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动力电池冷却技术。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气候逐步恶化、城市大气污染加剧和石油资源过度消耗,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和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有着与传统燃油发动机同样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需要同样的冷却系统来保证它稳定高效的工作。
2、目前也有很多针对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有很多,液冷的最为常见,例如公布号为cn117913424a,公开日为2024年4月19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储能系统中电池包与pcs液冷控制策略》的公开文献,公开的储能系统中电池包与pcs液冷控制策略,控制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根据采集的电池最低温度是否低于10℃,当低于10℃时进入流程1,开启制热模式,出水温度为25℃,当电池最低温度不大于15℃时继续制热模式且出水温度为25℃,当电池最低温度高于15℃时水冷机组停止工作;步骤二:当电池温度大于等于10℃时进入流程2或流程3,判断条件为pcs运行状态,当pcs运行时进入流程2,当pcs不在运行状态时进入流程3;步骤三:当pcs运行时进入到流程2,开启水冷机组自循环模式;步骤四:当pcs停止运行时进入到流程3。
3、随着用户对车辆要求的提高,电池放电功率也在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电池系统的散热需求,液冷系统开始逐渐被应用到电池散热当中,但是要想实现高效的液冷效果,在硬件设备满足的情况下,还需要一套高效的控制策略实现完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预先针对不同的车辆状态设置对应的控制策略,每种控制策略根据当前单体电池最高温度设置多个冷液挡位,每一个冷液挡位预设有对应的冷液请求功率;
3、系统工作时,识别当前车辆状态;
4、根据当前车辆状态执行对应控制策略;
5、实时获取当前单体电池最高温度,并根据当前单体电池最高温度执行冷液挡位。
6、车辆状态包括:快充状态、慢充状态和放电状态。
7、所述快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t12>t13,p1>p2>p3。
8、所述慢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1>t112>t113,p1>p2>p3。
9、所述放电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1>t112>t113,p1>p2>p3。
10、系统工作时,实时获取当前冷液的入水口水口,当入水口温度低于t20时,进入实时计算功率模式,所述实时计算功率模式为最高优先级模式,根据当前冷却液目标温度t21与t20的差值乘以预设系数获得冷液请求功率。
11、所述实时计算功率模式中:
12、冷液请求功率=(t20-t21)*3281*1.073*0.2kw;
13、计算功率设置10秒滤波,入水口温度每次变化持续10秒后,切换输出功率。
14、系统工作时,挡位只允许上升,快充状态在单体最高温度<t10时,退出液冷状态,慢充状态和放电状态在单体最高温度<t110时,退出液冷状态。
15、当车辆处于快充状态、慢充状态或放电状态时,且不满足液冷模式时,若单体温度差≥t3时,开启均温模式,所述均温模式液冷请求功率为0,只开启水泵,当单体温度差小于设定值时,退出均温模式。
16、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控制系统,系统的bms连接车辆网络并获取动力电池单体温度,所述冷液系统的入水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并输出温度信号至bms,所述bms连接并输出驱动信号至冷却系统,系统执行所述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
17、本专利技术根据温度探针温度设置三挡固定功率,并根据入水口温度变化设立实时功率挡位,将冷却液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同时设置信号维稳,防止温度采集抖动导致功率快速跳动;设置液冷系统状态,方便故障排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状态包括:快充状态、慢充状态和放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T12>T13,P1>P2>P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1>T112>T113,P1>P2>P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工作时,实时获取当前冷液的入水口水口,当入水口温度低于T20时,进入实时计算功率模式,所述实时计算功率模式为最高优先级模式,根据当前冷却液目标温度T21与T20的差值乘以预设系数获得冷液请求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计算功率模式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工作时,挡位只允许上升,快充状态在单体最高温度<T10时,退出液冷状态,慢充状态和放电状态在单体最高温度<T110时,退出液冷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处于快充状态、慢充状态或放电状态时,且不满足液冷模式时,若单体温度差≥T3时,开启均温模式,所述均温模式液冷请求功率为0,只开启水泵,当单体温度差小于设定值时,退出均温模式。
10.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BMS连接车辆网络并获取动力电池单体温度,所述冷液系统的入水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并输出温度信号至BMS,所述BMS连接并输出驱动信号至冷却系统,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状态包括:快充状态、慢充状态和放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t12>t13,p1>p2>p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1>t112>t113,p1>p2>p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液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状态下:当单体最高温度≥t111℃时,进入一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1;当单体最高温度≥t112时,进入二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2;当单体最高温度≥t113时,进入三挡,发送液冷请求,并请求功率p3,其中t111>t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瑞,吴磊,姚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泰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