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99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及系统,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套单元、第二管套单元、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和温度监测单元。其优点在于,利用第一管套单元与第二管套单元转动连接,并相互配合套设在特气管道,利用磁吸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实现了对第一管套单元、第二管套单元的简单、灵活安装和拆卸,解决了安装拆卸不够灵活方便的问题;同时利用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对特气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加热,利用温度监测单元实时监测第一管套单元、第二管套单元内部的温度,可及时对温度进行相应调整,解决了不具有实时温度监测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特气管道加热,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等领域,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为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或提高使用效率,确保介质有效流动并防止由于温度过低而导致的凝固或粘度增加,常常需要对管道内的介质进行加热。

2、传统的管道加热方法包括使用电加热带、热水或蒸汽加热等。电加热带通过将电阻丝直接缠绕在特气管道外部,通电后产生热量来加热管道。这种方法安装简便,但热量容易散失,加热效率较低,而且电阻丝直接暴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热水加热通过循环热水来加热管道,这种方法环保且成本较低,但加热速度慢,且受热源温度限制,不适合高温加热需求。蒸汽加热利用蒸汽的高温来加热管道,这种方法加热速度快,效率高,但需要额外的蒸汽发生设备,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管道加热装置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加热装置,如通过设置管体,并在管体内设置加热电阻丝,并套设输送通道,不仅设备简单,且安全性高,但是这种加热装置安装拆卸不够灵活方便、不能监测加热装置内部的温度、不具有保温功能,热量容易散失,同时不具有及时散热的功能,在不需要加热时,冷却较慢,冷却时间较长。

4、针对相关技术中,加热装置安装拆卸不够灵活方便、不具有实时温度监测装置、热量容易散失、冷却较慢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加热装置安装拆卸不够灵活方便、不具有实时温度监测装置、热量容易散失、冷却较慢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包括:

4、第一管套单元,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可移除地套设特气管道;

5、第二管套单元,所述第二管套单元可移除地套设特气管道,并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活动连接,用于配合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套设特气管道;

6、第一加热单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用于对特气管道进行加热;

7、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对特气管道进行加热;

8、温度监测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一管套单元、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的温度。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包括:

10、第一内管元件,所述第一内管元件可移除地套设特气管道,用于配合所述第二管套单元套设特气管道;

11、第一外管元件,所述第一外管元件套设所述第一内管元件,所述第一外管元件与所述第一内管元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加热单元;

12、第一转动元件,所述第一转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管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管套单元转动连接;

13、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管元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外管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二管套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还包括:

15、第一散热元件,所述第一散热元件贯穿所述第一外管元件设置,用于散热;

16、第一封闭元件,所述第一封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元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散热元件。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还包括:

18、第一保护元件,所述第一保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管元件的内缘面,用于减少所述第一内管元件与特气管道的摩擦。

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套单元包括:

20、第二内管元件,所述第二内管元件可移除地套设特气管道,用于配合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套设特气管道;

21、第二外管元件,所述第二外管元件套设所述第二内管元件,所述第二外管元件与所述第二内管元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加热单元;

22、第二转动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转动连接;

23、第二磁吸元件,所述第二磁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管元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外管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2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套单元还包括:

25、第二散热元件,所述第二散热元件贯穿所述第二外管元件设置,用于散热;

26、第二封闭元件,所述第二封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元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散热元件。

2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套单元还包括:

28、第二保护元件,所述第二保护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管元件的内缘面,用于减少所述第二内管元件与特气管道的摩擦。

2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

30、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对特气管道进行加热。

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包括:

32、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对特气管道进行加热。

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包括:

34、至少一温度监测元件,所述温度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的温度。

3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

36、第一保温单元,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套设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用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37、第二保温单元,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套设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减少热量的散失。

3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包括:

39、第一保温元件,所述第一保温元件套设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减少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的热量散失。

4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包括:

41、第二保温元件,所述第二保温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减少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的热量散失。

4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

43、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的端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管套单元、所述第二管套单元与特气管道的连接处。

4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

45、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管套单元的第一端,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管套单元、所述第二管套单元与特气管道的连接处;

46、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包括:

8.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系统,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特气管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明纪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