复杂性之间取舍,灵活性需要复杂的元数据体系,来保证应用的可扩展与功能模块的自定义化,但复杂的元数据体系设计与实现都存在较大的困难;简化的元数据体系能够保证低代码平台的高效开发,但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响应难以满足要求。

2、当前,一个应用自上而下由若干组件元素构成,包括表单组件、流程组件、页面组件、菜单组件、数据组件、身份组件、逻辑组件等,其中,每个组件又由若干种类型构成。应用与组件之间、组件与组件之间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树序结构,一个程序的良好设计与运行,主要就是解决上下层组件与数据模型的关联、组件与组件之间的联动配置、组件和功能之间的联动触发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深度抽象化的集成模型,通过元数据模型,在不改变既有组件形态,仅利用暴漏的接口即可完成应用开发过程。通过凝练各组件的共性信息并形成适应每一个组件要素单元的dna基因信息以及value属性值信息等,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递归能力,实现能够有效兼顾灵活性与复杂性的应用开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定义并构建应用的共性基因信息,对共性基因信息进行存储列表;

5、步骤s2:构建查询条件对需要共性基因信息进行查询;

6、步骤s3:根据id修改或新增共性基因信息,并将修改或新增后的共性基因信息进行保留;

7、步骤s4:通过传入id删除对应的共性基因信息,并在前端返回删除信息。

8、进一步的,步骤s1具体为:

9、应用包括表单组件、流程组件、页面组件、菜单组件、数据组件、身份组件和逻辑组件;

10、抽象出全部组件的共性基因信息dna,形式化为:

11、dna={id,dnacode,dnaname,list<dna>children,list<dna>parent,vds};

12、其中,id为dna结构序号,dnacode为该基因对应的类目,list<dna>children表示子组件列表,list<dna>parent表示父组件列表,vds表示属性列表,dnaname指出本基因对应的名称,children与parent为列表类型,依托该两个数据结构实现递归能力的闭环,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基因结构的树序形状,确保各组件的自上而下的遍历或者自下而上的回溯;

13、vds为属性列表,类型为vd,定义为:

14、vd={id,vdcode,vdname,dnaid,databasename,tablename,datatype}。

15、其中,id为属性对应数据表序号,vdcode为组件属性类目,vdname为属性名称,dnaid为指向本数据隶属dna的指针,databasename指定本属性信息对应数据库,tablename指定本属性信息对应表,datatype为本数据的数据类型。

16、进一步的,步骤s2具体为:

17、步骤s21:后端获取前端传递过来的参数dnacode、dnaname;

18、步骤s22:判断dnaname和dnacode是否为空,为空则不算查询条件,否则拼接入查询条件;

19、步骤s23:后台拿到传递过来的数据去metametadna管理表中进行模糊匹配;

20、步骤s24:后台将匹配到的的共性基因信息在前端进行展示。

21、进一步的,步骤s3具体为:

22、步骤s31:后端获取前端的传递的dna和vds;

23、步骤s32:判断vds是否有id,若有则为修改,若无则为新增,具体为在后端中相应更新id;

24、步骤s33:将组装好的dna将其存入metametadna管理表中;

25、步骤s34:先删除metavd管理表中dnaid相等的数据,再遍历vds保存至metavd中;

26、步骤s35:后台将数据保存后将生成好的数据返回给前端。

27、进一步的,步骤s4具体为:

28、步骤s41:前端的用户页面接口传入id;

29、步骤s42:获取id后判断id是否存在,若不存在,返回相应消息至前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43;

30、步骤s43:在metadna管理表中获取传入id对应的记录删除掉;

31、步骤s44:后端返回给前端成功/失败,前端提示并刷新。

32、进一步的,设置动态阈值抽象出全部组件的共性基因信息dna,具体为:

33、对于每个共性基因信息,设置一个动态阈值,阈值基于组件的使用频率、重要性或业务逻辑来确定,表示为:

34、threshold=f(usage,importance,businesslogic)threshold=f(usage,importance,businesslogic)

35、其中:usageusage是组件的使用频率,importance是组件的重要性参数,businesslogicbusinesslogic是业务逻辑相关的因素,f表示阈值计算函数,根据上述因素计算出阈值。

36、进一步的,步骤s2~步骤s4可并行执行。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8、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深度抽象化的集成模型,通过元数据模型,在不改变既有组件形态,仅利用暴漏的接口即可完成应用开发过程。

39、2.通过凝练各组件的共性信息并形成适应每一个组件要素单元的dna基因信息以及value属性值信息等,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递归能力,实现能够有效兼顾灵活性与复杂性的应用开发。

40、3.通过设置动态阈值来抽象共性基因信息,从而提高了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步骤S4可并行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动态阈值抽象出全部组件的共性基因信息DNA,具体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性基因信息用于高效低代码的应用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松游闽肖凝杨启超尹健罗跃进付熙玮王永华刘显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