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及其构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931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及其构建方法,用于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领域;该防水构造包括抗浮锚杆、混凝土垫层、密封圈、底部防水层、密封体、止水环、顶部防水层、保护层和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沉凹槽、密封圈、底部防水层、密封体、止水环和顶部防水层,形成多层次、多材料的防水系统,逐层阻挡地下水的渗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交接处的渗漏问题;同时通过设置下沉凹槽以及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对防水构造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提高了防水构造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确保地下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防水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地下室的防水问题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抗浮锚杆是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的交接处往往容易出现渗漏问题,造成地下室结构的侵蚀和破坏,导致地下室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现有技术在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环的交接处设置密封圈、止水环和防水卷材等构造,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但是该构造难以密封严实且稳定性、整体性较差,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防水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及其构建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交接处的渗漏问题,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包括:

3、抗浮锚杆,所述抗浮锚杆嵌固于锚固体内;

4、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包括下沉凹槽,所述下沉凹槽的底端与所述锚固体连接于一体;

5、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锚固体上部,并围设于所述抗浮锚杆;

6、底部防水层,覆盖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下沉凹槽;

7、密封体,填充于所述底部防水层上方的所述下沉凹槽内;

8、止水环,设置于于所述密封体上部,并围设于所述抗浮锚杆;

9、顶部防水层,覆盖所述止水环和所述底部防水层;

10、保护层,覆盖所述顶部防水层;

11、底板,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方,所述抗浮锚杆的顶端埋设于所述底板。

12、进一步地,所述下沉凹槽的侧壁厚度不小于其他部位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

13、进一步地,所述下沉凹槽为上大下小的筒状。

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防水膨胀型密封圈。

15、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防水层包括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于所述密封圈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沉凹槽周围的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

16、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防水层还包括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粘贴于所述下沉凹槽内的所述防水涂料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下沉凹槽外侧。

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的填充高度低于所述下沉凹槽顶端。

18、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防水层包括封口沥青和防水卷材,所述封口沥青涂覆于所述止水环上部,所述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于所述下沉凹槽内侧和外侧。

1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与所述下沉凹槽相对应的位置的厚度大于其他部位。

20、如上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抗浮锚杆施工,并灌浆形成锚固体;

22、基础垫层施工,形成下沉凹槽;

23、在所述抗浮锚杆与所述锚固体上表面接触部位设置密封圈;

24、在所述下沉凹槽内侧和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料层;

25、在所述防水涂料层上铺贴防水附加层;

26、在所述下沉凹槽内填塞密封体;

27、在所述抗浮锚杆与所述密封体上表面接触部位设置止水环;

28、在所述止水环上涂刷封口沥青;

29、大面积铺设防水卷材;

30、浇筑保护层;

31、浇筑底板。

32、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沉凹槽、密封圈、底部防水层、密封体、止水环和顶部防水层,形成多层次、多材料的防水系统,逐层阻挡地下水的渗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交接处的渗漏问题;同时通过设置下沉凹槽以及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对防水构造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提高了防水构造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确保地下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凹槽的侧壁厚度不小于其他部位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凹槽为上大下小的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防水膨胀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水层包括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于所述密封圈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沉凹槽周围的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水层还包括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粘贴于所述下沉凹槽内的所述防水涂料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下沉凹槽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的填充高度低于所述下沉凹槽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水层包括封口沥青和防水卷材,所述封口沥青涂覆于所述止水环上部,所述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于所述下沉凹槽内侧和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下沉凹槽相对应的位置的厚度大于其他部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凹槽的侧壁厚度不小于其他部位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凹槽为上大下小的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防水膨胀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水层包括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于所述密封圈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沉凹槽周围的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马凯青王健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