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志军专利>正文

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853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包括第一半球体、中段球体、第二半球体,第一半球体与第二半球体通过中段球体连接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微型圆球颗粒结构;中段球体中设有微型超声振动组件,第一半球体中设有驱动控制组件,第二半球体中还设有第一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因采用纳米级别的体积和特定球形状,能更容易地植入人体内部的病患处,令人们没有异物感,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集中作用于病患处,确保将病变组织的细胞杀死,极大地提升治疗的疗效,有效避免了传统医疗手段过度用药而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本产品只需一次植入,即可在人体内部长期使用,使患者在家也能定期进行超声波治疗,无需经常往返医院,大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提升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治疗仪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


技术介绍

1、超声波治疗仪是以超声波作为治疗源,将体外的超声波聚焦作用于体内的病变组织,使得体内的病变组织温度迅速上升,在机械效应、热力的渗透和空化作用下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杀死和消融病变的组织细胞,使病变组织细胞不再发生扩散,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超声波空化效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令健康细胞组织实现再生,进而对病变组织实现治疗的目的。

2、在现有的超声波治疗仪中,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504927.4、名称为“一种实时定位低能量超声波治疗仪”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治疗仪主机和超声波照探头,其中治疗仪主机由支撑装置、控制面板、图像显示屏、超声波产生装置构成,超声波照探头与超声波产生装置相连接。治疗时,医护人员将超声波照探头放置于人体表面上,即可使超声波照探头向人体输出超声波,并对病变部位进行超声波治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类超声波治疗仪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3、一是,这类超声波治疗仪是外用式治疗仪,而且超声波照探头的照射面积较大,在治疗过程中,会使得病变部位周围的健康组织也受到同样频率的超声波空化作用,不可避免地对健康部位造成损伤,容易出现间歇性绞痛,严重时容易导致器官出现挫裂伤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每次超声波治疗的时间通常较短,导致对病变组织的治疗效果十分甚微,大大延长了病患处的治疗时间。

4、二是,这类超声波治疗仪需要医院里的专业医护人员才懂得操作,患者只能经常往返医院,才能进行定期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十分高。

5、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植入人体内部、降低对健康部位造成的损伤、无需经常往返医院即可进行定期治疗的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该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因其采用纳米级别的体积和特定的形状,能更容易地植入人体内部的病患处,使人们没有异物感,超声波的空化效能集中直接作用于病患处,确保将病变组织细胞杀死,极大地提升治疗疗效,有效避免了传统医疗手段过度用药而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微型超声振动组件不仅能进行超声振动工作,而且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和无线控制功能,只需一次植入,即可在人体内部长期使用,使患者在家也能定期进行超声波治疗,无需经常往返医院,大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和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点在于包括第一半球体、中段球体、第二半球体,所述第一半球体与第二半球体通过中段球体连接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微型圆球颗粒结构;所述中段球体中设有微型超声振动组件,所述微型超声振动组件包括带永磁块的滑动块、设置在滑动块两端的起缓冲和回弹作用的弹片、与永磁块配合产生磁驱动作用的驱动线圈;所述第一半球体中设有驱动控制组件,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带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板、与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驱动线圈与电路板相电性连接,以驱动微型超声振动组件工作;所述第二半球体中还设有与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池。

3、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球体与中段球体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半球体与中段球体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

4、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球体与中段球体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半球体与中段球体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

5、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球体或第二半球体还设有与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或传感器模块。

6、优选地,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的表面上还设有多条呈纵横交错布置的导流槽。

7、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体外控制器;所述体外控制器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中并与无线通信模块相互传输控制信号的主控电路、以及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操控显示组件,所述操控显示组件与主控电路相电性连接。

8、优选地,所述操控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操控按钮,所述显示屏、操控按钮分别与主控电路相电性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相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发射电磁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接收到电磁场后转化成电流向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10、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相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池,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二电池相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11、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相电性连接的直流电磁铁,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上还设有与直流电磁铁相磁性配合的微型磁铁块;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嵌装槽,所述微型磁铁块嵌装在嵌装槽中。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纳米级别的球体设计,其体积极微小和形状特定,能更容易地植入人体内部的病患处,不仅令人们没有异物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和不适应,而且植入病患处后,超声波的空化效能直接集中作用于病患处,使超声波能效损失极小,确保将病变组织细胞杀死,获得治疗效果更佳。同时利用超声波工作时,产生的超声波空化效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消肿消除炎症,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破坏血栓块、消融血栓块和病变组织的形成,具有帮助血管内壁自我修复的功效,延长人的寿命。并且,超声波无需经过人体皮肤,能大大降低超声波的损失,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微型圆球颗粒结构中设有驱动控制组件和第一电池,其不仅能驱动微型超声振动组件工作,而且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和无线控制功能,这样只需一次植入,即可使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能在人体内部长期使用,且专业医护人员能在电路板中设定超声波能量强度的参数和工作时长,以使患者在家也能定期进行超声波治疗,无需经常往返医院,大大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和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同时也可以使患者大幅度减少药物服用量,大大减少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有利于延长人们寿命。此外,微型圆球颗粒结构由第一半球体、中段球体、第二半球体构成,使三者均有独立、充足的空间分别供驱动控制组件、微型超声振动组件、第一电池容纳和安装,其不仅更有利于生产和制造,而且使各空间均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工作时也不会发生相互阻碍,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和可靠。此外,由本方案的采用纳米级别的球体设计,使其可以通过手术方式或者注射方式,将球体植入到人体病患处,手术创伤的伤口极小,从而在手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方案的产品可以植入到人体肿瘤部位、血管内部或血管的夹层侧壁、胆囊等患病的人体器官中进行治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球体(1)、中段球体(2)、第二半球体(3),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第二半球体(3)通过中段球体(2)连接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一定位销(101)和第一定位孔(102),所述第二半球体(3)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二定位销(103)和第二定位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105),所述第二半球体(3)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或第二半球体(3)还设有与电路板(12)相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或传感器模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的表面上还设有多条呈纵横交错布置的导流槽(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外控制器(5);所述体外控制器(5)包括外壳体(51)、设置在外壳体(51)中并与无线通信模块(11)相互传输控制信号的主控电路(52)、以及设置在外壳体(51)上的操控显示组件(53),所述操控显示组件(53)与主控电路(52)相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显示组件(53)包括显示屏(531)、操控按钮(532),所述显示屏(531)、操控按钮(532)分别与主控电路(52)相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1)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52)相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由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向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3)发射电磁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3)接收到电磁场后转化成电流向第一电池(30)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1)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52)相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池(55),所述外壳体(51)上还设有与第二电池(55)相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56)。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1)中还设有与主控电路(52)相电性连接的直流电磁铁(57),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上还设有与直流电磁铁(57)相磁性配合的微型磁铁块(108);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的表面上设有嵌装槽(109),所述微型磁铁块(108)嵌装在嵌装槽(109)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球体(1)、中段球体(2)、第二半球体(3),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第二半球体(3)通过中段球体(2)连接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一定位销(101)和第一定位孔(102),所述第二半球体(3)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相互嵌套一起的第二定位销(103)和第二定位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105),所述第二半球体(3)与中段球体(2)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体(1)或第二半球体(3)还设有与电路板(12)相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或传感器模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球颗粒结构(100)的表面上还设有多条呈纵横交错布置的导流槽(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入式纳米超声波空化治疗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外控制器(5);所述体外控制器(5)包括外壳体(51)、设置在外壳体(51)中并与无线通信模块(11)相互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彭志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