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泄漏探测领域,涉及一种探测仪,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的泄漏检测方案中,通常依赖人工前往燃气管网处,使用专门的检测设备进行泄漏检测。然而,这种人工检测方式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人工到达燃气泄漏疑似区域可能涉及到危险性,因为燃气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对人员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其次,部分燃气泄漏区域可能位于难以到达的地方,如环境恶劣或高处区域,使得人工检测变得困难和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泄漏探测设备的探测的便捷程度不高且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探测仪检测器和探测仪数据接收器,所述探测仪检测器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一端与泄漏检测模块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模块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和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分别连接;
4、所述探测仪数据接收器包括第二供电模块电路、第二远程通讯模块电路、电压采集模块电路、蓝牙模块电路和第二微控制器模块电路;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和电压采集模块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微
5、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6、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包括电源电池座j1、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13、降压模块u1、稳压模块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e3、电容e4和电感l1;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1与二极管d1一端连接,二极管d1第二端与电容c2一端和电容e4正极和降压模块u1引脚1共同连接;电容c2第二端与电容e4负极、电阻r1一端和降压模块u1引脚3、引脚5、二极管d3正极、电容c1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容e3负极共同连接且接地,所述电阻r1第二端与降压模块u1引脚4和电阻r2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第二端与电感l1一端、电容c1第二端、电容c3第二端、电容e3正极和二极管d13正极共同连接,电感l1第二端与二极管d3负极和降压模块u1引脚2共同连接,二极管d13负极与稳压模块u2的引脚2连接于一点,该连接点作为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一端与泄漏检测模块电路连接;稳压模块u2的引脚1与电容c4一端和电容c5一端共同连接且接地,电容c4第二端与电容c5第二端、和稳压模块u2的引脚3共同连接于一点,该点作为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和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共同连接。
7、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包括远程模块u4、三极管q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晶振x2,其中,所述电阻r11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7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7脚、18脚及15脚共同连接,电容c16第二端和电容c17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9脚与电容c18一端连接,电容c18第二端接地,远程模块u4的16脚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7脚和20脚共同连接且接地;远程模块u4的13脚与电感l2一端和电感l3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2第二端与电容c19一端连接,电容c19第二端与天线ant和电容c20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0第二端接地;电感l3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2脚和电感l4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4第二端与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11脚,电容c21第二端和电容c22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0脚与晶振x2一端、电阻r9一端和电容c23一端共同连接,远程模块u4的9脚与晶振x2第二端、电阻r9第二端和电容c24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3第二端和电容c24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远程模块u4的8脚和14脚共同接地。
8、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模块u1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5,其中,存储模块u11的引脚8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和电容c15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6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6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7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5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容c15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7共同连接且接地,存储模块u11的引脚7接地。
9、所述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包括泄漏检测模块j2、mos管q2、mos管q3、电阻r12、电阻r4、电阻r5、电容c13和电容c14,其中,所述电阻r12一端和mos管q2的s极均与供电电路相连,mos管q2的g极与电阻r12第二端和mos管q3的s极共同连接,mos管q3的d极接地,mos管q3的g极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mos管q2的d极与泄漏检测模块j2的引脚1连接,泄漏检测模块j2的引脚2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第二端与电容c13一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容c13第二端接地,泄漏检测模块j2的引脚3与电容c14一端和电阻r5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14第二端接地,电阻r5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泄漏检测模块j2的引脚4接地。
10、所述第二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包括远程模块u7、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晶振x2,其中,所述电阻r11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二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7一端和远程模块u7的7脚、18脚及15脚共同连接,电容c16第二端和电容c17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7的19脚与电容c18一端连接,电容c18第二端接地,远程模块u7的16脚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7的17脚和20脚共同连接;远程模块u7的13脚与电感l2一端和电感l3一端共同连接,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探测仪检测器和探测仪数据接收器,所述探测仪检测器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一端与泄漏检测模块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模块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和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分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包括电源电池座J1、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13、降压模块U1、稳压模块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E3、电容E