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783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7
本技术属于绝缘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大小与折弯扁导线的尺寸匹配,所述连接槽用于让所述套体套在折弯扁导线上。通过本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修复效率,可以提高折弯扁导线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效果。采用以往的绝缘膜手工缠绕包扎折弯扁导线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而采用本技术的防护套进行处理只需要几秒钟,本技术相比于以往采用绝缘膜手工缠绕包扎的工艺,节省了人工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绕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绝缘防护,具体涉及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


技术介绍

1、变压器绕组段间连续绕线时,导线过渡段需要做成如图3所示的折弯形状,在用机械进行折弯时,折弯处的导线会发生绝缘层受伤,需要对受伤的过渡导线进行补绝缘。常规处理方法是用绝缘膜手工缠绕包扎,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对多分段绕组会消耗大量的处理时间,增加人工成本;目前,缺少一种专门用在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绝缘防护的防护套,来提高人们对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修复效率,来提高折弯扁导线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效果。

2、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可以提高人们对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修复效率,可以提高折弯扁导线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效果。

2、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大小与折弯扁导线的尺寸匹配,所述连接槽用于让所述套体套在折弯扁导线上。

4、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平面体、第二平面体、第三平面体、第四平面体和第五平面体;所述第一平面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面体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平面体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平面体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平面体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相互垂直。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面体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相互平行,且保持设定槽间距。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面体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相互平行,且保持设定槽间距。

8、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侧边长度为折弯扁导线宽度的3~5倍。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为轴向贯通的通槽。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呈“l”型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套体为固体硅橡胶套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套体通过所述连接槽套设在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上,之后,再在所述套体、折弯扁导线外浇注固化一层包封绝缘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技术的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包括套体,该套体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口大小与折弯扁导线的尺寸匹配,该连接槽用于让套体套在折弯扁导线上;通过本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修复效率,可以提高折弯扁导线绝缘受伤部位的绝缘效果。采用以往的绝缘膜手工缠绕包扎折弯扁导线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而采用本技术的防护套进行处理只需要几秒钟,本技术相比于以往采用绝缘膜手工缠绕包扎的工艺,节省了人工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绕制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大小与折弯扁导线的尺寸匹配,所述连接槽用于让所述套体套在折弯扁导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平面体、第二平面体、第三平面体、第四平面体和第五平面体;所述第一平面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体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平面体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平面体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平面体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体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相互平行,且保持设定槽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体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相互平行,且保持设定槽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侧边长度为折弯扁导线宽度的3~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为轴向贯通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呈“L”型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为固体硅橡胶套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通过所述连接槽套设在折弯扁导线折弯处绝缘受伤部位上,之后,再在所述套体、折弯扁导线外浇注固化一层包封绝缘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大小与折弯扁导线的尺寸匹配,所述连接槽用于让所述套体套在折弯扁导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平面体、第二平面体、第三平面体、第四平面体和第五平面体;所述第一平面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三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四平面体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的第一侧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体与所述第二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平面体与所述第三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平面体与所述第四平面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平面体与所述第五平面体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扁导线的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鲲鹏吴济安林珊赵云云刘自铭范建伟吴庆兵卓琪高杰赵霖李瀚林李坚生冯超张晔周丹王洪杰王哲元黎俊杰冯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