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尤其是涉及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
技术介绍
1、冷却塔“白雾”的形成原理为:冷却塔内饱和气流在风机运转的带动下离开冷却塔,当冷却塔外界温度低时,饱和气流遇冷凝结,形成白雾,其形成原理与在冬天时,人呼吸时形成雾的原理相同,白雾不仅是pm2.5的载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2、传统的冷却塔利用填料冷却循环水,来自工艺装置的循环热水进入冷却塔喷淋系统,自上而下进入填料,填料一般采用pvc薄片制成,水进入填料沿着pvc片形成水膜,外界干冷空气自下而上进入填料,与水膜进行热交换,水膜蒸发降温,空气被加热加湿后形成湿热空气,冷却塔顶部安装有风机将湿热空气排出塔外,循环热水得到冷却变成循环冷水。
3、由于湿热空气内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直接排出冷却塔塔外,会使企业浪费掉大量的水资源,导致企业需要增加对水资源消耗的投入成本,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冷却塔对水资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布置有用于流通湿热空气的进气管,所述第二箱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连通件,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消除湿热空气中热量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水降温的制冷件,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抽取冷却水进行降温的喷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热空气通过进气管流进第一箱体内部后,制冷件对第一箱体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同时喷雾组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喷出,对湿热空气进行降温,使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快速冷凝落下,从而成为冷却水的一部分,降温后的空气通过连通件流至第二箱体,并由第二箱体的排气管排出,以此实现对湿热空气中的水分的收集利用,有利于减小对水资源的消耗。
5、可选的,所述制冷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制冷管,所述制冷管浸在冷却水内,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将第一箱体内冷却水的温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为制冷管供电制冷,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以此使冷却水维持在一个较好的降温效果。
7、可选的,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箱体内的降温板,多个降温板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排布,所述降温板内部中空,所述降温板上连通有多个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上转动设置有呈倾斜的喷雾叶片,所述喷雾叶片上开设有与喷雾管相通的喷雾孔,所述喷雾孔的喷雾方向垂直于喷雾叶片的倾斜方向,所述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向降温板内供水的供水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件向降温板内充入大量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喷雾管由喷雾叶片上的喷雾孔喷出,冷却水由喷雾孔喷出的反作用力推动喷雾叶片转动,喷雾叶片转动会使第一箱体内部的水雾和湿热空气充分混合,以此对湿热空气进行降温,有利于加快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快速冷凝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供水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水泵,所述水泵与降温板之间、水泵与第一箱体之间均连通有供水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水泵,水泵通过供水管将第一箱体内的冷却水抽至降温板内部,以此为降温板内部提供一个较高的水压,以此提高冷却水喷出时,冷却水由喷雾孔喷出的反作用力大小,有利于喷雾叶片转动,加快湿热空气与水雾的混合降温效果。
11、可选的,所述降温板的周向侧壁与第一箱体的周向内侧壁均紧贴,所述降温板上设置有连通降温板顶部和底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直径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降温板的底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排液管的出液口且与排液管的出液口之间存在间距。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水由喷雾叶片上的喷雾孔喷出后,加之湿热空气不断充入第一箱体内,从而始第一箱体与降温板围成的空腔内部压强快速增大,当一定压强的气体由排液管排出时,降温板顶部液化的冷却水被高压气体带动由排液管排出,并冲击于挡片上再次形成水雾,使该降温板下方的一个降温板上喷出的水雾逆流向上与之混合冷却,且由于位于下方的降温板内喷出的水雾的温度低于由挡片阻挡形成的水雾温度,从而使湿热空气再次进行降温,并通过多个降温板的多次重复降温,有利于湿热空气中的水分进一步的冷凝液化,当由最下方的降温板上的排液管排出时,形成的水雾会快速液化至冷却水中。
13、可选的,所述连通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内底部且呈竖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通气锥,所述通气锥的一端靠近冷却水的水面,另一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连通于第二箱体,所述通气锥靠近冷却水的一端上设置有浮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与通气锥的重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从而使通气锥的进气端靠近冷却水的水面,当第一箱体内的水雾由通气锥流至第二箱体的过程中,水雾更容易液化至冷却水中,有利于减小水雾流至第二箱体内。
15、可选的,所述通气锥的直径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变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水雾流至通气锥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水雾中的空气流至第二箱体内,同时有利于水雾中的水分液化至冷却水中。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底部连接处开通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箱体上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电控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时间的延长,第一箱体内部的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的量越来越多,第一箱体内部的水位不断的上升,冷却水通过过滤网流至第二箱体内部,当第二箱体内部的冷却水触发液位传感器后,液位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电控阀,排水管将第二箱体内部的冷却水排出至外部收集箱内,直至第二箱体内部的冷却水无法再触发液位传感器,以此控制第二箱体内部冷却水水位的高度。
