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铃剥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758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5
本技术涉及棉铃剥壳器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棉铃剥壳器,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一主体移动设置或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具有第一刀部和第二刀部,所述第一刀部和所述第二刀部相对设置,之间形成夹断空间,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还分别具有第三刀部和第四刀部,所述第三刀部和所述第四刀部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撬壳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繁琐,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棉铃剥壳器的,具体的,涉及一种棉铃剥壳器。


技术介绍

1、棉铃,是棉花植物的果实,它是棉花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棉花植株的花朵完成授粉并受精后,其子房开始逐渐膨大成为幼铃。棉铃起初的形状类似一个小型的铃铛,因此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棉铃逐渐成熟并增大,最终形态类似于一个桃子,这时也被称作棉桃。棉花青铃阶段是棉铃内部纤维和种子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棉铃对环境因素最为敏感的阶段,棉花青铃的棉壳较硬,剥离棉壳获取棉壳、纤维、种胚等样品费时费力,易造成样品降解。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采摘夹在采摘棉花青铃时,往往无法有效的对助力臂的开口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采摘效率,同时不便于携带,且传统的助力臂在使用时,极易对棉花青铃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棉铃剥壳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繁琐,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可借助机械力沿缝隙撬开棉壳并剥离棉壳、纤维等,快速省力,可以确保样品完整、新鲜。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棉铃剥壳器,包括:

4、第一主体,

5、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一主体移动设置或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具有第一刀部和第二刀部,所述第一刀部和所述第二刀部相对设置,之间形成夹断空间,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还分别具有第三刀部和第四刀部,所述第三刀部和所述第四刀部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撬壳空间。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还均具有按压部,所述第一主体的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的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撬壳空间旁。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铰接轴,所述第二主体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一主体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刀部和第二刀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铰接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刀部和第二刀部之间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铰接轴到远离所述铰接轴逐渐减小。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部和所述第二刀部均具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为弧形。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刀部为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四刀部为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刀部的排列方向为平行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四刀部的排列方向为平行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刀部和所述第四刀部均为平板型,且均具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为直线型或弧线型。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具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的端部具有卡槽部,所述第二主体具有弯折导向槽,还包括

14、卡柱,所述卡柱滑动在所述弧形导向槽内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弯折导向槽内,所述卡柱具有操作部。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6、移动调节板,所述移动调节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导向槽内,且位于远离所述卡槽部的一端,所述移动调节板移动后改变所述弧形导向槽的长度,

17、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用于将所述移动调节板锁紧在所述弧形导向槽内。

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9、本技术中,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棉铃剥壳的自动化,可以提高棉花收获的效率和质量。与传统的人工剥壳或机械脱粒相比,该剥壳器能够在不损伤棉花纤维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剥壳作业,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操作步骤简单,便于携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还均具有按压部(103),所述第一主体(1)的按压部(103)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2)的按压部(103)位于所述第二主体(2)远离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03)位于所述撬壳空间(4)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03)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8),所述第二主体(2)通过所述铰接轴(8)与所述第一主体(1)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刀部(101)和第二刀部(2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远离所述铰接轴(8)的端部,所述第一刀部(101)和第二刀部(201)之间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铰接轴(8)到远离所述铰接轴(8)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部(101)和所述第二刀部(201)均具有第一刀刃(104),所述第一刀刃(104)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刀部(102)为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第四刀部(202)为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刀部(102)的排列方向为平行所述铰接轴(8)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四刀部(202)的排列方向为平行所述铰接轴(8)的长度方向。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刀部(102)和所述第四刀部(202)均为平板型,且均具有第二刀刃(105),所述第二刀刃(105)为直线型或弧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具有弧形导向槽(106),所述弧形导向槽(106)的端部具有卡槽部(107),所述第二主体(2)具有弯折导向槽(203),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还均具有按压部(103),所述第一主体(1)的按压部(103)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2)的按压部(103)位于所述第二主体(2)远离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03)位于所述撬壳空间(4)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03)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剥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8),所述第二主体(2)通过所述铰接轴(8)与所述第一主体(1)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刀部(101)和第二刀部(2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远离所述铰接轴(8)的端部,所述第一刀部(101)和第二刀部(201)之间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铰接轴(8)到远离所述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钱玉源刘祎王广恩李邵琦车亮段世贞李俊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