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储能,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面临着更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挑战,由于这些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安全性带来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电网受到非对称跌落故障(例如单相接地或两相短路故障)时,电压波动更加剧烈,可能会影响到负载和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2、随着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储能系统在面对灾害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停电时也能提供一些辅助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网的供电稳定性,大容量储能系统不仅需要在故障状态下保持与电网的链接,而且需要主动支撑并网点的电压,该功能是通过注入正负序的无功电流实现提升并网点的电压,同时能够抑制负序电压的,从而有利于电网恢复。
3、对于大容量的储能系统,传统电网故障穿越方案只考虑并网点电压的正序分量,在电网故障时只输出正序的无功电流来支撑并网点的电压,而忽略了并网点的负序分量,而在实际的情况中,电网非对称故障占的比例更高,因此亟需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在目标电网发生非对称故障时,调整储能变流器输入目标电网的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来支撑并网点的电压,使得目标电网在出现非对称跌落故障时能够保持稳定供电,并从非对称跌落故障中恢复正常。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该方法包括:
4、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
5、根据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
6、若目标电网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
7、根据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计算储能变流器的预期无功功率;
8、若预期无功功率小于等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注入目标电网;
9、若预期无功功率大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并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注入目标电网。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包括:
11、根据基准输出电流和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生成正负序指令电流;
12、根据正负序指令电流与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之间的下垂关系,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包括:
14、根据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计算目标电网的电压故障临界值;
15、根据电压故障临界值,确定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包括:
17、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电网并网点的三相电压;
18、根据三相电压,利用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包括:
20、若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不处于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内,则确定目标电网发生了非对称故障;
21、若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处于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内,则确定目标电网没有发生非对称故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23、获取目标电网在正常工况下并网点的额定电压和目标电网的线路阻抗;
24、根据并网点的额定电压和线路阻抗,确定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该。
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
26、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
27、故障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
28、指令确定模块,用于若目标电网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
29、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计算储能变流器的预期无功功率;
30、第一支撑模块,用于若预期无功功率小于等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注入目标电网;
31、第二支撑模块,用于若预期无功功率大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并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注入目标电网。
3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3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34、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6、先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再根据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若目标电网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再根据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计算储能变流器的预期无功功率;若预期无功功率小于等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注入目标电网;若预期无功功率大于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则根据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并将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注入目标电网。当目标电网在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可以根据自身额定容量将正负序无功电流输入至目标电网中,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目标电网能够在故障期间稳定供电,极大限度降低了电网发生故障时的损失。
3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所述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所述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基准输出电流、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和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求得正负序无功电流指令,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容量,确定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的正负序无功电流最大值,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锁相环和相序分离法求得目标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网非对称跌落故障时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电压正负序分量和所述目标电网允许的正负序电压分量阈值,判断所述目标电网是否发生非对称跌落故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晔,杨琪,向鑫,郑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