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8726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选矿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捕收剂包括植物油脂肪酸、过碳酸钠、氯化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制备方法包括在植物油脂肪酸中加入过碳酸钠和氯化锂,低温反应后的产物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通过特征官能团的反应靶向组合,合成出了针对强风化矿有较好选择性捕收能力的捕收剂,可显著减小风化矿泥对锂辉石浮选的影响,有效实现强风化锂辉石全泥浮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药剂,具体是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目前其产品已广泛用于锂电池、航天、医疗、陶瓷等诸多领域,更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

2、从锂辉石矿中提取锂是目前国内外获取锂的重要途径。当前,从锂辉石矿中富集提锂最主要的方法是浮选。浮选工艺中捕收剂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浮选品位及回收率等指标的优劣。通过高效捕收剂提高锂精矿的产量和品质,保障下游锂电产业原料供给安全以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锂辉石矿采矿过程中的表层风化矿、地下水裂隙发育导致的强风化等带来大量风化矿泥进入浮选作业是锂辉石浮选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锂辉石浮选一般以脂肪酸捕收剂为主,该类捕收剂由于不耐泥化,通常需要在浮选作业前增加脱泥作业,这为后续浮锂带来好处的同时又势必导致了锂在矿泥中有所损失。而若采用不脱泥浮选,则强风化矿易导致浮选时脂肪酸捕收剂的选择性降低、药剂用量显著增大、浮选泡沫粘度大、浮选指标恶化、精尾矿脱水困难等生产难题,导致锂精矿品质、回收率和生产经济效益均降低,不利于锂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4、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难题,提供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过氧化羧酸基团、α位羟基的引入,以及反应中剩余的碳酸根离子的协同作用,再复配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实现了制备的捕收剂耐泥化性能显著提高,可在不脱泥条件下全泥浮选强风化的锂辉石矿,在简化选别工艺的同时明显提高该类锂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回收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强风化的锂辉石矿浮选中存在常规的不脱泥浮选指标不佳,脱泥浮选时则增加了锂在矿泥中损失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通过捕收剂官能团的优化调整与复配,可实现该类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不脱泥)浮选。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0~10℃温度条件下,在植物油脂肪酸中加入氯化锂,混合均匀后加入过碳酸钠,再加入水反应5~8小时即可;

3、其中,所述植物油脂肪酸、氯化锂、过碳酸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000:10~50:150~350:1000~3000。

4、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油脂肪酸包括大豆油脂肪酸、棕榈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棉籽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油脂肪酸的碘值≥130g/100g。所述碘值按照国标gb/t5532-2008的方法测定。

5、进一步的,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用量为所述植物油脂肪酸质量用量的1~20g/1000g。

6、进一步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包括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聚醚型、氧化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进一步的,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持续搅拌。

8、进一步的,所述氯化锂为工业纯级六水氯化锂或纯级更高的氯化锂产品。

9、进一步的,所述过碳酸钠为cas登录号为15630-89-4的普通用过碳酸钠产品。

10、进一步的,所述水为市政普通自来水。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用于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的应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用于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的用量范围为:1.5kg/t原矿~3.0kg/t原矿。

13、进一步的,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时,强风化锂辉石原矿浆不经脱泥作业,直接进行浮选选锂作业,即本专利技术中全泥浮选的含义。

1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创新性解释如下:

15、一、采用强氧化剂过碳酸钠作为合成所述捕收剂的原料之一,在低温条件下深度氧化合成了过氧羧酸基团,反应生成的过羧酸基团能与矿物表面的金属活性位点形成更为稳定的五元环,从而增强了所述捕收剂的捕收能力。

16、

17、式中,r为直链或含支链的烃基,碳链长度为8~22个碳原子。m为矿物表面金属活性质点。

18、二、由于过氧羧酸基团不稳定,本专利技术采用添加氯化锂作为稳定剂,在0~10℃低温下反应,抑制了过氧化基团的分解,增加了产物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过氧羧酸稳定较差的问题,从而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过氧羧酸产品,为所述捕收剂的制备提供了有效途径。

19、三、本专利技术有效利用过碳酸钠参与氧化反应后的产物碳酸钠,碳酸根离子与所述捕收剂协同作用提高了捕收剂的选择性和耐泥化性能。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合成方法制备的含有过氧羧酸与碳酸根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稳定的捕收剂,增强了捕收剂捕收能力、选择性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捕收剂的耐泥化性能,采用所述捕收剂可实现强风化锂辉石矿不脱泥直接全泥浮选,对该类锂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广泛应用于强风化锂辉石矿浮选工业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0~10℃温度条件下,在植物油脂肪酸中加入氯化锂,混合均匀后加入过碳酸钠,再加入水反应5~8小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脂肪酸包括大豆油脂肪酸、棕榈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棉籽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油脂肪酸的碘值≥130g/1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用量为所述植物油脂肪酸质量用量的1~20g/100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种类包括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聚醚型、氧化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用于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用于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的用量范围为:1.5kg/t原矿~3.0kg/t原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选矿时,强风化锂辉石原矿浆不经脱泥作业,直接进行浮选选锂作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0~10℃温度条件下,在植物油脂肪酸中加入氯化锂,混合均匀后加入过碳酸钠,再加入水反应5~8小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脂肪酸包括大豆油脂肪酸、棕榈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棉籽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油脂肪酸的碘值≥130g/1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化锂辉石矿全泥浮选捕收剂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用量为所述植物油脂肪酸质量用量的1~2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李成秀程仁举蒋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