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框架结构气囊及成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框架结构气囊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891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框架结构气囊及成型方法,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包括主体气囊、第一主体气囊和第二主体气囊,第一主体气囊和第二主体气囊与主体气囊的同一截面位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大部分结构气囊的设计及加工成型;同时,多囊相贯结构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减少结构气囊的重量和包装体积;提升结构气囊的强度,并能加强该处充气后的整体强度,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框架结构气囊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天线、雷达、信标和声呐等装备工作时,需要结构支撑件保证其达到一定的结构精度,从而使上述装备正常工作,实现信息交互。重量轻、包装体积小,布放方式简单便捷的结构气囊可作为天线、雷达、信标和声呐等装备的结构支撑件和精度保证机构。

2、随着结构气囊应用场景和搭载设备的拓展,结构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结构气囊的外形更加复杂,涉及到多个直径的气囊,任意角度相贯,结构气囊的外形复杂性,造成结构气囊成型的困难,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成型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框架结构气囊及成型方法,可满足大部分结构气囊的设计及加工成型;同时,多囊相贯结构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减少结构气囊的重量和包装体积;提升结构气囊的强度,并能加强该处充气后的整体强度,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包括主体气囊、第一主体气囊和第二主体气囊,第一主体气囊和第二主体气囊与主体气囊的同一截面位置连接。

4、优选地,第一主体气囊和第二主体气囊均与主体气囊垂直。

5、一种框架结构气囊,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框架气囊、下框架气囊和多个如以上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上框架通过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下框架连接。

6、优选地,多重相贯结构气囊的个数为八个,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一组分布于上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另一组分布于下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

7、四个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四个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一一对应布置,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布置于相应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上方,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通过竖向直段气囊与相应的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连接;

8、上框架气囊和下框架气囊均包括两个横向直段气囊和两个纵向直段气囊,一个横向直段气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两个纵向直段气囊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横向直段气囊的两端分别通过另两个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两个纵向直段气囊的另一端连接。

9、优选地,上框架气囊和下框架气囊内均布置有交叉形气囊,交叉形气囊的四角分别与相应上框架气囊或相应下框架气囊的四角连接。

10、优选地,交叉形气囊包括四个斜直段气囊和中空轴座,四个斜直段气囊沿中空轴座周向分布,斜直段气囊的两端分别与中空轴座和相应多重相贯结构气囊连接。

11、一种采用如以上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1,将第一主体裁片一端内侧部分与第二主体裁片一端内侧部分通过粘接或热封的方式连接;

13、步骤2,将粘接或热封后的第一主体裁片一端外侧部分、第二主体裁片一端外侧部分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热合的方式固定在主体气囊裁片上,在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与主体气囊裁片的超声波焊接或热合位置进行热封或粘接,使得超声波焊接或热合位置的正面与背面均覆盖胶条;

14、步骤3,将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和主体气囊裁片分别各自通过热封完成合筒,分别形成第一主体气囊、第二主体气囊和主体气囊。

15、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和主体气囊裁片为环状裁片。

16、优选地,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和主体气囊裁片的材料相同;胶条与主体气囊裁片的材料相同。

17、优选地,在所述的步骤1中,第一主体裁片一端通过外胶条和内胶条与第二主体裁片一端粘接或热封连接;内胶条和外胶条分别布置于第一主体裁片与第二主体裁片粘接或热封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

18、在所述的步骤2中,在主体气囊裁片分别与第一主体裁片和第二主体裁片的连接处,均依次覆盖有外胶条和内胶条。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直径气囊任意相贯连接,一体成型,可满足大部分结构气囊的设计及加工成型;同时,多囊相贯结构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减少结构气囊的重量和包装体积;另外通过多囊相贯,解决局部结构应力集中的问题,提升结构气囊的强度,并能加强该处充气后的整体强度和安装精度,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可广泛推广应用至其他结构气囊和其他船、囊类承载结构中,可批产装备部队使用,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同时可向其他民用气囊类产品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21、2.通过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形成的框架结构气囊,能够作为结构支撑件,保证其达到一定的结构精度,重量轻、包装体积小,布放方式简单便捷的结构气囊可作为天线、雷达、信标和声呐等装备的结构支撑件和精度保证机构。

22、3.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可实现多个直径的气囊,任意角度相贯连接,解决气囊设计的局限性问题,可满足大部分结构气囊的设计及加工成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气囊(1)、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与主体气囊(1)的同一截面位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均与主体气囊(1)垂直。

3.一种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框架气囊、下框架气囊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上框架通过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下框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多重相贯结构气囊的个数为八个,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一组分布于上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另一组分布于下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上框架气囊和下框架气囊内均布置有交叉形气囊,交叉形气囊的四角分别与相应上框架气囊或相应下框架气囊的四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交叉形气囊包括四个斜直段气囊和中空轴座,四个斜直段气囊沿中空轴座周向分布,斜直段气囊的两端分别与中空轴座和相应多重相贯结构气囊连接。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和主体气囊裁片为环状裁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裁片、第二主体裁片和主体气囊裁片的材料相同;胶条与主体气囊裁片的材料相同。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第一主体裁片(5)一端通过外胶条(7)和内胶条(8)与第二主体裁片(6)一端粘接或热封连接;内胶条8和外胶条(7)分别布置于第一主体裁片(5)与第二主体裁片(6)粘接或热封连接处的内侧和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气囊(1)、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与主体气囊(1)的同一截面位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气囊(2)和第二主体气囊(3)均与主体气囊(1)垂直。

3.一种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框架气囊、下框架气囊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上框架通过所述的多重相贯结构气囊与下框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多重相贯结构气囊的个数为八个,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一组分布于上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上多重相贯结构气囊,另一组分布于下框架气囊的四角,作为下多重相贯结构气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气囊,其特征在于:上框架气囊和下框架气囊内均布置有交叉形气囊,交叉形气囊的四角分别与相应上框架气囊或相应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媛万曲全娇娇谷庆风何帆刘松闫小超代绍晓周华柯传义王圣宇韦峰邓莉华姚娟丁红党阁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