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12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节能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和资源节约性能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包括具有屋顶和外墙的节能墙体本体;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和与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连通的集水管道,以及设置在外墙内的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位于外墙内的相变材料层和嵌入在相变材料层内的雨水导管,雨水导管与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相连通。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包括冬季工作池和夏季工作池,冬季工作池包括第一池体和位于第一池体顶部的太阳能光伏集热装置,夏季工作池包括第二池体和位于第二池体上的辐射散热装置,冬季工作池和夏季工作池二者中的一者工作时,另一者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


技术介绍

1、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在被加热到其熔化温度时,会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其在节能建筑领域中用于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

2、然而,相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液化不彻底,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固化不彻底,进而无法形成理想的相变周期,降低节能效率。现有技术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墙体内设置两种不同熔点的相变材料,通过特殊设计的装置使不同相变材料能够替换位置,从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发挥作用,但由于此技术需额外的机械和电动装置,构造复杂且造成墙体结构不稳定,应用效果不佳;另一种是采用主动式的相变墙体,利用其他能源使得相变材料形成完整的相变循环,而此技术的局限在于造成其他能源的二次消耗,不利于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相变材料节能墙体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以提高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资源节约性能。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包括:节能墙体本体,节能墙体本体包括屋顶和外墙;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和用于将屋顶的雨水引流至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内的集水管道,以及设置在外墙内的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墙内部的相变材料层和嵌入在相变材料层内的雨水导管,雨水导管与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相连通。其中,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包括冬季工作池和夏季工作池,冬季工作池包括第一池体和设置在第一池体的顶部的太阳能光伏集热装置,夏季工作池包括第二池体和设置在第二池体上的辐射散热装置,冬季工作池和夏季工作池二者中的一者工作时,另一者不工作。

3、进一步地,外墙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砂浆层、保温层、基体层以及抹灰层,相变材料层位于基体层与抹灰层之间。

4、进一步地,集水管道包括与雨水收集池相连通的集水干管和同时与集水干管相连通的多个集水分支管,各集水分支管分布在屋顶上的不同的汇水点处。

5、进一步地,集水分支管排布在屋顶的边缘处。

6、进一步地,雨水收集池与集水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7、进一步地,雨水导管包括位于相变材料层内的第一导管和与第一导管相连通且位于屋顶的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与雨水收集池相连通,第一导管在相变材料层内弯曲呈蛇形布置。

8、进一步地,第二导管上设置有阀门。

9、进一步地,阀门与雨水收集池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10、进一步地,第二导管还可选择地与屋内的采暖管路相连通。

11、进一步地,第一池体与第二池体相连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针对现有相变材料节能墙体的缺陷、现有节能技术的局限以及低能耗建筑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资源节约的要求,一方面可有效促进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同时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对建筑室内温度的扰动,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绿色建筑的资源节约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相变材料墙体相变循环不彻底,构造复杂安装不便,以及能源二次消耗的问题;此外通过将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太阳能蓄热技术、相变材料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建筑一体化节能技术,可应用于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建筑资源节约性能,适用性更强,节能效率更高,绿色性能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砂浆层、保温层、基体层以及抹灰层,所述相变材料层位于所述基体层与所述抹灰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道包括与所述雨水收集池相连通的集水干管和同时与所述集水干管相连通的多个集水分支管,各所述集水分支管分布在所述屋顶上的不同的汇水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分支管排布在所述屋顶的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与所述集水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管包括位于所述相变材料层内的第一导管和与所述第一导管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屋顶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雨水收集池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管在所述相变材料层内弯曲呈蛇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上设置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与所述雨水收集池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还可选择地与屋内的采暖管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与所述第二池体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砂浆层、保温层、基体层以及抹灰层,所述相变材料层位于所述基体层与所述抹灰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道包括与所述雨水收集池相连通的集水干管和同时与所述集水干管相连通的多个集水分支管,各所述集水分支管分布在所述屋顶上的不同的汇水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分支管排布在所述屋顶的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雨水收集利用及相变材料蓄热的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与所述集水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伊娜于广明闫志榜王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