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仪表板横梁既支撑着仪表盘和各种电器模块,同时在碰撞时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力,保护车内乘员安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目前,基于轻量化的考虑,仪表板横梁采用镁合金材质,由于受周边空间结构限制及与车身配合限制,仪表板横梁与车身右侧a柱连接位置的过渡区域存在落差过大,仪表板横梁存在刚度不足的问题,导致汽车在小重叠侧面碰撞过程中,仪表板横梁易发生弯折变形,对汽车的驾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仪表板横梁存在刚度不足,导致汽车在小重叠侧面碰撞过程中,仪表板横梁易发生弯折变形,对汽车的驾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包括:
3、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及其端部的a柱连接架;以及
4、加强板,固定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与所述a柱连接架之间;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构成闭环传力通道。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有向车身前方延伸第一翻边,所述加强板支撑在所述第一翻边上构成所述闭环传力通道,且所述闭环传力通道的形状为四边形结构。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加强板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向车身前方和车身后方延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有向车身前方延伸第一翻边(111),所述加强板(2)支撑在所述第一翻边(111)上构成所述闭环传力通道,且所述闭环传力通道的形状为四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第二翻边(21),两个所述第二翻边(21)分别向车身前方和车身后方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具有固定基部(23)和局部增大部(24),所述固定基部(23)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上,所述局部增大部(24)固定在所述A柱连接架(12)上;所述局部增大部(24)沿车身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基部(2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部(23)沿车身上下方向的宽度,自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向所述A柱连接架(12)方向递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2)在所述局部增大部(24)上的宽度大于其在所述固定基部(23)上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及所述A柱连接架(12)上均设置有向后凸伸的安装柱(112),所述加强板(2)通过紧固件(4)安装于所述安装柱(112)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总成(1)为镁合金制件,所述加强板(2)为钢制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有向车身前方延伸第一翻边(111),所述加强板(2)支撑在所述第一翻边(111)上构成所述闭环传力通道,且所述闭环传力通道的形状为四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的上下两边沿分别设置第二翻边(21),两个所述第二翻边(21)分别向车身前方和车身后方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具有固定基部(23)和局部增大部(24),所述固定基部(23)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11)上,所述局部增大部(24)固定在所述a柱连接架(12)上;所述局部增大部(24)沿车身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基部(2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