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888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6
本公开提出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甲醇合成系统,甲醇合成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氨制备系统,氨制备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甲醇合成系统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和氨制备系统的氨输出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分别与制氢系统和用电系统的电力输入端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中,利用甲醇在制备过程中的蒸汽和未合成气以及氨制备系统制备的氨气,实现了系统的能量梯级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热电联供,尤其涉及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1、甲醇又称羟基甲烷、木醇或木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甲醇很轻、挥发性强、无色、易燃,并有与乙醇(饮用酒)非常相似的气味。但不同于乙醇,甲醇毒性大,不可以饮用,通常用作溶剂、防冻剂、燃料或乙醇变性剂,亦可用于经过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

2、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在水中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3、甲醇和氨在制备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余热、驰放气、尾气等,导致甲醇制备系统和氨制备系统的能量利用不充分,系统的综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包括:制氢系统,所述制氢系统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甲醇合成系统,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用于制备甲醇并生成蒸汽,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的蒸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氨制备系统,所述氨制备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氨制备系统用于制备氨并生成蒸汽,所述氨制备系统的蒸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和所述氨制备系统的氨输出端相连,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用于发电并生成蒸汽,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制氢系统和用电系统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乏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

4、可选的,所述甲醇合成系统包括:合成气压缩装置,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氧输出端相连,且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用于制备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合成气,其中,所述合成气包括:一氧化碳和氢气;第一氢气压缩装置,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用于制备具有第二预设压力的氢气;甲醇生成装置,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合成气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用于制备甲醇并生成蒸汽,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相连,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蒸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未反应气包括:一氧化碳和氢气。

5、可选的,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包括:生物质气化炉和第一压缩机,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第一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氧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第二工质输入端通入生物质原材料,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用于利用所述氧气和所述生物质原材料制备合成气,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合成气输出端和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未反应气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合成气输出端和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工质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压缩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压缩所述合成气;和/或,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压缩机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压缩所述氢气。

6、可选的,所述甲醇生成装置包括:甲醇合成塔,所述甲醇合成塔的第一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合成气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甲醇合成塔的第二工质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的氢输出端相连,所述甲醇合成塔的第三工质输入端通入纯水,所述甲醇合成塔用于利用所述合成气、所述氢气和所述纯水制备甲醇混合气体并生成蒸汽,所述甲醇合成塔的蒸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甲醇合成塔的混合气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从所述甲醇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液态粗甲醇并生成所述未反应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相连;甲醇精馏塔,所述甲醇精馏塔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甲醇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甲醇精馏塔用于精馏所述液态粗甲醇;甲醇储罐,所述甲醇储罐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甲醇精馏塔的甲醇输出端相连。

7、可选的,所述甲醇合成系统还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和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之间,且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所述甲醇生成装置的未反应气输出端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之间;其中,所述制备系统用于根据电力供需关系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度,以调节所述未反应气在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之间的分配比例。

8、可选的,所述制氢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水电解制氢装置,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电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工质输入端通入制氢液,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用于电解所述制氢液,以获得氧气和氢气;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氧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氧气罐的工质输出端和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相连;氢气罐,所述氢气罐的工质输入端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氢气罐的工质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氢气压缩装置的工质输入端相连。

9、可选的,所述制氢系统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的电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相连,且所述储能装置的电力输出端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的电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整流装置的电力输出端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电力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制备系统用于根据电力供需关系控制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之间的通路通断以及所述整流装置和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之间的通路通断;所述制备系统还用于根据电力供需关系控制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中电能在所述储能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和用电系统之间的分配比例。

10、可选的,所述氨制备系统包括:氮气压缩装置,所述氮气压缩装置用于制备具有第三预设压力的氮气;第二氢气压缩装置,所述第二氢气压缩装置用于制备具有第四预设压力的氢气;氨生成装置,所述氨生成装置的工质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氮气压缩装置的氮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氢气压缩装置的氢输出端相连,且所述氨生成装置用于制备氨气并生成蒸汽,所述氨生成装置的氨输出端和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相连,所述氨生成装置的蒸汽输出端和用汽系统的蒸汽输入端相连。

11、可选的,所述氮气压缩装置包括:空气分离器和第三压缩机,所述空气分离器用于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合成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生成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制备系统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联合发电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合成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生成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氨联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谨奕吴智泉陈炼陈克锐常鸿朱琳田道贵刘艳钟佳许江斌李倩方志明焦聪白中状韩昆刘贤杰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