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及电表。
技术介绍
1、负荷开关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通过其内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或分离,实现开关的合闸或分闸。电表内部会设有pcb板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其次为了使得电表能够准确、稳定地测量电能,通常还需设有变压器、mcu、电容等诸多元器件,导致留给负荷开关的空间大大受限,因此负荷开关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现有在驱动动触头运动时采用推动卡或者是齿轮传动等复杂的传动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装配空间。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提供的负荷开关整体的结构布局不够紧凑,造成负荷开关的整体体积较大,导致负荷开关安装在电表内时需要占用较大的装配空间,不利于电表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及电表,其通过对负荷开关结构布局的改进,能够有效缩小负荷开关的体积,有利于实现负荷开关的小型化设计。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安装壳体、电磁驱动机构以及触头组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与所述触头组件在所述安装壳体内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靠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线圈、轭铁组件和转动衔铁组件;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以及静触头;所述转动衔铁组件与所述动触头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所述转动衔铁组件带动所述动触头旋转,以使所述动触头另一端与静触头分合闸;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具有至少一个合闸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覆盖
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安装座,所述转动衔铁组件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所述转动衔铁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结构可转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与所述连杆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连杆结构以及动触头安装座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四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合闸。
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连杆结构以及动触头安装座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u型结构。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轭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轭铁与第二轭铁,所述转动衔铁组件与所述电磁线圈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所述动触头,多个所述动触头沿第三方向排布;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以及所述动触头上穿设有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的转动轴。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与所述动触头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受挤压产生使得所述动触头靠近所述静触头的作用力。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u型增磁件,所述动触头具有动接触部用于与所述静触头合闸/分闸;所述动触头远离动接触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u型增磁件的开口中,且动触头穿设段背离所述u型增磁件底部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增磁块;所述增磁块与动接触部分别设在转动轴的两侧;所述u型增磁件与所述增磁块用于产生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抵接的作用力。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灭弧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时,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灭弧件的入口处,且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以及至少部分灭弧件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内。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壳体外部设有绕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周向布置的磁屏蔽罩;所述磁屏蔽罩为矩形,至少覆盖所述安装壳体四个面;所述安装壳体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磁屏蔽罩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通孔。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动触头接线排,所述动触头接线排沿平行于所述电磁线圈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动触头接线排设置软连接导线,所述动触头远离动接触部一端与所述软连接导线连接;所述软连接导线与所述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动触头的同一侧。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静触头接线排,所述静触头接线排包括设置接触点的第一接触部、第二引出部和第三引出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引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成角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引出部成角度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引出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接线端子连接。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表,包括电表壳体、上述的负荷开关以及互感器;所述负荷开关与所述互感器安装在电表壳体内部,所述负荷开关和所述互感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1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安装壳体、电磁驱动机构以及触头组件;电磁驱动机构与触头组件在安装壳体内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靠近。本申请实施例使得触头组件靠近电磁驱动机构,有利于缩小电磁驱动机构与触头组件所占用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安装壳体具有较小的体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线圈、轭铁组件和转动衔铁组件;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以及静触头;转动衔铁组件与动触头一端连接,电磁线圈通过转动衔铁组件带动动触头旋转,以使动触头另一端与静触头分合闸;电磁线圈的一端与安装壳体内壁靠近,且静触头与动触头的合闸位置靠近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本申请实施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合闸位置布置在电磁驱动机构的一端且靠近电磁驱动机构,有利于缩小负荷开关的长度,使得负荷开关具有较小的体积。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表,包括电表壳体、上述的负荷开关以及互感器;负荷开关与互感器安装在电表壳体内部,负荷开关和互感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表采用上述的负荷开关,负荷开关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因此负荷开关不会在电表壳体内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有利于缩小电表壳体的体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100)、电磁驱动机构(101)以及触头组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与所述触头组件在所述安装壳体(100)内沿第一方向(107)排布且相互靠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包括电磁线圈、轭铁组件和转动衔铁组件(108);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102)以及静触头(103);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动触头(102)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带动所述动触头(102)旋转,以使所述动触头(102)另一端与静触头(103)分合闸;所述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3)具有至少一个合闸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沿第一方向(107)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合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安装座(111),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109);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结构(109)可转动连接的连接部(110),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与所述连杆结构(109)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0)、连杆结构(109)以及动触头安装座(111)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的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107)排布的第一轭铁(117)与第二轭铁(118),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电磁线圈沿第二方向(119)排布;所述第一方向(107)与所述第二方向(119)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上设有多个所述动触头(102),多个所述动触头(102)沿第三方向排布;其中,第一方向(107)、第二方向(119)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以及所述动触头(102)上穿设有与所述安装壳体(100)连接的转动轴(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与所述动触头(102)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受挤压产生使得所述动触头(102)靠近所述静触头(103)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壳体(100)内设有U型增磁件(113);所述动触头(102)具有动接触部用于与所述静触头(103)合闸/分闸;所述动触头(102)远离动接触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U型增磁件(113)的开口中,且动触头(102)穿设段背离所述U型增磁件(113)底部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增磁块(114);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0)内设置灭弧件(115),所述动触头(102)与所述静触头(103)合闸时,所述动触头(102)与所述静触头(103)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灭弧件(115)的入口处,且所述动触头(102)与所述静触头(103)的接触部以及至少部分灭弧件(115)位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0)外部设有绕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周向布置的磁屏蔽罩(116);所述磁屏蔽罩(116)为矩形,至少覆盖所述安装壳体(100)四个面;所述安装壳体(100)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磁屏蔽罩(116)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触头接线排(104),所述动触头接线排(104)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07)延伸;所述动触头接线排(104)设置软连接导线(105),所述动触头(102)远离动接触部一端与所述软连接导线(105)连接;所述软连接导线(105)与所述静触头(103)设置在所述动触头(102)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触头接线排(106),所述静触头接线排(106)包括设置接触点的第一接触部(120)、第二引出部(121)和第三引出部(122)、第二端部(123),所述第二引出部(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120)成角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引出部(122)成角度连接,第二端部(123)与所述第三引出部(12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23)用于与接线端子连接。
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100)、电磁驱动机构(101)以及触头组件;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与所述触头组件在所述安装壳体(100)内沿第一方向(107)排布且相互靠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包括电磁线圈、轭铁组件和转动衔铁组件(108);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102)以及静触头(103);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动触头(102)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带动所述动触头(102)旋转,以使所述动触头(102)另一端与静触头(103)分合闸;所述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3)具有至少一个合闸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沿第一方向(107)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合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安装座(111),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之间设置有连杆结构(109);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杆结构(109)可转动连接的连接部(110),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与所述连杆结构(109)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110)、连杆结构(109)以及动触头安装座(111)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通过所述四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3)分合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0)、连杆结构(109)以及动触头安装座(111)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1)的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107)排布的第一轭铁(117)与第二轭铁(118),所述转动衔铁组件(108)与所述电磁线圈沿第二方向(119)排布;所述第一方向(107)与所述第二方向(119)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上设有多个所述动触头(102),多个所述动触头(102)沿第三方向排布;其中,第一方向(107)、第二方向(119)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以及所述动触头(102)上穿设有与所述安装壳体(100)连接的转动轴(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安装座(111)与所述动触头(102)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受挤压产生使得所述动触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江,王兴逢,申磊,刘博韬,钟允攀,于贻鹏,
申请(专利权)人: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