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74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本技术属于放电保护球隙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球形电极间距需要手动调节的问题,包括外壳体、第一球极、第二球极和传导杆,所述外壳体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球极,且外壳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球极,外壳体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导杆,所述第一球极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以自动、稳定的对第一球极与第二球极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的进行调整,整体部件的调节更加安全,且调节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出现调整间距过大,往复调节的情况,让设备自身的使用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放电保护球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放电保护球隙是一对直径相同的球型电极,当其与高压试验变压器,控制台,调压器,水电阻等组成成套测试设备后,可在工频高压试验时用于高压测量及保护被试物品之用,其结构有:活动底座,绝缘支管,铜球,调节轴,坚固螺钉,微调轴,微调轮,水电阻等主要部件组成。

2、中国技术专利为cn207038922u,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压测量功能的放电保护球隙装置,设置有连接支架和绝缘外壳,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的绝缘外壳内设有球隙支座,在所述的球隙支座上设置有球隙,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下端设置有高频插头,高频插头与球隙支座之间由高压连接导线进行连接。在绝缘外壳和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调节螺母,能够随时对于球隙进行调整,结构利用球隙放电的原理,可以对不同电压进行过电压保护,通过安装的高频插头结构,可以方便的实时测量电压值;

3、上述设计通过调节螺母可以稳定、便捷的对球隙进行调整,这一方式虽然稳定,但是还是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的对调节螺母进行转动,手动转动过程中容易出现转动间隙需要多次校准,调整间隙的大小无法清晰明确的显示,无形中延长了球隙调整的时间,影响设备自身的工作效率。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第一球极、第二球极和传导杆,外壳体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球极,且外壳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球极,外壳体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导杆,第一球极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第一齿块、第一齿轮和电机,移动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球极底端,第一齿块等距固定安装在移动架底端,电机固定安装在传导杆端部,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导杆外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块啮合连接,移动机构用于自动的调整第一球极与第二球极之间的间距,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测距机构,测距机构跟随移动架同步移动,外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机构,显示机构用于显示移动架移动间距大小。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移动架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用于线路与移动架底端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体内部位于第一球极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校准架,用于辅助第一球极稳定的进行移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测距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块、连接板和移动尺板,移动尺板滑动安装在外壳体内部,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移动尺板底端,第二齿块等距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底端,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导杆外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块啮合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齿块数量与间距与第一齿块保持一致,用于保证移动尺板移动距离与移动架一致。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移动尺板表面等距开设有刻度尺,且标注有数字,用于详细的展示第一球极移动的距离。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显示机构包括显示槽和校准块,外壳体上表面开设有显示槽,显示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校准块。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壳体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加固座。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以自动、稳定的对第一球极与第二球极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的进行调整,整体部件的调节更加安全,且调节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出现调整间距过大,往复调节的情况,让设备自身的使用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工作效率;

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测距机构和显示机构,可以根据第一球极的移动间距,来实时显示移动距离的具体大小,方便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对移动距离有较为直观的感受,让后续的调整更加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1)、第一球极(2)、第二球极(3)和传导杆(4),所述外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球极(3),且外壳体(1)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球极(2),外壳体(1)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导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极(2)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移动架(51)、第一齿块(52)、第一齿轮(53)和电机(54),移动架(51)固定安装在第一球极(2)底端,第一齿块(52)等距固定安装在移动架(51)底端,电机(54)固定安装在传导杆(4)端部,第一齿轮(53)固定安装在传导杆(4)外部,第一齿轮(53)与第一齿块(52)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机构(5)用于自动的调整第一球极(2)与第二球极(3)之间的间距,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测距机构(6),所述测距机构(6)跟随移动架(51)同步移动,外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机构(7),所述显示机构(7)用于显示移动架(51)移动间距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51)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用于线路与移动架(51)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位于第一球极(2)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校准架,用于辅助第一球极(2)稳定的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机构(6)包括第二齿轮(61)、第二齿块(62)、连接板(63)和移动尺板(64),移动尺板(64)滑动安装在外壳体(1)内部,连接板(63)固定安装在移动尺板(64)底端,第二齿块(62)等距固定安装在连接板(63)底端,第二齿轮(61)固定安装在传导杆(4)外部,第二齿轮(61)与第二齿块(62)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块(62)数量与间距与第一齿块(52)保持一致,用于保证移动尺板(64)移动距离与移动架(51)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尺板(64)表面等距开设有刻度尺,且标注有数字,用于详细的展示第一球极(2)移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7)包括显示槽(71)和校准块(72),所述外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显示槽(71),显示槽(71)内部固定安装有校准块(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加固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1)、第一球极(2)、第二球极(3)和传导杆(4),所述外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球极(3),且外壳体(1)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球极(2),外壳体(1)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导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极(2)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移动架(51)、第一齿块(52)、第一齿轮(53)和电机(54),移动架(51)固定安装在第一球极(2)底端,第一齿块(52)等距固定安装在移动架(51)底端,电机(54)固定安装在传导杆(4)端部,第一齿轮(53)固定安装在传导杆(4)外部,第一齿轮(53)与第一齿块(52)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机构(5)用于自动的调整第一球极(2)与第二球极(3)之间的间距,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测距机构(6),所述测距机构(6)跟随移动架(51)同步移动,外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机构(7),所述显示机构(7)用于显示移动架(51)移动间距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51)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用于线路与移动架(51)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点火球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位于第一球极(2)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校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成志徐方堃陈剑乔英棠李冰洁曹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青岛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