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水槽下水系统、自动通堵方法、水槽及清洗机技术方案_技高网

水槽下水系统、自动通堵方法、水槽及清洗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9339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槽下水系统、自动通堵方法、水槽及清洗机,包括下水器和下水管,上述下水器包括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上端的进水口用来与水槽的落水口相连而下端的下水口上连接有上述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为能在其自身内压作用下发生径向形变并能恢复至原状的形变管,而上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用来与清洗机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下水顺畅性,实现对下水管的顺利通堵,并且能够防止橱柜受潮,延长橱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槽下水系统、自动通堵方法、水槽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1、现代厨房一般在橱柜的台面上配置双水槽,其中一个水槽作为普通水槽使用,而另外一个则作为水槽清洗机(洗碗机)的槽体,例如,申请号为cn202410736234.6(公开号为cn11863387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水槽及应用该水槽的清洗机》、专利号为zl202322652519.5(授权公告号为cn22093798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等。

2、进一步,双水槽共用一套下水系统,例如,专利号为zl 202022833984.5(授权公告号为cn21494073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 202111514342.1(授权公告号为cn11434353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等。现有的水槽下水系统不管采用重力排水还是采用强排排水,长期使用后都容易发生堵塞,影响水槽以及洗碗机的使用。并且,堵塞发生后只能采用手动方式清理,且清理后也容易反复发生堵塞,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另外,洗碗机在清洗结束后需要对清洗腔中的餐具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利用抽风风机将清洗腔中湿热空气抽入烘干通道内部,接着湿热空气依次通过烘干通道上→抽风风扇→烘干通道下被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下水顺畅并具有自动通堵功能的水槽下水系统。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下水顺畅并具有自动通堵功能的水槽下水系统,且该水槽下水系统的通堵效果好。

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下述顺畅并具有自动通堵功能的水槽下水系统,且该水槽下水系统能防止橱柜受潮。

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水槽下水系统的自动通堵方法,且该自动通堵方法的通堵效果好。

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水槽下水系统的水槽。

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六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水槽的清洗机。

7、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包括下水器和下水管,上述下水器包括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上端的进水口用来与水槽的落水口相连而下端的下水口上连接有上述下水管,其特征在于,

8、所述下水管为能在其自身内压作用下发生径向形变并能恢复至原状的形变管,而上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用来与清洗机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

9、进一步,所述壳体中横设有用于遮蔽在上述下水口之上的遮挡件,并由该遮挡件沿周向围成有供水流通过而流向上述下水口的环隙,且该遮挡件位于上述进气口之上。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进入下水器中的水流顺利地流向下水口,而且有利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混入水流中而对下水管的堵塞处增压,提升对堵塞处的通堵效果。

10、进一步,还包括沿上述遮挡件周向设置的弹性件,上述进气口进气的状态下,上述遮挡件上移,上述弹性件被压缩而使遮挡件具有下移的趋势,这样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下水管堵塞处的二次增压,进一步提升对堵塞处的通堵效果。

11、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下端沿周向缩口而形成缩口端,上述进气口开设在该缩口端的侧壁上,该缩口端的下端口为上述下水口,且上端口的口缘沿周向竖向朝上延伸而形成延长管,

12、上述遮挡件为罩设在上述延长管的上管口上方的罩体,该罩体沿周向与上述延长管之间留有上述环隙,上述弹性件为套设在上述延长管之外的弹簧,该弹簧位于延长管与遮挡件之间,且该弹簧的下端被遮挡件下限位而上端被延长管上限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遮挡件在下水口之上的设置以及弹性件的稳固安装,并能较好地形成上述环隙,且弹性件被压缩形变时能使遮挡件更好地具有下移的趋势。

13、进一步,所述遮挡件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与上述延长管上下正对设置,该遮挡件的内侧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下限位块,而上述延长管的外侧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上限位块,上述弹性件的上端分别与各上限位块相抵而下端分别与各下限位块相抵。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遮挡件对弹性件的下限位和延长管对弹性件的上限位。

14、进一步,所述遮挡件的顶壁朝上隆起而呈球缺状。从而能使气压均匀地作用于遮挡件,进而能使遮挡件平稳地上下移动。

15、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与上述延长管的交界处的内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定位块,初始状态下,上述遮挡件的下端缘与各定位块上下相抵,从而能对遮挡件进行限位,保证初始状态下进入下水器的水流能够顺利地流向下水口。

16、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与上述延长管的交界处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半径由上至下递减,各上述定位块的形状分别呈圆柱状并竖向延伸。从而能对进入下水器的水流进行导向,使得水流能够顺畅地通过上述环隙流向下水口,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各定位块对水流的阻挡,保证水流流动的顺畅性。

