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分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以及印刷等多个领域,其主要原理为,不同的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不同,通过单色仪将复合波长光分离成单一波长光,并测量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由此计算出其成分或浓度。在印刷领域,分光光度计不仅提高了印刷品的色彩质量和生产效率,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传统分光光度计通常通过光学系统实现光的分离和波长的精确测量。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分光光度计的光谱范围有限,通常仅能覆盖紫外光谱区或可见光谱区。在需要同时检测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多台设备或复杂的光学系统来完成。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设备体积和重量,还降低了系统的灵活性,难以满足现代应用对小型化和便携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能够覆盖200nm至1100nm的宽光谱范围,即同时针对200nm-380nm紫外光谱区、380nm-780nm可见光光谱区、780nm-1100nm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探测;并且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的结构,大大提升了分光光度计系统的灵活性。
2、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11)和第二透镜(12)沿光路依次排列组成的第一会聚部(1),入射狭缝(2),第一凹面反射镜(3),分光反射光栅(4),第二凹面反射镜(5),
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会聚部(7)的光焦度为φ7,其满足如下关系:0.22≤φ7/φ≤0.35。
4、进一步地,第三透镜(71)的光焦度φ71与所述第四透镜(72)的光焦度φ72满足0.01≤φ71=φ72≤0.067。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1,倾斜角度为θ1,偏心量为y1,满足如下关系:-0.01≤r1≤-0.006,-13°≤θ1≤-9°,6≤y1≤10。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2,倾斜角度为θ2,偏心量为y2,满足如下关系:-0.02≤r2≤-0.005,-20°≤θ2≤-16°,4≤y2≤10。
7、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d,倾斜角度为θ3,满足如下关系:2μm≤d≤10μm,14°≤θ3≤25°。
8、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反射光栅(4)为闪耀光栅,闪耀波长为λ,满足如下关系:450nm≤λ≤625nm。
9、进一步地,所述探测部(6)包括用于直接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平面,所述接收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θ4,满足如下关系:10°≤θ4≤15°。
10、进一步地,所述会聚透镜(9)光焦度φ9满足0.01≤φ9≤0.074, 且0.1≤φ9/φ≤0.23。
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的优点,大大提升了分光光度计系统的灵活性;分光功能优良,不同物面处各色光分离清晰、弥散斑与艾里斑大小接近,成谱稳定,能够在探测中覆盖200nm至1100nm的宽光谱范围,即同时针对200nm-380nm紫外光谱区、380nm-780nm可见光光谱区、780nm-1100nm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探测;全视场在空间频率100lp/mm处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均大于0.2,且整体长度小于160mm。此外,本专利技术检测光路采用单光束光路全程无分束,光能利用率更高。在低浓度或弱吸光样品的检测中,单光束可能表现出更优的信噪比,且光路简化使得仪器体积更小,适合空间有限的实验室或现场进行快速检测。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会聚部(7)的光焦度为Φ7,其满足如下关系:0.22≤Φ7/Φ≤0.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71)的光焦度Φ71与所述第四透镜(72)的光焦度Φ72满足0.01≤Φ71=Φ72≤0.0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1,倾斜角度为θ1,偏心量为Y1,满足如下关系:-0.01≤R1≤-0.006,-13°≤θ1≤-9°,6≤Y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2,倾斜角度为θ2,偏心量为Y2,满足如下关系:-0.02≤R2≤-0.005,-20°≤θ2≤-16°,4≤Y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d,倾斜角度为θ4,满足如下关系:2μm≤d≤10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反射光栅(4)为闪耀光栅,闪耀波长为λ,满足如下关系:450nm≤λ≤625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狭缝(6)包括用于直接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平面,所述接收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θ6,满足如下关系:10°≤θ6≤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透镜(9)光焦度Φ9满足0.01≤Φ9≤0.074, 且0.1≤Φ9/Φ≤0.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会聚部(7)的光焦度为φ7,其满足如下关系:0.22≤φ7/φ≤0.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71)的光焦度φ71与所述第四透镜(72)的光焦度φ72满足0.01≤φ71=φ72≤0.0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1,倾斜角度为θ1,偏心量为y1,满足如下关系:-0.01≤r1≤-0.006,-13°≤θ1≤-9°,6≤y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r2,倾斜角度为θ2,偏心量为y2,满足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斌,尹梦伟,杨柯楠,王赛男,裴翌廷,金豆豆,王瀚,周世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