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纳米材料,主要涉及电催化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缓慢,从而阻碍了电池的使用。目前商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贵金属催化剂是pt、ru、ir及其氧化物,但因为其具有资源匮乏、成本高以及易中毒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因此发展价廉、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十分重要的。
2、过渡金属因为其具有高金属原子利用效率、高内在活性和低成本的关键优势已成为有前景的电催化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组分可精准控制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镍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作为优异的电催化剂,也可作为承载其他客体物质,如金属、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等的优异基底材料。申请号为202010878624.9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ni-mof薄膜光催化剂,该专利技术使泡沫镍在电压下释放出镍离子,与电解液中的2-甲基咪唑进行自组装,所得光催化剂在太阳光驱动下可降解大气中的vocs,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申请号为202111327404.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调制镍/钴双金属mof基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导电性基底以及负载于其表面的二茂铁甲酸调制的镍/钴双金属mof,具有优异的尿素氧化反应电催化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fe/ni-mil-88b组装到电纺纳米纤维中,后续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合成了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其中fe/ni-mil-88b作为双组分的主要提供源,双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纤维表面衍生的碳纳米管增强了催化剂的导电性,促进了电子转移。因此,本专利技术铁镍掺杂碳纳米管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且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材料价格便宜和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3、具体来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5、(1)以包含铁盐、镍盐和对苯二甲酸的物质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fe/ni-mil-88b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6、(2)将fe/ni-mil-88b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丙烯腈,形成纺丝液;
7、(3)将纺丝液进行纺丝,获得含fe/ni-mil-88b的聚丙烯腈纤维薄膜;
8、(4)将所得聚丙烯腈纤维薄膜置于空气中氧化,再在氮气气氛中碳化,得到所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
9、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0、将包含铁盐、镍盐和对苯二甲酸的物质作为原料,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于100-150℃进行水热反应后,得到fe/ni-mil-88b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与镍元素的摩尔比为(0.5~2.5):1,优选为(0.5~1.3):1,更优选为(1.0~1.3):1。
12、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和镍元素总量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2~3.5):1,优选为(2.0~2.5):1。
13、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铁元素和镍元素的总和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2.5~4.5):1,优选为(2.5~4.0):1。
14、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铁盐选自氯化铁;所述镍盐选自氯化镍或硝酸镍。
15、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液中,铁盐的浓度为0.05~0.12g/ml,优选为0.05~0.06g/ml。
16、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液中,镍盐的浓度为0.040~0.10g/ml,优选为0.045~0.05g/ml。
17、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液中,对苯二甲酸的浓度为0.03~0.05g/ml。
18、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3-15h;优选为100-120℃,反应时间优选为3~5h。
19、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为1g:(8~10)ml:(1~2)g,优选为1g:(9-10)ml:(1.4~1.6)g。
20、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包括下述步骤:将fe/ni-mil-88b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丙烯腈,在300rpm~500rpm速度下搅拌10~15h,制成纺丝液。
21、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纺丝过程包括下述步骤:将纺丝液吸取到纺丝机的注射器中进行纺丝;其中,纺丝过程的电压为15~20kv(优选为19kv),注射器针头到收集铜网的距离为10~20cm(优选为15cm),注射器的速度为0.5~0.8ml/h。
22、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氧化过程的温度为200-300℃,优选为240~260℃,氧化时间为1~3h,氧化后将所得样品冷却至室温。
23、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碳化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24、将氧化后所得样品放置在管式炉下游,在上游放置三聚氰胺,通入氮气,在700~900℃进行煅烧,完成碳化过程。
25、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三聚氰胺与氧化后所得样品的质量比为(5~20):1,优选为(8~10):1。
26、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碳化过程的温度为700-900℃,优选为700-800℃,时间为2~4h。
27、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氧化过程的升温速度为1~5℃/min,优选为1~2℃/min,碳化过程的升温速度为1~5℃/min,优选为4~5℃/min。
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29、优选的,上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包含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铁元素和镍元素,所述铁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0.85~1.20at%,优选为1.00~1.20at%;所述镍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0.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与镍元素的摩尔比为(0.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和镍元素总量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2~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为1g:(8~10)mL:(1~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碳化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7.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其中,所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包含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铁元素和镍元素,所述铁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0.85~1.20at%,所
9.一种氧还原反应电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包含权利要求7或8所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铁镍掺杂碳纳米管,或权利要求9所述氧还原反应电极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领域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镍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与镍元素的摩尔比为(0.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铁元素和镍元素总量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2~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为1g:(8~10)ml:(1~2)g。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付虎,邵松,沈涛,张传玲,倪刚,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