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电池场对于产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软包电池的生产线的产能趋于稳定,针对单条生产线的产能增加难以提升,尤其是在注液阶段,往往通过人工转运未注液的空包电芯及注液之后的成品电芯,建立更多的生产线能够有效解决产能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人工成本及转运时间,而且场地限制了多条生产线的实施,如何基于现有生产线、既有场地提升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基于多条生产线搭建双边循环的物流线,实现多条产线上进出料的自动化作业,有效提升产能。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包括多条注液生产线以及设于多条注液生产线两端的循环式的物流线,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均设置过渡舱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物流线连接,所述物流线上搭载有用以装载电芯的料盒,所述过渡舱包括与所述物流线对接连通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使位于所述物流线上的所述料盒从所述进料通道进入之后,从所述出料通道返回至所述物流线。
3、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包括进料端的过渡舱、出料端的过渡舱,所述物流线包括物流线一、物流线二,所述物流线一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进料端,所述物流线二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出料端。
4、进一步的,所述物流线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对接位置设有用以识别所述料盒内是否装载空包电芯或注液电芯的识别模块,所述识
5、进一步的,所述物流线对应所述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分别设置有独立运行的第一支道、第二支道,所述第一支道架设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进料通道之间,将所述物流线上装载有空包电芯的料盒或空置的料盒转运至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二支道架设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出料通道之间,将所述出料通道上的装载有注液电芯的料盒或空置的料盒转运至所述物流线。
6、进一步的,还包括过道,所述过道的一端从所述物流线的上方越过或下方穿过之后设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注液生产线之间,所述过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物流线之外。
7、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生产线依次包括下电池位、空包称重模块、电芯装夹模块、真空注液模块、真空静置模块、真空封装模块、电芯下夹模块、注液称重模块、ng缓存模块、电池装盒位,所述下电池位为所述注液生产线的进料端、所述电池装盒位为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出料端。
8、进一步的,所述下电池位内搭载有抓取并转移空包电芯的机械手,将料盒内的所述空包电芯抓取并转移至所述电芯装夹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包括扫码器、称重传感器,所述扫码器设于所述机械手的运行路径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机械手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真空注液模块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装盒位内搭载有抓取并转移注液电芯的机械手,将所述电芯下夹模块上的所述注液电芯抓取并转移至料盒;所述注液称重模块包括扫码器、称重传感器,所述扫码器设于所述机械手的运行路径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机械手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ng缓存模块与所述注液称重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电池装盒位的机械手电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下电池位与所述电芯装夹模块之间设有空包ng缓存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空包ng缓存模块电连接,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下电池位的机械手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与所述ng缓存模块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与所述电池装盒位的机械手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舱还包括转运通道,所述转运通道架设于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之间,用于将料盒从进料通道转运至出料通道。
1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转运通道均可独立运行。
14、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独立运行,所述进料通道延伸出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与所述出料通道同步运行,所述对接通道的前端与所述出料通道对接,从而将料盒转运至出料通道上。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基于多条注液生产线搭建双边循环式的物流线,通过料盒装载电芯,实现注液生产线的自动化上下料作业,提升产能。
17、料盒在物流线上循环使用,料盒不在两个物流线之间进行转运,提升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注液生产线以及设于多条注液生产线两端的循环式的物流线,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均设置过渡舱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物流线连接,所述物流线上搭载有用以装载电芯的料盒,所述过渡舱包括与所述物流线对接连通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使位于所述物流线上的所述料盒从所述进料通道进入之后,从所述出料通道返回至所述物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包括进料端、出料端,所述物流线包括物流线一、物流线二,所述物流线一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进料端,所述物流线二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出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对接位置设有用以识别所述料盒内是否装载空包电芯或注液电芯的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进料识别单元和出料识别单元,所述进料识别单元设于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物流线的对接位置,所述出料识别单元设于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物流线的对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对应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道,所述过道的一端从所述物流线的上方越过或下方穿过之后设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注液生产线之间,所述过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物流线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生产线依次包括下电池位、空包称重模块、电芯装夹模块、真空注液模块、真空静置模块、真空封装模块、电芯下夹模块、注液称重模块、NG缓存模块、电池装盒位,所述下电池位为所述注液生产线的进料端、所述电池装盒位为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出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池位内搭载有抓取并转移空包电芯的机械手,将料盒内的所述空包电芯抓取并转移至所述电芯装夹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包括扫码器、称重传感器,所述扫码器设于所述机械手的运行路径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机械手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真空注液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盒位内搭载有抓取并转移注液电芯的机械手,将所述电芯下夹模块上的所述注液电芯抓取并转移至料盒;所述注液称重模块包括扫码器、称重传感器,所述扫码器设于所述机械手的运行路径一侧,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所述机械手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G缓存模块与所述注液称重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电池装盒位的机械手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池位与所述电芯装夹模块之间设有空包NG缓存模块,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空包NG缓存模块电连接,所述空包称重模块与所述下电池位的机械手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与所述NG缓存模块电连接,所述注液称重模块与所述电池装盒位的机械手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注液生产线以及设于多条注液生产线两端的循环式的物流线,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均设置过渡舱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物流线连接,所述物流线上搭载有用以装载电芯的料盒,所述过渡舱包括与所述物流线对接连通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使位于所述物流线上的所述料盒从所述进料通道进入之后,从所述出料通道返回至所述物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两端包括进料端、出料端,所述物流线包括物流线一、物流线二,所述物流线一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进料端,所述物流线二位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出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注液生产线的对接位置设有用以识别所述料盒内是否装载空包电芯或注液电芯的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进料识别单元和出料识别单元,所述进料识别单元设于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物流线的对接位置,所述出料识别单元设于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物流线的对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对应所述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分别设置有独立运行的第一支道、第二支道,所述第一支道架设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进料通道之间,将所述物流线上装载有空包电芯的料盒或空置的料盒转运至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二支道架设于所述物流线与所述出料通道之间,将所述出料通道上的装载有注液电芯的料盒或空置的料盒转运至所述物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注液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道,所述过道的一端从所述物流线的上方越过或下方穿过之后设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注液生产线之间,所述过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物流线之外。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国,白雪,胡萌,刘雷,张中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