19、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架,所述隔板架上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位于软管与第二箱体连通处的上方,所述海绵块的周向外侧壁与第二箱体的周向内侧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至第二箱体内的气体通过海绵块后由排气管排出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气体中的水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当湿热空气通过进气管流进第一箱体内部后,制冷件对第一箱体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同时喷雾组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喷出,对湿热空气进行降温,使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快速冷凝落下,从而成为冷却水的一部分,降温后的空气通过连通件流至第二箱体,并由第二箱体的排气管排出,以此实现对湿热空气中的水分的收集利用,有利于减小对水资源的消耗;
23、2.供水件向降温板内充入大量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喷雾管由喷雾叶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上布置有用于流通湿热空气的进气管(3),所述第二箱体(2)上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连通件(5),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消除湿热空气中热量的降温机构(6),所述降温机构(6)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的冷却水(61),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水(61)降温的制冷件(62),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抽取冷却水(61)进行降温的喷雾组件(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62)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制冷管(621),所述制冷管(621)浸在冷却水(61)内,所述第一箱体(1)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6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63)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的降温板(631),多个降温板(631)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排布,所述降温板(631)内部中空,所述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件(635)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水泵(6351),所述水泵(6351)与降温板(631)之间、水泵(6351)与第一箱体(1)之间均连通有供水管(635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631)的周向侧壁与第一箱体(1)的周向内侧壁均紧贴,所述降温板(631)上设置有连通降温板(631)顶部和底部的排液管(7),所述排液管(7)的直径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降温板(631)的底部设置有挡片(8),所述挡片(8)位于排液管(7)的出液口且与排液管(7)的出液口之间存在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5)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底部且呈竖直的导向杆(51),所述导向杆(51)上滑动设置有通气锥(52),所述通气锥(52)的一端靠近冷却水(61)的水面,另一端连通有软管(53),所述软管(53)连通于第二箱体(2),所述通气锥(52)靠近冷却水(61)的一端上设置有浮球(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锥(52)的直径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底部连接处开通且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第二箱体(2)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液位传感器(10),所述第二箱体(2)上连通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电控阀(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内设置有隔板架(13),所述隔板架(13)上设置有海绵块(14),所述海绵块(14)位于软管(53)与第二箱体(2)连通处的上方,所述海绵块(14)的周向外侧壁与第二箱体(2)的周向内侧壁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上布置有用于流通湿热空气的进气管(3),所述第二箱体(2)上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连通件(5),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消除湿热空气中热量的降温机构(6),所述降温机构(6)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的冷却水(61),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冷却水(61)降温的制冷件(62),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抽取冷却水(61)进行降温的喷雾组件(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62)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制冷管(621),所述制冷管(621)浸在冷却水(61)内,所述第一箱体(1)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6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63)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箱体(1)内的降温板(631),多个降温板(631)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排布,所述降温板(631)内部中空,所述降温板(631)上连通有多个喷雾管(632),所述喷雾管(632)上转动设置有呈倾斜的喷雾叶片(633),所述喷雾叶片(633)上开设有与喷雾管(632)相通的喷雾孔(634),所述喷雾孔(634)的喷雾方向垂直于喷雾叶片(633)的倾斜方向,所述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向降温板(631)内供水的供水件(6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喷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件(635)包括设置于第一箱体(1)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水泵(6351),所述水泵(6351)与降温板(631)之间、水泵(6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鲁旭,王铎,徐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陵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