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891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亚寒带植物根际土壤,筛分出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将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接种于沙土混合培养基质,然后种植白三叶草或黑麦草等植物进行富集培养并获得培养物;将培养物与扦插基质混合后,扦插一年生榴莲枝进行生根培养和第一低温培养;将扦插苗根系冷藏、粉碎后与扦插基质混合,扦插一年生榴莲枝进行第二低温培养,收集扦插苗的根系和根际土壤获得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能够诱导榴莲产生抗低温的保护酶,从而提高榴莲抗寒能力,为培育榴莲抗寒品种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市场,年消费榴莲鲜果在近两百万吨。然而,榴莲是一种热带水果,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环境会严重影响榴莲的生长和结果。研究表明,榴莲在低于15℃的气温环境下就无法正常生长了,其能耐受的最低温度在5℃左右。目前虽在海南、广西等地有零星种植,也有少量国产榴莲上市销售,但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榴莲鲜果及其衍生品的需求。因此,培育出耐寒榴莲品种对于扩大榴莲的种植区域和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对耐寒榴莲品种的研究和培育远远滞后于市场需求。目前可查的文献只有对其耐寒生理机制、耐寒品种的比较分析,未见到耐寒榴莲品种培育方面的专利技术专利。202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发现了一棵经历霜冻能存活的30年树龄的榴莲树,但是否为耐寒品种仍未可知。因此,尽快培育出耐寒榴莲品种对于榴莲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榴莲种质对低温敏感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采集亚寒带植物根际土壤,筛分出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

4、2)将上述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接种到沙土培养基质中,然后种植植物进行富集培养并获得培养物;

5、3)将所述培养物与扦插基质混合后,扦插一年生榴莲枝进行生根培养,然后进行第一低温培养获得扦插苗根系;

6、4)将所述扦插苗根系冷藏、粉碎后与扦插基质混合,扦插一年生榴莲枝进行第二低温培养获得扦插苗,收集扦插苗的根系和根际土壤获得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7、优选的,步骤2)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接种量为40~60个孢子/10沙土混合培养基质,所述沙土混合培养基质中沙和土的质量比为(10~8):(1~3);所述富集培养的时间为80~100d;所述种植植物包括白三叶草和/或黑麦草。

8、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培养物与扦插基质的质量比为(1~1.5):50;步骤3)所述生根培养的日间温度为26~30℃,所述生根培养的夜间温度为18~22℃;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85~95d。

9、优选的,步骤3)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温度为15~18℃,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时间为35~40d。

10、优选的,步骤3)所述扦插后,每2~4d浇灌壳寡糖溶液,所述壳寡糖溶液的浓度为13wt%~18wt%,所述壳寡糖溶液的浇灌量为15~25ml/株。

11、优选的,步骤4)所述冷藏的温度为5~8℃,所述冷藏的时间为30~40d。

12、优选的,步骤4)中第二低温培养的日间温度为14~16℃,所述第二低温培养的夜间温度为9~11℃,所述第二低温培养的时间为120~150d。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浓度大于100个/10g干土。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提高榴莲抗寒性能中的应用,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至榴莲植株根际。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培育榴莲抗寒品种中的应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丛枝菌根真菌与榴莲扦插苗根系互作,经过低温培养,筛选出能够侵染榴莲根系,在榴莲根系内经历冷藏后仍具备萌发能力、并能再次成功侵染榴莲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能够诱导榴莲产生抗低温的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从而提高榴莲抗寒能力;为培育榴莲抗寒品种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接种量为40~60个孢子/10g干沙土,所述沙土混合培养基质中沙和土的质量比为(10~8):(1~3);所述富集培养的时间为80~100d;所述种植植物包括白三叶草和/或黑麦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培养物与扦插基质的质量比为1~1.5:50;步骤3)所述生根培养的日间温度为26~30℃,所述生根培养的夜间温度为18~22℃;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85~95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温度为15~18℃,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时间为35~40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扦插后,每2~4d浇灌壳寡糖溶液,所述壳寡糖溶液的浓度为13wt%~18wt%,所述壳寡糖溶液的浇灌量为15~25ml/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冷藏的温度为5~8℃,所述冷藏的时间为30~40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第二低温培养的日间温度为14~16℃,所述第二低温培养的夜间温度为9~11℃,所述第二低温培养的时间为120~150d。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浓度大于100个/10g干土。

9.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提高榴莲抗寒性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至榴莲植株根际。

10.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培育榴莲抗寒品种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榴莲抗寒性能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接种量为40~60个孢子/10g干沙土,所述沙土混合培养基质中沙和土的质量比为(10~8):(1~3);所述富集培养的时间为80~100d;所述种植植物包括白三叶草和/或黑麦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培养物与扦插基质的质量比为1~1.5:50;步骤3)所述生根培养的日间温度为26~30℃,所述生根培养的夜间温度为18~22℃;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85~95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温度为15~18℃,所述第一低温培养的时间为35~40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扦插后,每2~4d浇灌壳寡糖溶液,所述壳寡糖溶液的浓度为13wt%~18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仕张敏郭延乐范俊俊宰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