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绿色建筑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绿色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876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属于绿色建筑领域,包括房屋本体、地下井、换热器、出风管、进风管、光伏板、透明墙、循环风机、下水管、溢流管、联通管。在降雨时将雨水通过光伏板下流到下水管内进而存储到地下井中,通过雨水的低温和地下井的低温对换热器进行降温,通过循环风机工作,房屋本体内顶部的空气经过联通管进入到光伏板下方区域,经过进风管吸入到换热器降温后经过出风管排入到房屋本体内,实现对房屋本体内的降温,通过光伏板下端的开口,降水中一部分流入到房屋本体顶部经过溢流管排出,本装置采用房屋内循环降温且利用换热器换热隔绝了地下井内的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外界空气通入地下井后降温效果差且同时增加湿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1、绿色是环保节能的代名词,是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同时绿色环保节能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夏天时,为了营造室内凉爽舒适环境,目前常设置有空调设备冷气机,以通过冷气机作热冷交换动作降低室内温度,但相对会大幅度耗费电能,增加排碳量,但是目前的建筑,在夏天暴晒后,室内温度较高,大部分都会使用空调降温,对电量消耗较大,不符合目前的绿色环保的概念。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cn208025720u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包括地面基础,所述地面基础的上表面分别建设有房屋和送风房,且送风房位于房屋的右侧,所述地面基础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蓄水井和第二蓄水井,且第一蓄水井和第二蓄水井均位于房屋的下方,所述第一蓄水井和第二蓄水井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混凝土井盖,所述房屋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且通风管的底部贯穿位于第一蓄水井上方的混凝土井盖并延伸至第一蓄水井的内部,所述通风管的表面固定镶嵌有出风管,且出风管与房屋的内部相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送风房、第一蓄水井、第二蓄水井和通风管,解决了目前的建筑,在夏天暴晒后,室内温度较高,大部分都会使用空调降温,对电量消耗较大的问题。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界的空气通入到地下井中后通入到房间内实现对房间内的降温,但是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反而会增加室内温度,且现有技术将井内空气直接抽入的方式会增加房间内湿度,进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绿色建筑。

2、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色建筑,包括房屋本体、地下井、换热器、出风管、进风管、光伏板、透明墙、循环风机、下水管、溢流管、联通管,所述房屋本体下部设有地下井,所述地下井内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端连接有出风管,所述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有进风管,所述房屋本体上端倾斜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高端下部安装有透明墙,所述透明墙上部和进风管外端连接,所述出风管上连接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出口和房屋本体内部联通,所述房屋本体靠近光伏板低侧安装有下水管,所述光伏板的低端和房屋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墙下部安装有溢流管,所述房屋本体上端和光伏板下方联通有联通管。

3、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下方房屋本体上方安装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内种植有喜阴植物。

4、进一步的,所述房屋本体下部安装有进风管,所述透明墙中部安装有通风风机。

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风机外端可转动安装有轻质转动板。

6、进一步的,所述房屋本体靠近光伏板低端的上端可转动安装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的转轴部位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上咬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上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房屋本体上。

7、有益效果: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利用在降雨时将雨水通过光伏板下流到下水管内进而存储到地下井中,通过雨水的低温和地下井的低温对换热器进行降温,通过循环风机工作,房屋本体内顶部的空气经过联通管进入到光伏板下方区域,经过进风管吸入到换热器降温后经过出风管排入到房屋本体内,实现对房屋本体内的降温,通过光伏板下端的开口,降水中一部分流入到房屋本体顶部经过溢流管排出,本装置采用房屋内循环降温且利用换热器换热隔绝了地下井内的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外界空气通入地下井后降温效果差且同时增加湿度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包括房屋本体(1)、地下井(2)、换热器(3)、出风管(4)、进风管(5)、光伏板(6)、透明墙(7)、循环风机(8)、下水管(9)、溢流管(10)、联通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下部设有地下井(2),所述地下井(2)内设有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一端连接有出风管(4),所述换热器(3)另一端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房屋本体(1)上端倾斜安装有光伏板(6),所述光伏板(6)高端下部安装有透明墙(7),所述透明墙(7)上部和进风管(5)外端连接,所述出风管(4)上连接有循环风机(8),所述循环风机(8)出口和房屋本体(1)内部联通,所述房屋本体(1)靠近光伏板(6)低侧安装有下水管(9),所述光伏板(6)的低端和房屋本体(1)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墙(7)下部安装有溢流管(10),所述房屋本体(1)上端和光伏板(6)下方联通有联通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6)下方房屋本体(1)上方安装有储水池(12),所述储水池(12)内种植有喜阴植物(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下部安装有进风管(5),所述透明墙(7)中部安装有通风风机(13),在房屋本体(1)下部安装的进风管(5)为单独的一根进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机(13)外端可转动安装有轻质转动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靠近光伏板(6)低端的上端可转动安装有转动挡板(16),所述转动挡板(16)的转轴部位安装有蜗轮(17),所述蜗轮(17)上咬合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上连接有步进电机(19),所述步进电机(19)固定安装在房屋本体(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包括房屋本体(1)、地下井(2)、换热器(3)、出风管(4)、进风管(5)、光伏板(6)、透明墙(7)、循环风机(8)、下水管(9)、溢流管(10)、联通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下部设有地下井(2),所述地下井(2)内设有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一端连接有出风管(4),所述换热器(3)另一端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房屋本体(1)上端倾斜安装有光伏板(6),所述光伏板(6)高端下部安装有透明墙(7),所述透明墙(7)上部和进风管(5)外端连接,所述出风管(4)上连接有循环风机(8),所述循环风机(8)出口和房屋本体(1)内部联通,所述房屋本体(1)靠近光伏板(6)低侧安装有下水管(9),所述光伏板(6)的低端和房屋本体(1)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墙(7)下部安装有溢流管(10),所述房屋本体(1)上端和光伏板(6)下方联通有联通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幺宪彪解斌孙浩张琪孔宇硕金宵卉崔九霄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绿色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