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色布料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
技术介绍
1、感温变色布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布料,其通过感温变色纤维编织而成,可根据温度的改变进行相应的颜色变化,可应用到如运动服、防晒的衣物、个性化的衣物等,应用范围很大;目前的感温变色布大多是单层结构,结构强度欠佳;并且,虽然说感温变色纤维所采用的聚合物料对人体无害,若用于制成贴身的衣物,则是与人体直接的接触,难免部分群体会有一定的怀疑甚至抵触,不便于进行推广及应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结构简单,增加用作隔层的编织结构,尽可能的减少变色层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消除或降低部分客户的抵触心理,以便其更好的推广及应用。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包括亲肤层、变色层;变色层由纬线方向的第一变色纤维,及经线方向的第二变色纤维、第三变色纤维、第四变色纤维的交织而成;亲肤层位于变色层的底面,且变色层位于交织点下方的部分纤维与亲肤层的纤维交织。
4、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三变色纤维与第一变色纤维为一上一下的编织结构;第二变色纤维与第一变色纤维为两上两下的编织结构;第四变色纤维与第一变色纤维为两上两下的编织结构。
5、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变色纤维、第三变色纤维、第四变色纤维沿经线方向依次排列。
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
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亲肤层由第一丝线及第二丝线沿经纬方向交织而成;位于交织点下方的第一变色纤维穿插交织在第一丝线及第二丝线之间。
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丝线采用纯棉线或蚕丝线;第二丝线采用纯棉线或蚕丝线。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包括亲肤层、变色层,亲肤层位于变色层的底面,且变色层位于交织点下方的部分纤维与亲肤层的纤维交织;增加了亲肤层,起到一个隔层的效果,尽可能的减少变色层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消除或降低部分客户的抵触心理,以便其更好的推广及应用;并且,增加的亲肤层可提供更好的触感,提高穿戴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亲肤针织布,其特征在于: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敏,陈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丝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