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884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属于混凝土振捣技术领域,该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包括:振捣筒、振捣杆、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固定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控制面板以及密封盖;所述振捣筒为圆柱形结构,振捣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振捣筒的底部为封闭状态;所述振捣杆呈圆柱状,振捣杆的直径小于振捣筒的内径,振捣杆竖直设置于振捣筒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以及电源线,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上方,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高粘性混凝土振捣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振捣,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


技术介绍

1、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基础材料之一,其性能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混凝土振捣。振捣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促进骨料与浆体的充分结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2、传统的混凝土振捣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使用手持式电动或汽油驱动的振捣棒进行。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容易对混凝土造成局部破坏,且难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需求。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自动化振捣设备,如振捣台车、振捣梁等。这些设备通过电机驱动带动振捣头在混凝土表面来回移动,能够有效提高振捣效率。但是对于一些粘性较大的混凝土,这些设备的振捣效果并不理想,常常无法完全消除气泡,混凝土密实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3、针对粘性较大的混凝土,通常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振捣方式。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高频振动式振捣设备,借助高频振动加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促进气泡的充分排出。但这种设备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搅拌式振捣,利用搅拌叶片在振捣筒内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配合振捣杆的上下运动,以提高振捣效果。但这种设备通常无法精确控制振捣参数,难以根据不同混凝土特性进行自动优化。

4、综上所述,现有的混凝土振捣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完全满足高粘性混凝土的振捣需求。发展一种结构简单、振捣效果好、可自动优化振捣参数的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成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高粘性混凝土振捣需求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中,包括:振捣筒、振捣杆、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固定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控制面板以及密封盖;所述振捣筒为圆柱形结构,振捣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振捣筒的底部为封闭状态;所述振捣杆呈圆柱状,振捣杆的直径小于振捣筒的内径,振捣杆竖直设置于振捣筒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以及电源线,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上方,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齿条、传动轴,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条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上端,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轴的下端与振捣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传动轴与振捣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柱以及横梁,底座呈方形平板状,支撑柱竖直固定在底座的四角,横梁固定连接在四根支撑柱的顶端;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减震垫以及连接板,弹簧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减震垫设置在连接板与振捣筒底部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手轮以及固定套,调节螺杆竖直设置,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振捣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横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调节手轮固定连接,固定套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根支撑柱上,控制面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密封盖为圆盘状,密封盖的直径大于振捣筒开口的直径,密封盖通过铰链与振捣筒的顶部边缘转动连接。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高粘性混凝土振捣需求的问题。

5、首先,该振捣系统采用了独特的振捣机构设计。振捣筒内设有振捣杆,由驱动机构带动振捣杆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混凝土的有效振捣。振捣筒内壁设有环形凸起,与振捣杆外壁的环形凹槽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增强振捣效果。同时,振捣杆底部设有锥形头,外壁有螺旋状凸棱,可以进一步促进混凝土的流动和气泡排出。

6、其次,该系统采用了优化的减震机构设计。底座通过弹簧和减震垫与振捣筒连接,能有效吸收振动冲击,保护设备结构不受损坏。同时设有限位环,可限制振捣筒的水平位移,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7、再次,该系统配备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调节振捣频率和时间,满足不同粘性混凝土的振捣需求。同时,系统内置有振捣优化模块,能够根据混凝土的粘性和液位高度自动调整振捣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振捣效果。这种自动优化功能在现有振捣设备中尚属首创。

8、此外,该系统还设有搅拌功能。密封盖下方装有螺旋状搅拌叶片,能够在振捣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进一步促进气泡排出。同时,振捣筒内设有导向槽,与搅拌叶片配合,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9、总的来说,这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振捣设备无法满足高粘性混凝土振捣需求的问题。它不仅振捣效果好,操作简单,而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振捣参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应用将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其中,所述振捣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环形凸起沿振捣筒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振捣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与多个环形凸起一一对应;当振捣杆在振捣筒内上下往复运动时,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增强振捣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振捣杆的底部设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底面直径大于振捣杆的直径;所述锥形头的外表面设有多条螺旋状凸棱,多条螺旋状凸棱沿锥形头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锥形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振捣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齿条以及传动轴的上端均置于齿轮箱内;所述齿轮箱的顶部设有注油口,注油口处设有密封螺栓;所述齿轮箱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由透明材料制成。

