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污分流井,尤其涉及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
技术介绍
1、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在实现雨污分流时需要使用到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
2、现市面上存在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传统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重力雨污分流井是由多个管道连接构成,当在重力雨污分流井运输过程中,重力雨污分流井的不规则性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运输时比较麻烦;
4、2、大多数重力雨污分流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雨污分流井进入雨污的入口不具备过滤效果,当塑料袋或一些较大物品进入后,可能会对内部堵塞,使用时不具备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表面开设外螺纹,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焊接内螺纹套环,所述连接管位于分流井本体内部,所述分流井本体表面焊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贴合于分流井本体底部。
3、优选的,所述分流井本体内部焊接支撑环,所述支撑环顶部固定连接外螺纹环,所述外螺纹环表面套接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另一端焊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焊接滤环。
4、优选的,所述分流井本体表面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表面焊接圆板,所述圆板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另一端焊接握把。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部套接螺栓,所述固定块呈对称分布形式。
7、优选的,所述圆板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第二固定座呈对称分布形式。
8、本技术的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具有以下优点:
9、1.该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通过在连接管表面开设外螺纹,并在连接管另一端焊接内螺纹套环,内螺纹套环于连接管表面的外螺纹相互啮合,此时可将多个连接管通过内螺纹套环相互连接,并将其放置在分流井本体内部,在分流井本体表面焊接固定块,同时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地板,底板顶部贴合于分流井本体底部,此时可将连接管限制在分流井本体内部,当在运输重力雨污分流井时,失去连接管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形状较为规则,占据空间减小,运输时更加方便;
10、2.该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通过在分流井本体内部焊接支撑环,并在支撑环顶部固定连接外螺纹环,同时在外螺纹环表面套接内螺纹环,为内螺纹环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环,在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另一端焊接固定杆,并为固定杆表面焊接滤环,当在使用重力雨污分流井时,可利用滤环对进入重力雨污分流井内部的雨污进行过滤,使得塑料袋或体积较大的物品不会进入重力雨污分流井,使其内部不会堵塞,使用时具有防护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1)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表面开设外螺纹,所述连接管(3)另一端焊接内螺纹套环(4),所述连接管(3)位于分流井本体(1)内部,所述分流井本体(1)表面焊接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通过螺栓连接底板(8),所述底板(8)顶部贴合于分流井本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本体(1)内部焊接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顶部固定连接外螺纹环(6),所述外螺纹环(6)表面套接内螺纹环(11),所述内螺纹环(11)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另一端焊接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表面焊接滤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本体(1)表面固定连接分流管(2),所述分流管(2)表面开设外螺纹,所述分流管(2)另一端嵌入内螺纹套环(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表面焊接圆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底部开设内螺纹孔(9),所述内螺纹孔(9)内部套接螺栓,所述固定块(7)呈对称分布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5)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第二固定座(16)呈对称分布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雨污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1)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表面开设外螺纹,所述连接管(3)另一端焊接内螺纹套环(4),所述连接管(3)位于分流井本体(1)内部,所述分流井本体(1)表面焊接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通过螺栓连接底板(8),所述底板(8)顶部贴合于分流井本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雨污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本体(1)内部焊接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顶部固定连接外螺纹环(6),所述外螺纹环(6)表面套接内螺纹环(11),所述内螺纹环(11)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另一端焊接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表面焊接滤环(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一峰,杨荣伟,吕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宏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