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具体涉及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是将需要翻修或废弃的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适量新集料、新沥青,重新拌和,形成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用于铺筑路面或基层的工艺技术。按照施工温度,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分为热再生法和冷再生法;按照废旧料拌合场地不同可分为就地再生法和厂拌再生法。所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包括: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等施工方法。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合料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和厂,通过破碎、筛分,并根据回收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碎石级配等指标,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等材料,加热后拌和成符合路面技术性能要求的再生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所有路面面层,用它所铺筑的路面和完全采用新料拌制的混合料铺筑的路面几乎达到一样的性能要求,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来说,热再生是理想的再生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沥青路面废料的作用。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一般采用组分调和理论,通过添加更高一级标号沥青或添加再生剂来恢复rap中老化沥青性能,这既增大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成本,又降低了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传统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也存在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差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且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声吸收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2、因此,需要解决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抗疲劳性、抗滑性和声吸性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抗疲劳性、抗滑性和声吸性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混合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旧sbs沥青混合料80-90份、沥青4-8份、集料10-20份、矿粉2-6份、聚氯乙烯粉末1-3份、温拌剂1-3份、复合再生剂1-3份;所述复合再生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糠醛抽出油90-11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5-10份、三乙氧基硅烷2-6份、三维多孔材料4-10份、渗透剂3-8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20-3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20份、增塑剂5-12份、增黏剂5-10份;
3、进一步,所述集料为钢渣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物,按质量比,玄武岩纤维:钢渣=3:1;
4、进一步,述渗透剂为石油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5、进一步,所述增黏剂为石油树脂,所述三维多孔材料为三维多孔纤维或者金属材料;
6、进一步,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
7、进一步,混合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旧sbs沥青混合料85份、沥青6份、集料15份、矿粉4份、聚氯乙烯粉末2份、温拌剂2份、复合再生剂2份;复合再生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糠醛抽出油10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7份、三乙氧基硅烷4份、三维多孔材料6份、渗透剂6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25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5份、增塑剂8份、增黏剂8份。
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将旧sbs沥青混合料与温拌剂混合后加热至120-130℃
10、s2,将集料加热至180-190℃,然后与步骤s1中的物料混合搅拌;
11、s3,将沥青和复合再生剂混合并加热至150-165℃,然后加入与步骤s2中的物料混合搅拌,最后加入聚氯乙烯粉末和矿粉搅拌,控制出料温度为150-165℃;
12、进一步,所述复合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a,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剂混合并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80-100℃,然后缓慢加入端羟基聚丁二烯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含量恒定,然后将产物真空蒸馏处理,待用;
14、b,将糠醛抽出油、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乙氧基硅烷、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加入渗透剂、增塑剂、增黏剂,最后加入步骤s1中的产物在温度为60-90℃下持续搅拌1-4h。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以及水稳定性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声吸性能,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中可使铣刨料的掺量可达85%以上,节约经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混合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旧SBS沥青混合料80-90份、沥青4-8份、集料10-20份、矿粉2-6份、聚氯乙烯粉末1-3份、温拌剂1-3份、复合再生剂1-3份;所述复合再生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糠醛抽出油90-11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5-10份、三乙氧基硅烷2-6份、三维多孔材料4-10份、渗透剂3-8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20-3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20份、增塑剂5-12份、增黏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钢渣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物,按质量比,玄武岩纤维:钢渣=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述渗透剂为石油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黏剂为石油树脂,所述三维多孔材料为三维多孔纤维或者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
6.根据权利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混合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旧sbs沥青混合料80-90份、沥青4-8份、集料10-20份、矿粉2-6份、聚氯乙烯粉末1-3份、温拌剂1-3份、复合再生剂1-3份;所述复合再生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糠醛抽出油90-11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5-10份、三乙氧基硅烷2-6份、三维多孔材料4-10份、渗透剂3-8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20-3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20份、增塑剂5-12份、增黏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钢渣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物,按质量比,玄武岩纤维:钢渣=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述渗透剂为石油醚,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潮,熊奎元,罗进,潘昊宇,李文举,杨培钊,潘家钱,义启贵,唐羽,茹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