14、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连接板的外径,限位环套设在连接板的外侧;所述限位环与连接板之间留有间隙,用于限制振捣筒的水平方向位移。

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上;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横梁的上方,用于将调节螺杆固定在调整好的位置上;所述调节手轮的外周设有刻度线,横梁上对应位置设有基准线,用于指示振捣筒的高度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振捣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搅拌叶片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沿振捣筒的轴向设置。

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振捣频率调节旋钮以及振捣时间设置旋钮;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转速以及运行时间。

18、进一步的,所述振捣筒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排料口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振捣筒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捣筒、振捣杆、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固定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控制面板以及密封盖;所述振捣筒为圆柱形结构,振捣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振捣筒的底部为封闭状态;所述振捣杆呈圆柱状,振捣杆的直径小于振捣筒的内径,振捣杆竖直设置于振捣筒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以及电源线,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上方,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齿条、传动轴,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条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上端,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轴的下端与振捣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传动轴与振捣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柱以及横梁,底座呈方形平板状,支撑柱竖直固定在底座的四角,横梁固定连接在四根支撑柱的顶端;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减震垫以及连接板,弹簧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减震垫设置在连接板与振捣筒底部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手轮以及固定套,调节螺杆竖直设置,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振捣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横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调节手轮固定连接,固定套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根支撑柱上,控制面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密封盖为圆盘状,密封盖的直径大于振捣筒开口的直径,密封盖通过铰链与振捣筒的顶部边缘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环形凸起沿振捣筒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振捣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与多个环形凸起一一对应;当振捣杆在振捣筒内上下往复运动时,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增强振捣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杆的底部设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底面直径大于振捣杆的直径;所述锥形头的外表面设有多条螺旋状凸棱,多条螺旋状凸棱沿锥形头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锥形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振捣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齿条以及传动轴的上端均置于齿轮箱内;所述齿轮箱的顶部设有注油口,注油口处设有密封螺栓;所述齿轮箱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由透明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连接板的外径,限位环套设在连接板的外侧;所述限位环与连接板之间留有间隙,用于限制振捣筒的水平方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上;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横梁的上方,用于将调节螺杆固定在调整好的位置上;所述调节手轮的外周设有刻度线,横梁上对应位置设有基准线,用于指示振捣筒的高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振捣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搅拌叶片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沿振捣筒的轴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振捣频率调节旋钮以及振捣时间设置旋钮;所述控制面板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转速以及运行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筒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处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排料口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振捣筒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振捣筒内混凝土的液位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电机、液位传感器以及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振捣优化模块,所述振捣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混凝土的粘性和液位高度自动调整振捣参数;所述振捣优化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捣筒、振捣杆、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固定架、减震组件、调节组件、控制面板以及密封盖;所述振捣筒为圆柱形结构,振捣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振捣筒的底部为封闭状态;所述振捣杆呈圆柱状,振捣杆的直径小于振捣筒的内径,振捣杆竖直设置于振捣筒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以及电源线,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振捣筒的上方,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齿条、传动轴,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条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上端,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轴的下端与振捣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传动轴与振捣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撑柱以及横梁,底座呈方形平板状,支撑柱竖直固定在底座的四角,横梁固定连接在四根支撑柱的顶端;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弹簧、减震垫以及连接板,弹簧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减震垫设置在连接板与振捣筒底部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手轮以及固定套,调节螺杆竖直设置,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振捣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横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调节手轮固定连接,固定套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根支撑柱上,控制面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密封盖为圆盘状,密封盖的直径大于振捣筒开口的直径,密封盖通过铰链与振捣筒的顶部边缘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环形凸起沿振捣筒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振捣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与多个环形凸起一一对应;当振捣杆在振捣筒内上下往复运动时,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增强振捣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杆的底部设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底面直径大于振捣杆的直径;所述锥形头的外表面设有多条螺旋状凸棱,多条螺旋状凸棱沿锥形头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锥形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振捣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文陈江孟凡龙王保栋肖志伟刘康陈慧乾王桂玲林峰梁斌刘超李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