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
技术介绍
1、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胫骨平台骨折往往是内翻或外翻暴力结合轴向的暴力造成的。车祸是年轻人胫骨平台骨折的主因;但在骨量减少的老年患者中,单纯地跌倒也会造成此类骨折。暴力合力的方向和大小、患者的年龄、骨骼的质量及受撞击时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决定骨折块的大小、骨折部位和移位程度,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则相对少见,约占所有胫骨平台骨折7%~10%。其骨折机制是膝关节外翻,轴向力作用于屈曲或半屈曲膝关节。股骨外侧髁鞘力直接作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表面,导致塌陷或劈裂性骨折,且骨折线暴露、固定困难,治疗难度大,而术后关节功能不良发生率高,膝关节作为人体功能要求和活动频率最高的骨关节,需要高水平解剖复位技巧来恢复ptpe关节面平整度、维持内固定稳定性和纠正力线。
2、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精准复位在胫骨平台骨折处理上是一个难点,目前骨科医生对病人骨折部位进行手术治疗时,骨折处暴露和复位相对困难,因而需要使用复位钳或者复位导板对骨折处进行复位。
3、复位后需要通过克氏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固定,由于现有的复位钳只能进行单一复位功能,因而骨科医生需要使用复位钳对骨折处进行手动按压固定。骨科医生通过人工按压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太牢固,由于手动维持复位,在进行克氏针固定时,很容易造成复位丢失,进而影响了病人后续的康复程度,为此,我们提出基于3d打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以解决现有复位装置不便于对骨折处进行固定,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影响病人康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包括钳体转动连接有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钳头,还包括:分别固定在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顶部固定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辅助钳头。
4、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左钳体和右钳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内均卡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定位组件固定连接。
5、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孔。
6、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多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钮。
7、优选的,多个所述按钮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下压杆,多个所述下压杆均贯穿所述卡孔固定连接有下压片。
8、优选的,多个所述转盘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弧形孔,多个所述固定块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道,两个所述滑道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壳。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丝杠,两个所述丝杠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帽,两个所述丝杠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移块,两个所述移块均与安装壳滑动连接。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块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球,两个所述连接球均贯穿且伸出至所述安装壳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球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相抵杆两个所述相抵杆远离所述连接球的一端均固可拆卸连接有圆球,两个所述圆球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
12、优选的,所述左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与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右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相对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方案中设有定位组件,通过丝杠滑块螺杆等结构相互配合,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复位钳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固定,从而减轻医护人员手动固定的负担,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对定位处进行调节,进而便于灵活对骨折处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定位孔可以使克氏针准确固定骨折位置,便于医生操作,进而便于患者后续康复;
15、2、本方案设有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板、卡块、凹槽复位弹簧等结构相互配合,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将定位组件与复位钳安装在一起,进而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通过转盘、固定块和弧形孔等结构相互配合,便于对连接机构进行固定,防止误触,进而增加了连接机构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按钮、压缩弹簧和下压片等结构相互配合,便于对连接机构进行快速拆卸,从而在手术结束后便于对复位钳和定位组件等进行消毒,便于二次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包括左钳体(1),所述左钳体(1)转动连接有右钳体(2),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钳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左钳体(1)和右钳体(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9),两个所述通槽(9)内均卡接有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顶部与定位组件(2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凹槽(12),两个所述凹槽(12)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两个所述限位板(14)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5),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卡块(15)相对应的卡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按钮(1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下压杆(17),多个所述下压杆(17)均贯穿所述卡孔(10)固定连接有下压片(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转盘(19)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0),多个所述凸块(2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多个所述固定块(21)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凸块(20)相对应的弧形孔(22),多个所述固定块(21)均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5)包括固定杆(26),两个所述固定杆(2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道(27),两个所述滑道(2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8),两个所述滑块(28)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壳(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壳(29)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丝杠(30),两个所述丝杠(3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帽(31),两个所述丝杠(30)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移块(32),两个所述移块(32)均与安装壳(29)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块(3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球(33),两个所述连接球(33)均贯穿且伸出至所述安装壳(29)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球(33)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相抵杆(34)两个所述相抵杆(34)远离所述连接球(33)的一端均固可拆卸连接有圆球(35),两个所述圆球(35)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3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4),所述右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与限位孔(4)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包括左钳体(1),所述左钳体(1)转动连接有右钳体(2),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钳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与左钳体(1)和右钳体(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9),两个所述通槽(9)内均卡接有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的顶部与定位组件(2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凹槽(12),两个所述凹槽(12)的内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两个所述限位板(14)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5),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卡块(15)相对应的卡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转盘(19),两个所述转盘(1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8),多个所述压缩弹簧(1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按钮(1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下压杆(17),多个所述下压杆(17)均贯穿所述卡孔(10)固定连接有下压片(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导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杭,徐方琪,俞鹏征,王隆风,屠凯凯,王辉,沈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