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尤其是涉及一种折瓣栀子花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栀子分布于我国湖北、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果实可作为中药,其鲜花一般在4~10月开放。栀子花茶是我国传统茶饮之一,因其香气浓郁高扬,滋味醇厚清爽,被认为是炎热季节防暑降温的理想饮料,此外,近年来以栀子花茶为原料制成的茶饮在新茶饮领域热度不减,使得栀子花茶越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栀子花茶的加工利用了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的特性,鲜花吐香特性为鲜花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香精油的释放;而茶叶吸香的特性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物理吸附为是气态分子和固体表面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产生的吸附现象,化学吸附为化学吸附是水溶液中某些原子或离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的现象。
3、目前的栀子花茶加工工艺流程为茶坯及鲜花处理、茶花拌合、通花散热、收堆续窨、起花干燥。现有专利研究通常只针对某一工艺进行调整(且堆高低、起花含水量低、堆温高),对整朵鲜花进行采摘,部分对设备有特殊需求,无法完全利用了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的特性,限制了最终产品的品质与效益。如申请号为cn 1066106885 a名称为一种栀子花茶制备方法,需用冻干机对花干进行前处理20h,虽提升了香气品质,但极大程度增加了时间与能源成本;又如申请号cn 110279020 a名称为一种栀子花茶及其加工方法,需要将新鲜花朵采摘,并进行去花柄前处理,增加了工序且减少了栀子花后续结实栀果的收入。此外,目前关于栀子花茶加工专利中,均无对栀子花茶应用方法的研究,对栀子花茶口感丰富和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种折瓣栀子花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折瓣栀子花茶有特定的香气成分,感官良好。
2、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折瓣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产品的应用方案。使用栀子花瓣进行窨制加工,有别于整朵鲜花采摘,制成栀子花茶鲜灵度高、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厚重有汤香,同时提出配套应用方案,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瓣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a)采摘栀子花花瓣,保留花蕊、花托于栀子树上;
5、b)将鲜花摊凉处理;茶坯进行复火处理;
6、c)将处理的鲜花与复火的茶坯拌合,静置窨花,筑堆完成后使用预留茶坯盖面;
7、d)根据堆温进行通花散热和收堆续窨;
8、e)当鲜花80%转黄时,茶坯含水量达到23~26%,进行起花干燥。
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瓣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首先采摘栀子花花瓣,保留花蕊、花托于栀子树上。采摘后栀子花瓣优选使用透气网袋装袋,运输制加工场地。
10、将茶坯进行复火处理:烘干机进风口温度90~100℃,使茶坯水分达到5.5%~6.5%,随后冷却,待茶坯温度达到30~40℃时进行窨制。
11、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部分实施例中,烘干机进风口温度为90℃、95℃或100℃;或者上述任意二者之间的范围值。
12、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部分实施例中,茶坯水分为5.5%、6.8%、6%、6.5%;或者上述任意二者之间的范围值。
13、鲜花处理:鲜花到厂后及时摊凉,厚度15cm,使鲜花表面水分迅速散去,必要时可用机械通风出去田间热及水分,鲜花进厂到窨制不应超过3h。
14、将处理的鲜花与复火的茶坯拌合,静置窨花,筑堆完成后使用预留茶坯盖面。
15、将处理的鲜花与复火的茶坯拌合,静置窨花;所述堆窨高度为60cm,所述筑堆完成后使用预留茶坯盖面的质量占整堆茶重量的5%。气温低于25℃时,应采用覆盖增加堆温。
16、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部分实施例中,窨制茶坯与鲜花质量比比例为1:0.6。
17、根据堆温进行通花散热和收堆续窨:
18、通花散热:静置窨花10h,当堆温达到40℃5小时以上时,进行通花散热,通花厚度为25~35cm,使茶坯回复到室温,做到通匀、通透。
19、收堆续窨:当堆温降到35℃时,收堆续窨,总窨制时间不超过36h。
20、当鲜花80%转黄时,茶坯含水量达到23~26%,进行起花干燥:
21、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中,
22、当鲜花80%转黄时,茶坯含水量达到23-26%,进行起花干燥。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2cm~3cm;在烘时间10min左右。
23、烘后茶叶待转窨的,含水量控制在6%~7%,成品含水量控制在≤7~8%。
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瓣栀子花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
25、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折瓣栀子花茶的香气成分包括罗勒烯、乙酸、2-苯乙酯、芳樟醇、3-己烯-1-醇乙酸酯(z)-和苯甲酸甲酯。
26、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工艺花香物质如芳樟醇、3-己烯-1-醇乙酸酯(z)-、苯甲酸甲酯oav更高;同时可以特异性吸附罗勒烯和乙酸,2-苯乙酯,是其具有良好感官评分,达到良好技术效果的原因。
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瓣栀子花茶产品,原料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折瓣栀子花茶。
28、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包括食品或保健品;本专利技术所述食品的类型优选为饮品。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食品的具体配料不进行限定,可以是食品领域常规配料。
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瓣栀子花茶饮品,原料包括鲜牛乳、基底乳、糖浆、茶汤和冰块;
30、所述茶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的折瓣栀子花茶蒸馏萃取,得到。
31、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折瓣栀子花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32、(1)茶汤萃取:茶汤使用80℃蒸馏水萃取10min,随后加入冰块,三者质量比优选为茶叶:蒸馏水:冰块=1:25:15。
33、(2)雪克杯中加入鲜牛乳、基底乳、糖浆g、茶汤、冰块g,雪克均匀后倒入出品杯中即可。
34、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在常规工艺上进行系统优化,可操作性强,对设备要求低、容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工制得的折瓣栀子花茶鲜灵度高、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厚重有汤香,适宜清饮、新茶饮等多种应用场景,与常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两高一低”即为堆高高(60cm),起花含水量高(23~26%)、堆温低(40℃),上述控制点整体方案的协同作用,使得茶叶对栀子花香精油更好的吸收效果,能特异吸附罗勒烯和乙酸,2-苯乙酯,是其具有良好感官评分的原因。同时在鲜花采摘时仅采摘花瓣,不影响栀子后续结实,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地,使用与本专利技术配套的新茶饮应用方案,制得轻乳茶清晰自然有花香,整体口感丰富饱满,花香在乳香的衬托下更显馥郁,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瓣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复火处理包括:烘干机进风口温度90~100℃,使茶坯水分达到5.5%~6.5%,随后冷却,茶坯温度达到30~40℃;所述鲜花摊凉的厚度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堆窨高度为60cm;所述筑堆完成后使用预留茶坯盖面的质量占整堆茶重量的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坯与鲜花质量比为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花干燥具体包括: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2cm~3cm;在烘时间10min。
7.一种折瓣栀子花茶,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瓣栀子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瓣栀子花茶的香气成分包括罗勒烯、乙酸、2-苯乙酯、芳樟醇、3-己烯-1-醇乙酸酯(
9.一种折瓣栀子花茶产品,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瓣栀子花茶。
10.一种折瓣栀子花茶饮品,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鲜牛乳、基底乳、糖浆、茶汤和冰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瓣栀子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复火处理包括:烘干机进风口温度90~100℃,使茶坯水分达到5.5%~6.5%,随后冷却,茶坯温度达到30~40℃;所述鲜花摊凉的厚度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堆窨高度为60cm;所述筑堆完成后使用预留茶坯盖面的质量占整堆茶重量的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坯与鲜花质量比为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彦文,曹冰冰,宋莹,任志威,黄梦迪,靳灿灿,樊欢,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