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隐形眼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及变色隐形眼镜。
技术介绍
1、角膜接触镜,简称隐形眼镜(contact lens),是一种佩戴于人眼球角膜上,用于矫正眼睛视力或者用于保护人眼角膜的镜片。根据隐形眼镜镜片的功能可以分为几类,比如普通的透明片、彩色隐形眼镜或美瞳(cosmetic contact lens)、绷带镜(bandage contactlens)、离焦软镜等。根据隐形眼镜镜片材料的软硬,也可以分为硬性接触镜、软性接触镜两种。根据隐形眼镜镜片材料的不同,分为水凝胶(hydrogel contact lens)和硅水凝胶(silicone hydrogel contact lens)。相比于传统框架镜,隐形眼镜不仅仅给佩戴者带来视野宽阔、视物逼真,同时能够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带来很大的改善,而且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治疗眼科疾病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再者,隐形眼镜相比框架眼镜佩戴后更为美观,且不影响运动。因此隐形眼镜越来越多应用在近视矫正、预防,以及眼科疾病治疗中。
2、日常生活中室外阳光中光线较强时,需要佩戴太阳镜来减少光线进入眼睛,在进入相对较暗环境中时,需要摘掉太阳镜,较为麻烦;且户外日光环境中以及平时生活中均存在短波光,一些短波光比如紫外光(280-380nm)和有害短波蓝光(380-460nm)会对人眼睛造成伤害。如长期户外强光下活动,或长时间使用带有屏幕的电子产品,很容易引起眼睛损伤。
3、公开号为cn209215763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及变色隐形眼镜,该隐形眼镜可以同时过滤蓝光和紫外光,且镜片整体无色,该变色隐形眼镜不仅可以光致变色减少光线自隐形眼镜进入,充当太阳镜的效果,而且在室内条件下可以同时过滤蓝光和紫外光。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层,所述第一镜片层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所述第二镜片层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的内表面相贴合;
4、所述第一镜片层包括第一光学区和第一周边区,所述第二镜片层包括第二光学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分别设置在第一光学区和第二光学区的周侧;
5、所述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透明构件。
6、本技术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通过将隐形眼镜设置为第一镜片层和第二镜片层的两层,朝向人眼内侧的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透明构件。可以使得第二光学区可以同时过滤紫外光和蓝光,减少因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整体固化至隐形眼镜构件中或涂层方式涂覆至隐形眼镜表面所导致的整个镜片无论从正面或侧面角度均可看到偏黄的镜片,从而影响隐形眼镜美观。
7、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包括第一镜片层,所述第一镜片层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所述第二镜片层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的内表面相贴合;
8、所述第一镜片层包括第一光学区和第一周边区,所述第二镜片层包括第二光学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分别设置在第一光学区和第二光学区的周侧;
9、所述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和光致变色染料的透明构件。
10、本技术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通过将隐形眼镜设置为第一镜片层和第二镜片层的两层,朝向人眼内侧的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和光致变色染料的透明构件。可以使得第二光学区可以同时过滤紫外光和蓝光,减少因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整体固化至隐形眼镜构件中或涂层方式涂覆至隐形眼镜表面所导致的整个镜片无论从正面或侧面角度均可看到偏黄的镜片,从而影响隐形眼镜美观;且在室外光线下可以光致变色,从而减少光线自隐形眼镜进入的强度,充当太阳镜的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片层的内侧同心可设置有透明且亲水的第三镜片层,所述第二镜片层设置在第一镜片层和第三镜片层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镜片层的内表面和第三镜片层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镜片层包括第三光学区和第三周边区,所述第三周边区设置在第三光学区的周侧;所述第三镜片层的内表面与人眼曲率相同。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厚度为0.005-0.070mm。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学区或第二光学区的直径为5.00-10.00mm。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区和第二光学区的直径相同,且均为5.00-10.00mm。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区、第二光学区和第三光学区的直径相同,且均为5.00-10.00mm。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片层覆盖在第二镜片层的外侧,所述第一镜片层的直径为13.80-15.00mm,第一镜片层的直径即为隐形眼镜镜片的总直径。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片层的直径为7.00-12.00mm。
1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镜片层的直径为7.10-13.00mm,所述第三镜片层完全覆盖第二镜片层。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周边区的内表面或第二周边区外表面设有用于装饰的美瞳图案区,所述美瞳图案区不与隐形眼镜的外界连通。
2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周边区的内表面或第三周边区外表面或第二周边区的表面设有用于装饰的美瞳图案区,所述美瞳图案区不与隐形眼镜的外界连通。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镜片层的第二周边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和光致变色染料的透明构件。
22、进一步地,所述变色隐形眼镜为水凝胶或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4、(1)本技术提供的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及变色隐形眼镜通过将隐形眼镜设置为第一镜片层和第二镜片层,朝向人眼内侧的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透明构件,可以同时过滤紫外光和蓝光,避免因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整体固化至隐形眼镜构件中所导致的整个镜片无论从正面或侧面角度均可看到偏黄的镜片的问题,佩戴更为美观。
25、(2)本技术提供的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通过将隐形眼镜设置为第一镜片层和第二镜片层,朝向人眼内侧的第二镜片层上的第二光学区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光致变色染料的透明构件;在室外光线下可以光致变色,减少光线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片层(1),所述第一镜片层(1)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2),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相贴合;
2.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片层(1),所述第一镜片层(1)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2),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内侧同心设置有透明且亲水的第三镜片层(3),所述第二镜片层(2)设置在第一镜片层(1)和第三镜片层(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和第三镜片层(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镜片层(3)包括第三光学区(31)和第三周边区(32),所述第三周边区(32)设置在第三光学区(31)的周侧;所述第三镜片层(3)的内表面与人眼曲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上的第二光学区(21)厚度为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区(11)或第二光学区(21)的直径为5.00-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层(1)覆盖在第二镜片层(2)的外侧,所述第一镜片层(1)的直径为13.80-1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直径为7.00-1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层(3)的直径为7.10-13.00mm,所述第三镜片层(3)完全覆盖第二镜片层(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边区(12)的内表面或第二周边区(22)外表面设有用于装饰的美瞳图案区,所述美瞳图案区不与隐形眼镜的外界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边区(12)的内表面或第三周边区(32)外表面或第二周边区(22)的表面设有用于装饰的美瞳图案区,所述美瞳图案区不与隐形眼镜的外界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第二周边区(22)为交联固化有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和光致变色染料的透明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片层(1),所述第一镜片层(1)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2),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相贴合;
2.一种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片层(1),所述第一镜片层(1)的内侧同心设置有第二镜片层(2),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外表面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的内侧同心设置有透明且亲水的第三镜片层(3),所述第二镜片层(2)设置在第一镜片层(1)和第三镜片层(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镜片层(1)的内表面和第三镜片层(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镜片层(3)包括第三光学区(31)和第三周边区(32),所述第三周边区(32)设置在第三光学区(31)的周侧;所述第三镜片层(3)的内表面与人眼曲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层(2)上的第二光学区(21)厚度为0.005-0.07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隐形眼镜或权利要求2所述防紫外和蓝光的变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区(11)或第二光学区(21)的直径为5.00-10.00mm。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光,杨李娇,杨旭,廖秀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蕾明视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