17、进一步,所述下水管为柔性材质且其形状呈波纹状。这样下水管能够同时发生径向形变和轴向形变,避免径向形变过度而导致下水管的上下连接处松脱,保证水槽下水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18、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的自动通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清洗机的抽风风机开启,上述进气口进气,上述遮挡件上移,直至上述遮挡件静止,抽风风机停止工作,进气口停止进气,上述遮挡件复位而上述弹性件恢复原形;接着,清洗机的抽风风机再次开启,依次循环反复。这样当遮挡件所受到的力达到平衡时(即气压朝上的推力等于弹性件施加的朝下的拉力),清洗机的抽风风机暂停工作(即进气口停止进气),则遮挡件上的力平衡被打破,弹性件迅速恢复原状,则遮挡件复位,接着再开启抽气风机,依次反复而实现脉冲式的加压效果,通过脉冲式的加油能够显著提升通堵效果。

19、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槽,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和/或如上所述的通堵方法。

20、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六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水槽。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下水管为形变管,正常排水时未发生形变,当排水量较大时下水管能够形变变粗以保证下水顺畅性,同时通过下水管形变变粗也能供较大颗粒的固态物通过,因此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下水管发生堵塞,有利于保证下水顺畅性。

22、进一步,下水器的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当下水管发生堵塞时(例如,固态物较粘稠或者体积大,水压引起的下水管变粗不足以供固态物通过的情况下),此时,清洗机排气,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下水器中,实现对下水管的堵塞处增压,堵塞处的下水管的半径进一步增大而使堵塞处疏通,堵塞物在增压水流的驱动下沿下水管顺利排入下水道,实现对下水管的顺利通堵。

23、此外,现有技术中清洗机直接向外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包括下水器(1)和下水管(2),上述下水器(1)包括筒状的壳体(10),该壳体(10)上端的进水口(101)用来与水槽的落水口(41)相连而下端的下水口(102)上连接有上述下水管(2),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横设有用于遮蔽在上述下水口(102)之上的遮挡件(5),并由该遮挡件(5)沿周向围成有供水流通过而流向上述下水口(102)的环隙(50),且该遮挡件(5)位于上述进气口(103)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上述遮挡件(5)周向设置的弹性件(6),上述进气口(103)进气的状态下,上述遮挡件(5)上移,上述弹性件(6)被压缩而使遮挡件(5)具有下移的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下端沿周向缩口而形成缩口端(10a),上述进气口(103)开设在该缩口端(10a)的侧壁上,该缩口端(10a)的下端口为上述下水口(102),且上端口的口缘沿周向竖向朝上延伸而形成延长管(10b),

<p>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5)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与上述延长管(10b)上下正对设置,该遮挡件(5)的内侧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下限位块(51),而上述延长管(10b)的外侧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上限位块(10b1),上述弹性件(6)的上端分别与各上限位块(10b1)相抵而下端分别与各下限位块(51)相抵。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5)的顶壁朝上隆起而呈球缺状。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与上述延长管(10b)的交界处的内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定位块(105),初始状态下,上述遮挡件(5)的下端缘与各定位块(105)上下相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与上述延长管(10b)的交界处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半径由上至下递减,各上述定位块(105)的形状分别呈圆柱状并竖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2)为柔性材质且其形状呈波纹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的自动通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一种水槽,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8)和/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8)的通堵方法。

12.一种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包括下水器(1)和下水管(2),上述下水器(1)包括筒状的壳体(10),该壳体(10)上端的进水口(101)用来与水槽的落水口(41)相连而下端的下水口(102)上连接有上述下水管(2),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横设有用于遮蔽在上述下水口(102)之上的遮挡件(5),并由该遮挡件(5)沿周向围成有供水流通过而流向上述下水口(102)的环隙(50),且该遮挡件(5)位于上述进气口(103)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上述遮挡件(5)周向设置的弹性件(6),上述进气口(103)进气的状态下,上述遮挡件(5)上移,上述弹性件(6)被压缩而使遮挡件(5)具有下移的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下端沿周向缩口而形成缩口端(10a),上述进气口(103)开设在该缩口端(10a)的侧壁上,该缩口端(10a)的下端口为上述下水口(102),且上端口的口缘沿周向竖向朝上延伸而形成延长管(10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槽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5)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与上述延长管(10b)上下正对设置,该遮挡件(5)的内侧面上沿周向间隔凸设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钱孔祥奎唐浩亭顾洪良徐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