4和电感L1;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1与二极管D1一端连接,二极管D1第二端与电容C2一端和电容E4正极和降压模块U1引脚1共同连接;电容C2第二端与电容E4负极、电阻R1一端和降压模块U1引脚3、引脚5、二极管D3正极、电容C1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容E3负极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包括远程模块U4、三极管Q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晶振X2,其中,所述电阻R11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7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7脚、18脚及15脚共同连接,电容C16第二端和电容C17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9脚与电容C18一端连接,电容C18第二端接地,远程模块U4的16脚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7脚和20脚共同连接且接地;远程模块U4的13脚与电感L2一端和电感L3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2第二端与电容C19一端连接,电容C19第二端与天线ANT和电容C20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0第二端接地;电感L3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2脚和电感L4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4第二端与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11脚,电容C21第二端和电容C22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0脚与晶振X2一端、电阻R9一端和电容C23一端共同连接,远程模块U4的9脚与晶振X2第二端、电阻R9第二端和电容C24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3第二端和电容C24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远程模块U4的8脚和14脚共同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模块U1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5,其中,存储模块U11的引脚8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和电容C15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6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6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7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5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容C15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7共同连接且接地,存储模块U11的引脚7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包括泄漏检测模块J2、MOS管Q2、MOS管Q3、电阻R12、电阻R4、电阻R5、电容C13和电容C14,其中,所述电阻R12一端和MOS管Q2的S极均与供电电路相连,MOS管Q2的G极与电阻R12第二端和MOS管Q3的S极共同连接,MOS管Q3的D极接地,MOS管Q3的G极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MOS管Q2的D极与泄漏检测模块J2的引脚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探测仪检测器和探测仪数据接收器,所述探测仪检测器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一端与泄漏检测模块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模块与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存储模块电路和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分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路包括电源电池座j1、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13、降压模块u1、稳压模块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e3、电容e4和电感l1;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源电池座j1的引脚1与二极管d1一端连接,二极管d1第二端与电容c2一端和电容e4正极和降压模块u1引脚1共同连接;电容c2第二端与电容e4负极、电阻r1一端和降压模块u1引脚3、引脚5、二极管d3正极、电容c1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容e3负极共同连接且接地,所述电阻r1第二端与降压模块u1引脚4和电阻r2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第二端与电感l1一端、电容c1第二端、电容c3第二端、电容e3正极和二极管d13正极共同连接,电感l1第二端与二极管d3负极和降压模块u1引脚2共同连接,二极管d13负极与稳压模块u2的引脚2连接于一点,该连接点作为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一端与泄漏检测模块电路连接;稳压模块u2的引脚1与电容c4一端和电容c5一端共同连接且接地,电容c4第二端与电容c5第二端、和稳压模块u2的引脚3共同连接于一点,该点作为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和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共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程通讯模块电路包括远程模块u4、三极管q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晶振x2,其中,所述电阻r11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11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7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7脚、18脚及15脚共同连接,电容c16第二端和电容c17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9脚与电容c18一端连接,电容c18第二端接地,远程模块u4的16脚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7脚和20脚共同连接且接地;远程模块u4的13脚与电感l2一端和电感l3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2第二端与电容c19一端连接,电容c19第二端与天线ant和电容c20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0第二端接地;电感l3第二端与远程模块u4的12脚和电感l4一端共同连接,电感l4第二端与电容c21一端、电容c22一端和远程模块u4的11脚,电容c21第二端和电容c22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0脚与晶振x2一端、电阻r9一端和电容c23一端共同连接,远程模块u4的9脚与晶振x2第二端、电阻r9第二端和电容c24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23第二端和电容c24第二端均接地;远程模块u4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连接;远程模块u4的8脚和14脚共同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模块u1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5,其中,存储模块u11的引脚8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电阻r6一端、电阻r7一端和电容c15一端共同连接,电阻r6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6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阻r7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5和第一微控制器模块电路共同连接,电容c15第二端与存储模块u1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7共同连接且接地,存储模块u11的引脚7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燃气泄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模块电路包括泄漏检测模块j2、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武敬彬,王长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米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