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具体的,涉及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焊管。
技术介绍
1、钢是一种由铁、碳及其他元素(如锰)组成的合金,不仅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出色的抗腐蚀性等特点,还具有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易于加工、性能多样等优点,是结构材料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等众多领域。
2、焊管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形后焊接制成的钢管,具有精度高、主体设备简单、占地小、生产上可以连续化作业、生产灵活的特点,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不锈钢焊管,不仅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美观等特性,还结合了焊管的制作工艺优势,使其具备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在医疗器械、装饰装修等对材料要求极高的领域,不锈钢焊管凭借其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品质,成为众多企业和设计师的首选材料。
3、在焊管的使用过程中,对不锈钢的耐压程度的要求最高,当不锈钢的耐压程度不足时,会难以承受正常工作压力,加速管道的疲劳和损坏。因此,提供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压焊管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耐压焊管用钢的耐压程度不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包括质量比为100:1~4的不锈钢基体和增强相;所述不锈钢基体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cr:15%~19%、ni:1.7%~3.2%、c:≤0.015%、s:≤0.01%、p:≤0.02%、s
4、本专利技术中,cr:属于决定钢性能的一种元素,铬的加入提高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同时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促进钝化膜生成和稳定,提高耐腐蚀性;在高温环境下,铬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能,铬形成的氧化膜在高温下更加稳定,能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同时,铬与其他元素(如钼、镍等)协同,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持久性。
5、ni:镍自身是优良的耐腐蚀材料,将其与铬配合使用,可以促进钢表面形成更稳定、致密的钝化膜,有效阻止腐蚀介质与钢基体的接触,从而提高钢在多种腐蚀环境下的耐蚀性能。此外,镍还能改善钢的韧性,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含镍的钢仍能保持良好的韧性,降低冷脆的倾向。
6、c:碳是钢中必然存在的元素,影响钢的组织、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同时能形成碳化物,碳和铬的亲和力大,能与铬形成一系列的碳化物,将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保证钢的强度,含碳量>0.015%时,形成的碳化铬变多,耗铬量变大,使钢的耐腐蚀性降低。
7、s、p:通过控制硫、磷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钢的切削性,磷改善钢的切削性能类似于硫改善切削性能的效果,但相对硫来说,其改善切削性能的作用较弱;此外,磷能产生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使钢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
8、si:添加硅元素促进钢表面形成更致密、稳定的氧化膜;在高温环境下,硅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硅,阻止氧气进一步向钢基体的内部扩散,从而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同时硅是一种有效的脱氧剂,能与钢液中的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硅等氧化物,从而降低钢液中的含氧量,减少钢中氧化物夹杂的形成,提高钢的纯净度,有助于改善钢的质量和性能,减少因氧化物夹杂而导致的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9、mn:锰可以部分替代镍,降低钢的成本,还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塑性、韧性和耐蚀性等特性。
10、n:氮能提高在含有氯离子介质中的耐点(孔)腐蚀性和耐缝隙腐蚀性,当含量超出0.1%~0.15%范围后,会使钢产生气孔等缺陷,影响钢的各项性能。
11、mo:增加钢的钝化作用,提高耐腐蚀性;同时钼可以通过影响钢的再结晶过程,抑制晶粒在高温下的长大,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钼能阻碍晶界的迁移,使晶粒保持细小均匀的状态,从而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
12、bi:加入含量为0.01%~0.03%的铋元素,可生成适量的夹杂物并弥散分布在钢中,提高切削性,还能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当超过0.01%~0.03%的范围后,易偏析于晶间、相间,导致钢的脆性大,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下降。
13、cu:提高钢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将其与钼一同加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铜在钢中可以形成固溶体,通过固溶强化机制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此外,铜还可以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降低其热加工温度范围,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更易于成型,减少热加工过程中的开裂倾向。
14、sn:加入含量为0.001%~0.01%的锡元素,促进钝化膜生长,形成更密实的钝化膜,从而提高耐点蚀性能;同时锡作为铅的同族元素,在切削过程中作用机理与铅相似,能在切削过程中变为熔融状态改善切削性能,可降低切削力,使钢的加工更容易,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加工成本。
15、nb:铌能与碳优先结合形成稳定的碳化铌,在钢固溶或稳定化处理后,可防止在低温回火时出现晶界贫铬区,避免晶间腐蚀;同时铌元素可以参与钢表面钝化膜的形成,使钝化膜更加稳定和致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在各种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此外,铌在钢中形成固溶体,由于其原子尺寸与基体原子尺寸有差异,会引起晶格畸变,产生晶格应力场,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质量百分比计,2≤5bi/(1.5cu+3sn-0.2nb)≤2.4。
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优化bi、cu、sn和nb的元素含量,进一步提高了焊管用钢的耐压程度,当5bi/(1.5cu+3sn-0.2nb)在2~2.4范围内,制得的钢耐压程度最好,当超出该范围时,钢的耐压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铝为碳化物复合氧化铝,所述碳化物复合氧化铝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2~7:100的碳化物和氧化铝。
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碳化物复合氧化铝提高了基体与增强相之间的润湿性和相容性,改善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抗拉强度。碳化物可以为碳化钒、碳化钨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质量比1:3~4的碳化钒和碳化钨。当采用其余碳化物时,如碳化钛、碳化硅、碳化锆、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铪、碳化钽、碳化硼、碳化钨钴、碳化铌等,材料的强度均降低。
20、本专利技术中,氧化铝可以为本领域任意一种常规的氧化铝,例如可以是介孔氧化铝、无孔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质量比1:9~19的无孔氧化铝和介孔氧化铝。
21、氧化铝采用质量比1:9~19的无孔氧化铝和介孔氧化铝时,材料的强度最高。推测原因可能在于:基体与增强相的结合主要是机械铰钉和物理吸附,介孔氧化铝属于多孔材料,有助于提高机械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但同时界面的凹凸不平,使界面处易形成缺陷;而无孔氧化铝呈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100:1~4的不锈钢基体和增强相;所述不锈钢基体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Cr:15%~19%、Ni:1.7%~3.2%、C:≤0.015%、S:≤0.01%、P:≤0.02%、Si:0.2%~0.4%、Mn:2.3%~4.5%、N:0.1%~0.15%、Mo:0.7%~1.3%、Bi:0.01%~0.03%、Cu:0.015%~0.08%、Sn:0.001%~0.01%、Nb:0.1%~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增强相包括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2≤5Bi/(1.5Cu+3Sn-0.2Nb)≤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为碳化物复合氧化铝,所述碳化物复合氧化铝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2~7:100的碳化物和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物包括碳化钒、碳化钨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包括介孔氧化铝、无孔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包括质量比为1:9~19的无孔氧化铝和介孔氧化铝。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物复合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物和氧化铝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所述碳化物复合氧化铝。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焊管,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耐压焊管用钢制造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100:1~4的不锈钢基体和增强相;所述不锈钢基体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cr:15%~19%、ni:1.7%~3.2%、c:≤0.015%、s:≤0.01%、p:≤0.02%、si:0.2%~0.4%、mn:2.3%~4.5%、n:0.1%~0.15%、mo:0.7%~1.3%、bi:0.01%~0.03%、cu:0.015%~0.08%、sn:0.001%~0.01%、nb:0.1%~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增强相包括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2≤5bi/(1.5cu+3sn-0.2nb)≤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焊管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为碳化物复合氧化铝,所述碳化物复合氧化铝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2~7:100的碳化物和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宇,朱现辉,胡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