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对生物流体引流和转移要在身体的其他地方被再吸收的流体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从患者的眼睛的前房(ac)对房水进行引流以使得房水可被身体再吸收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各种医疗介入涉及从身体的一部分排出多余的生物流体,并将其重新引导至身体的流体在其中可以被再吸收的另一位置。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排出是通过微创手术实现的,诸如内窥镜第三脑室造口术(etv)和脉络丛烧灼手术(cpc)。在其他情况下,这种排出是在术后经由诸如分流器之类的可植入医疗装置执行的。已经证明在各种医疗手术中有用的是,不同形式的分流器已经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诸如脑积水和青光眼。
2、如果不进行治疗,过多的生物流体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压力积聚。例如,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内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眼病。房水是一种填充眼睛的前房(ac)的流体,并促成了眼内压或眼内液压。眼内压的这种升高通常是由于身体吸收的房水量不足引起的。在一些情况下,房水吸收得不够快或者甚至根本没有被吸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房水附加地或替代地产生过快。升高的眼内压与患病的眼睛中的逐渐丧失的并有时是永久丧失的视力相关联。
3、已经进行了治疗青光眼的多种尝试,包括这样的装置,其相对笨重、不灵活、不柔顺并且缺乏对周围组织的牢固的锚定能力从而导致装置和组织之间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可能导致对周围组织持续的刺激,引起植入部位处的刺激。刺激又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组织反应增加、在装置部位处形成过多的疤痕、以及通过结膜炎和眼内炎引起装置腐蚀的风险增加。疤痕组织有效地防止房水的再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公开了用于将生物流体从眼睛引流至眼睛周围的组织的装置、形成可至少部分植入到眼睛组织内的装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2、根据一示例(“示例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生物流体从眼睛引流至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可至少部分地植入眼睛的组织内。该引流装置包括:开口的可塌缩主体部分,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孔隙率,第二表面具有大于第一孔隙率的第二孔隙率,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以及导管,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表面流体联接,第二端可插入到眼睛中以促进生物流体引流到导管中。具有第二孔隙率的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向内生长表面区域,用于促进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3、根据相对于示例1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2”),具有第一孔隙率的第一表面构造成抑制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4、根据相对于示例1或2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3”),第二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用于抑制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5、根据相对于示例3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4”),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限定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不连续并且具有小于第二孔隙率的第三孔隙率。
6、根据相对于示例4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5”),第三孔隙率等于第一孔隙率。
7、根据相对于前述任一示例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6”),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内部区域,内部区域的孔隙率大于第一孔隙率且小于第二孔隙率。
8、根据相对于前述任一示例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7”),导管附连至主体部分的周界。
9、根据相对于示例1-6中的任一个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8”),导管横跨主体部分的横截面长度的至少50%附连至主体部分。
10、根据相对于示例1-6中的任一个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9”),导管在附连区域处附连至主体部分的第一表面,并且主体部分还包括具有可修剪部分的防腐蚀元件,可修剪部分相对于导管从附连区域向外延伸。
11、根据相对于示例9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0”),防腐蚀元件是与主体部分分离的部件。
12、根据相对于示例9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1”),防腐蚀元件是主体部分的连续延伸部。
13、根据相对于任一前述示例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2”),主体部分包括:内部部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孔隙率,第二表面具有大于第一表面孔隙率的第二表面孔隙率;以及外部部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孔隙率,第二表面具有大于第一表面孔隙率的第二表面孔隙率。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设置成使得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面向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
14、根据相对于示例12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3”),导管设置在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与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之间。
15、根据相对于示例12或13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4”),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内部部件,每个附加内部部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孔隙率,第二表面具有大于第一表面孔隙率的第二表面孔隙率。附加内部部件附连至外部部件,使得每个附加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面向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
16、根据相对于任一前述示例更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5”),该装置还包括附连至主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承结构。
17、根据相对于示例15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6”),导管附连至支承结构的一部分。
18、根据相对于示例15或16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7”),支承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热塑性部件。
19、根据相对于示例17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8”),在两个热塑性部件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通道,生物流体构造成通过这些通道。
20、根据相对于示例15-18中的任一个进一步的另一示例(“示例19”),支承结构设置在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与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之间。
21、前述示例仅仅是示例,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或以其他方式缩小由本公开中以其他方式提供的任何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尽管公开了多个示例,但是仍有其他示例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明了,以下详细的描述示出和描述了示意性示例。因此,附图和详细的描述应认为本质上为说明性的而非本质上为限制性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流体从眼睛引流至眼睛外部的组织,所述引流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植入在眼睛的组织内,并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一孔隙率的所述第一表面构造成抑制所述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用于抑制所述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限定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不连续并且具有小于所述第二孔隙率的第三孔隙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隙率等于所述第一孔隙率。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内部区域,所述内部区域的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一孔隙率且小于所述第二孔隙率。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的周界。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在附连区域处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主体部分还包括具有可修剪部分的防腐蚀元件,所述可修剪部分相对于所述导管从所述附连区域向外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元件是与所述主体部分分离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元件是所述主体部分的连续延伸部。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承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附连至所述支承结构的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热塑性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热塑性部件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通道,生物流体构造成通过所述通道。
19.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并进一步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设置在所述内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外部部件的第一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引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流体从眼睛引流至眼睛外部的组织,所述引流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植入在眼睛的组织内,并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一孔隙率的所述第一表面构造成抑制所述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用于抑制所述眼睛外部的组织的向内生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低孔隙率区域限定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不连续并且具有小于所述第二孔隙率的第三孔隙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隙率等于所述第一孔隙率。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多个内部区域,所述内部区域的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一孔隙率且小于所述第二孔隙率。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的周界。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横跨所述主体部分的横截面长度的至少50%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在附连区域处附连至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R·麦卡利斯特,J·C·托勒,
申请(专利权)人: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